OI退役记,第一部分,现在和将来

从前有个流浪汉,
他坐在那池塘旁,
在一棵桉树的底下乘凉。
他一边遥望一边歌唱,
歌声在那池塘边上回荡,
快来吧和我一起去流浪。
流浪的人啊,流浪的人啊,
我们一起走遍海角天涯,
他一边遥望一边歌唱,
歌声在那池塘边上回荡,
快来吧和我一起去流浪。
  ——《Waltzing Matilda》,澳大利亚民歌

  从纯粹回忆录的角度来讲这不算是一篇好文章,以一个OI选手的眼光来看的话又略嫌书卷气。不过,反正我写退役记也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仅仅是留个纪念罢了。人生中多数遗憾和失望,大抵如此。

从科技楼到艺术楼

  在成都七中,每次穿过曦园去食堂时总能看见左手边的科技实验楼。那是一座被银杏树和榆树遮住了大部分的建筑物,站在外面能够一眼望见一楼大厅里的中国地图沙盘。当时的机房位于它的最顶层,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中间半圆形的404室,高二同学们平时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过来每人找一个位置坐下,可以写题,讲题,出题,A题等等;后来的高一同学往往位置不够,便只能在404中间的一张大方桌上找空位。另一个部分则是右边走廊上的计算机室,平时供老师们教授信息技术课之用,也用来考试。

  从16年8月起,我们,或者说成都七中2017级信息学团队就开始在这里上课。开始的时候这里一共有14人,当时大部分事物在我们看来都充满趣味:绿色的AC和红色的WA,时常崩溃的bzoj,听说很厉害但还没来得及学的算法,被别人带着敬畏的语气提起的强悍人物们——我们都毫不怀疑自己会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会闯出一番成绩被后人铭记。毕竟未来的事,谁能说得清?

  其时教授我们的是杨景钦,现在正在THU和钟皓曦一同打DOTA学习。他讲的应该是很好,但有一点问题是当时我对讲解的内容几乎一窍不通。每一天上午都有例行考试,同学里面有不少在初中已经预先学过OI,我那一点知识即使说不上是毫无用处,也能够被称作助益甚少,于是每天的成绩总是差强人意。不过刚进校时的气氛并不紧迫,于是我仍旧按部就班的自学,重复每天听不懂课和考不好试的生活。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我的同学们。
  一,mcfx:俗称司机。初中时即名声在外,精通诸种网络脚本,服务器注入,通信伪造等等。已在NOI2017中入选国家集训队。他的博客在https://mcfx.us/
  二,wxh。开学一个月后就给自己挣来了“大佬”的名号,为零基础选手。此人极其勤奋,曾经连续数周一天写10题以上。目前已取得APIO2017金牌及NOI2017银牌,是SCOI2018省队队长。古语说“天道酬勤”,此诚不我欺。他的博客在http://blog.csdn.net/wxh010910
  三,yfzcsc,又称smallfat。这位是稳健而强的选手。曾获得APIO2017铜牌和CTSC2017银牌,已入选省队。他的博客在http://blog.csdn.net/yfzcsc/
上面的三位都在高一时获得了THU的一本。司机是保送。
  四,czqqqaq。这家伙反应速度很快。在NOIP2017中由于把D1T2的“Yes”打成“YES”而退役。
  五,nzj。俗称宁总,大部分时间绷着一张脸。在NOIP2017中由于把D1T2的“Yes”打成“YES”而退役。
  六,dcy11011。业余爱好是画妹子,画的很好,已入选省队C类。尚未退役。
  七,lyf,又称cdsfcesf,简称cdsf。不怎么说话也不擅长说话,但写题很勤奋,已入选省队。尚未退役。
  八,hhhwsqhhh。高达1.9m,为信竞最高选手。在SCOI2018当中以一名之差退役。
  九,zht111。四川第一随机化。NOIP2017得515分,已入选省队D类。尚未退役。
  十,caolonghao。在NOIP2017中由于把D1T2的“Yes”打成“YES”而退役。
  十一,cby。已于SCOI2018退役。
  十二,tcx。妹子。最早退役,高考科目最好。
  十三,zzj。妹子。在NOIP2017中由于把D1T2的“Yes”打成“YES”而退役。
  十四,我。已于SCOI2018退役。
  这就是这一届的人员构成。当时我大概处于5~8名的水平线上,之后大抵也差不多,只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少而已。

