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通(四) 注重逻辑

   

   沟通(三)中,有一种情形没有提到,那就是一方没有找到说服另一方的正确方法。


   为了方便讲述,我们把说服方定义为甲方,另一方是乙方。甲方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让乙方信服,从而达到意见统一。当然,也可能出现乙方做了进一步修正或补充,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


    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1. 甲提出一个观点:房价很快会上涨,原因是企业日子很难过,ZF只好放松货币政策,再度大量印钞票。

    乙方提出质疑:(1)企业日子不好过,跟ZF印钞票有必然联系么?

                                (2)货币发行增加,房价就一定会上涨么?

         甲方面对质疑,采用了举例方法来说明:

                           xxx年,企业状况变差,ZF就是采用印钞票的办法;xxx年货币发行增加后,房价就上涨了。

        于是乙方批甲方没有逻辑性;甲方回应乙方,顽固不化。沟通陷入争执


       分析:甲方在沟通过程中,犯了那些错误呢?

             (1)论述过程中,逻辑性不强,难以令人信服

              (2)用例子做论据,有“刻舟求剑”之嫌


       这类场景,在IT团队里也是挺普遍的。一些工程师在写代码的时候,很讲究逻辑性,但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采用经验模式或者主观模式,why?


     2. 甲提出观点:要想成功,就要勤奋,能吃苦,要坚持。如果你已经很勤奋,只要坚持,迟早会成功。然后举出古今中外的一堆例子。

         乙方提出质疑:农民工很勤奋、很坚持,但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分析:成功跟勤奋、坚持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

                   市面上的成功学理论,大都犯有逻辑性错误,有“骗人”之嫌。

          

        IT团队在阐述跟对手的竞争优势时,你可以听到很多缺乏逻辑性的例子,再举几个例子:

      (1)我们这个功能只用了2周就做出来了,而对手用了一个月,所以我们能超过他们。

      (2)我们的产品是免费的,对手是收费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肯定更受欢迎

      (3)我们的工程师是行业最牛的,所以肯定能超过对手的

       (4)我们跟对手功能上差不多,最后很难说谁比谁强

     

        你能看出这里面的逻辑性问题么?


        沟通过程中,只有注重逻辑性,才能不断能把事情阐述或分析清楚,还可以挖掘出新的思路。

       如果对逻辑性很含糊,轻信了那些是似而非的理论,即便沟通很流畅,团队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