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六):I-V 转换

1、跨阻放大器

        放大器类型是根据其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定义。假设放大器增益 \mathbf{A=\frac{Y}{X}}(X:输入,Y:输出)。在电学范畴,由于用电压或电流表征一个信号,当输入信号为电流,输出信号为电压时,A=Y(电压)/X(电流),量纲为电阻,所以一般称为跨阻放大器。

        跨阻放大器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TIA ),具有高带宽的优点,一般用于高速电路,如光学传感器(如光电二极管、盖革-米勒管)的前端放大器,用于将传感器的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

2、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是:当光撞击光电二极管时,光电管的光敏面受光照射时,由于 PN 结处于反向偏置,光生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漂移,在外电路产生光电流 I_{pd}光电流通过跨阻放大器放大输出,这样就实现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将电信号初步放大的功能。

        输入-输出关系为:V_{out}=I_{pd}*R_{F}

        其中,反馈电阻 R_{f} 并联的补偿电容器用于确保电路在整个带宽内稳定工作,所需带宽的电容 C_{f} 取值一般为:C_{f}\leqslant \frac{1}{2\pi \cdot R_{f}\cdot f_{p}}

3、仿真电路

        基于 10uA 电流信号的跨阻放大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运算放大器电压反馈型(VFB)电流反馈型(CFB))作为电流-电压(I/V)转换器的应用特点及其补偿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净输入电容(C1)在高频条件下可能导致电路不稳定的问题,随后详细解释了通过引入补偿电容(C2),可以在高频处创建一个补偿零点来维持系统稳定,具体地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公式,并通过实例对比说明了这两种运算放大器的不同特性,特别是关于输入电容敏感性的差异。同时提到CFB放大器对电容变化的低敏感性和在缓冲电流输出DAC中的优越性能——由于它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低反相输入(Ro),这不仅使电路更加稳定,而且提高了响应速度而不需外加保护元件。 适合人群: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一定基础的人群;从事高速信号链设计的技术人员;对理论与实际应用感兴趣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以及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文适用于理解电压反馈型与电流反馈型运算放大器作为I/V转换器的关键概念和技术细节;研究补偿电容的选择和配置以避免高频振荡;评估哪种类型的运算放大器更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他说明:为了更深入了解主题内容及相关背景信息,建议查阅文中引用的专业书籍《Basic Linear Design》及《Op Amp Applications》,它们能提供更多线性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请确保所有使用的元件都符合安全标准。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