  暑假的训练过的很快。新学期开始之后我们各回各班,学高考科目去了。晚自习如果有空,我就读《算法竞赛入门经典》,要是老师不在,我和cdsf就会溜到机房去写题。当时看来这实在也无可厚非:其一,教室里学其余各科竞赛的同学们都早早地把各自的竞赛书从桌膛里掏出来研习,毕竟这里的人都不是会轻易服输的;其二,高二的同学们个个都有过类似的历史,有一位zms同学甚至高一只上过一个月的课。有这样的气氛感召,自然坐在教室里就心绪飘散,牵挂到机房里的电脑,想到自己看了一半的题意,想到将来计划要学的算法。其三,呆在机房里面总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听见的是机械键盘有节奏的敲打响声和同学们时而低声,时而欣喜的交谈,看到的是屏幕上黑底白字的程序窗口和一遍遍刷新的OJ评测页面,一个信竞学生还能要求什么呢?说不定人人都有过这样一种想法,我不了解。

  对那段时间,我记忆最深的是每天晚上走回寝室的那一段路。到了下晚自习的时候,我要不在教室里坐了一晚上,一口气连写了十几页前几天忽略掉的数学练习册;要不坐在机房里面,带着一种奇特的快乐学习那些前所未见的算法。不论是哪一种,我走到那段路上时一般是脚步轻盈,感觉得到头脑一阵阵发热,劳累困倦的同时精神十足,非常兴奋而又清醒异常。直到现在我还对那些个夜晚记忆犹新:头顶上是被层层叠叠的枫叶遮挡的深蓝色天空,空气里有布料,泥土,花露水和汗水的味道,身后传来的是教学楼十点整的最后一道铃声。虽然寝室门口的小路一片漆黑,我脚下踩的却好比光明的大道,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NOIP前两个星期,我们有了一个合法停课的理由,从此有一段时间不用每天再偷偷摸摸地溜到机房里面去,可以光明正大地带着笔记本待在404,这样的前景让我踌躇满志信心十足。404里的设备除了同学们的笔记本,还有一台重要的服务器——成都七中自用OJ,称作oj7。这个OJ的界面很简陋,排版和配色和bzoj在同一水平线上,评测速度也不快,不过也暂时只能将就。我在这个OJ上没有拿过200以上的分数。十月下旬我们每天的日程就是上午两个年级统考,下午评讲试题,晚上写题。不知是由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我每天的实际得分都比预期得分低上不少——不是没开文件,忘记特判,便是数组越界,推错结论这一类愚蠢的错误,并且每一天的问题还不重样。现在想来,应当是做的题太少,经验不足所致。之前列举的前三位同学当时已经崭露头角,过了几个月我才听说这实际上给高二的学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一直不怎么出彩的我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毕竟我的短期目标是先拿一个NOIP一等奖,后面的事再从长计议。

  进入十一月,天气逐渐转冷,有的同学已经穿上羽绒服,404里也开起了空调。当时机房里的气氛十分微妙:一来大家都知道NOIP十分重要,二来从之前的经验推测,NOIP也难不到哪里去;所以高二的同学担心的是不要把简单题写挂,我这样的人担心的则是NOIP考到什么自己没学过的算法。所以NOIP前十天的每一天晚上我都要去学一个新算法,虽然现在看来还不如多练习一下DP和简单数据结构,但当时我倒是觉得受益良多。我的代码风格,常用模板,偏好的配色方案和字体都是在那一段时间定下来的,同时我还养成了用网易云听古典音乐的习惯。

  这样的日子一直重复到NOIP前一天。当天上午我们考了一套信心题,我仍然考的不怎么样,至于信心倒还是有那么一点。然后我们在机房里拍了合照,大家就分头赶到电子科大,准备参加考试。第二天早上我6:10就从床上爬起来,吃了一块蛋糕喝了袋牛奶,然后就下楼走到集合点,等了40分钟才把人等齐。集合完毕,张君亮老师一声令下,成都七中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进电子科大,奔赴考场迎战。大家在一路上偶有寒暄,但语气都显得平淡无趣,所有的话题里都添加了名为紧迫感的调料。我跟杨景钦分在一个考室,他倒是一点不紧张。“暴力打满就有一等。”这位国家集训队队员如此对我说。反正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也只能鼓足勇气,等待八点半比赛开始了。

  T1是每年照例的送分题,半小时写过。T2想了一想,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好像只有30分做法。难道今年难度顺序不是从低到高?于是我看了看T3,“期望”两个大字跳进眼帘。前几天杨景钦信誓旦旦地讲着NOIP绝对不考期望,大概指的是从来没考过才对。于是我老老实实写了T2的30分和T3的40分。还没让我想出T2更好的做法,十二点的铃声就打响了。

  出考场见杨景钦。他说今年题目质量挺高,完全忘了自己先前的保证。其他同学都走过来问T2的做法,我们一群人一边听他分析,一边慢慢地走下楼梯。高二会期望的同学说T3是道极其简单的题,我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几个月后再看发觉的确如此。老师问我发挥怎么样,我只能说符合预期,也没有考得太低。她告诉我说今天大家的估分普遍都在170左右,所以第二天一定要稳定发挥,不低于平均就没有问题。当天晚上cdsf的家长招待我吃饭,我们喝了两瓶啤酒,回房间之后头略有些晕,坐在椅子上想了想还没有涉及到的算法,想了想明天可能的难度,想来想去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上床睡觉。

  第二天我没有起的那么早,6:40和dcy11011一起到了集合点。再次踏进考场时也没有了太大的紧迫感,只想着让它快点开始。T1是我猜到可能会有的数学,因此有了一点底气,花了一个小时写完。然后我发现后面两题我还是只会写暴力。并且第二题的暴力还非常繁琐,最后留给T3的时间不到四十分钟,原本有50分结果只写了20分。走出考场,今天没碰到杨景钦,但看到了cdsf和yfzcsc。他们俩一个会写T3,一个会做T2,我瞬间感觉有点问题,觉得应该把T2和T3的时间调换一下才是,至少还能多拿一点暴力分。这下300分估计都是个问题。路上我们还碰到了wxh和clh,我们一行人各自怀着不同的想法走出电子科大的科技楼,这时cdsf的父亲拿着单反走过来,说要给我们拍一张合照。有趣的是,这张合照上站位的顺序恰好就是我们几个NOIP分数的排序。那天中午的天空很晴朗,金色的银杏叶落在绿色的草地上,道路上有不少骑自行车的人。我的第一次NOIP就在这样一个地方结束。

  之后我们高一的人回到教室,继续过学文化课的生活,但不同的是现在我每天晚自习都要到机房去了。突然有一天我在机房里面看到高二的一群同学围在oj7的显示器旁边,这是在做什么呢?被唤作小胖的学长告诉我说NOIP2016的程序已经公开,现在正在由oj7测试全四川省选手的代码。看他们一个个登记自己的成绩,我也报上自己的考号,想看看自己大概有多少分。

  他告诉我是255分。

  我的第一反应是(1<<8)-1,第二反应才想到这比我预估的下限还低。我急忙让小胖点开具体得分,发现我D2T3一分未得,甚至连程序都没找到。

  然后我想起我的文件名里多打了一个s。(angrybird->angrybirds)

  这样我就有点慌了,因为前几年的一等线一向是在300分以上。但我又看到255分是能在四川省内排进前30%的,而NOIP一等线一向就划在这附近,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一种可能性是我恰好在一等线下5分或者10分的位置,当然运气好也可能踩线。后来我又看到了其余人的成绩,大多数都在300以上,高二的lxl甚至接近600。不管怎么说,我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每天必做的事情还多了一项是祈祷一等线划在我的成绩下面。

  之后的生活仍旧不变。每天过着上课,去机房,回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正式成绩在12月才会公布。

  11月下旬的某一天,我们的指导老师蔺老在QQ群上通知了一次外出集训的消息。这次集训的地点位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我们以后的OI生涯还会和这个地方有很多次的交集,但当时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蔺老告诉我们说高一同学名额有限,让我们抓紧时间报名。cdsf当即决定要去,我还有点犹豫不决,就打电话和家长商量。我爸起初还不确定,但当他听说cdsf已经报名的时候就当即决定让我跟着一起去。“反正你们都是高一的,去集训总是好处比坏处多,不都是学知识?”我也就报了这个名。

  最后我们高一去了六个人:司机,wxh,yfzcsc,cdsf,我,czqqqaq。我看了一下去年NOIP成绩的公布时间,恰好就在集训期间内。如果今年也是这个时间的话,就代表着我们要在北京看到自己的成绩了。于是,在十二月到来的第一天,我们高一六个人加上高二全体同学先集体赶到双流国际机场,然后排了半个小时的队,顺着弯弯绕绕的人流走过安检,在候机室坐了两个小时,最后登上一架川航客机,逆着凛冽的冬风,飞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而NOIP一等奖的目标能否达成,还是未知数。

  • 1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