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有关不注意视盲现象的研究

摘要   本文综述了“不注意视盲”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对“不注意视盲”和“注意捕获”等概念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并探讨了“不注意视盲”的研究对心理学领域的影响,提出了“不注意视盲”研究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不注意视盲   注意捕获  无意识知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和认识的人擦身而过却没看到对方,影视作品画面中别人轻易能够发现的错误自己来回看几遍也找不到,要找的东西明明就在手边却视若无睹,浏览网页时明明需要的信息就在眼前却怎么也找不到,汽车驾驶员因为在行驶过程中没有看到路中间放置明显的障碍物而发生车祸,这些“视而不见”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心理学家将此类现象定义为“不注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早期研究注意捕获的学者并未对此现象提出一个专门的概念解释,直到1992年Arien Mack和Irvin Rock正式提出不注意视盲的概念,才开始对不注意视盲展开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有关不注意视盲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及无意识知觉的关系及其发生原因;第二,影响不注意视盲发生概率的因素及其具体的影响方式;第三,不注意视盲现象的研究应用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试图通过不注意视盲的研究历史来探讨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及无意识知觉的关系,并且试图从这两个角度来结束不注意视盲的发生原因;第二部分利用研究不注意视盲的经典实验范例对影响不注意视盲的因素及其对不注意视盲的影响方式做出总结;第三,探讨不注意视盲现象研究的应用方向,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不注意视盲现象的研究成果指导界面设计的可能性。

不注意视盲的概念

不注意视盲的概念最早由Arien Mack和Irvin Rock在1992年提出[6] [7],并正式出现于1998年出版的Inattentional Blindness一书中[10]。不注意视盲是指当人们的注意集中在某件事物上时,常常会无视其视野范围内非预见性的其他事物,即使这些意外刺激,也就是被试并未期望的刺激可能有着极其显著的特征。

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将这些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注意视盲的现象。

1.1       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

注意捕获通常从内隐注意捕获(implicit attentional capture)和外显注意捕获(explicitattentional capture)两个方向进行研究。

内隐注意捕获的研究范式一般探讨无关刺激对于被试操作效率的影响,即被试忽略他们所期望的但不相关的刺激的程度。这类研究的实验数据多为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而对于被试是否察觉到了刺激则并不关注。有关意外刺激的研究范式多被称为外显注意捕获,考察被试对于非预想的意外刺激的察觉情况。在外显注意捕获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意外刺激发生时,常常会有被试察觉不到刺激的情况出现,甚至当刺激发生的位置靠近被试的观察点时,这种现象也存在。

一般认为,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时,会降低对于其他事情的注意。早期的注意分配研究采用双耳竞争模型,实验中,被试被告之注意一只耳朵接收的信息而忽略另一边,随后进行信息意义报告中,对于不注意的信息被试几乎无法报告其意义(Moray,1959)。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认知心理学之父Ulric Neisser对听觉注意实验进行了视觉模拟,采用与双耳实验相类似的范式进行研究,他发现,当人们在获取视觉信息的时候,会选择性地读取视域中的元素[2],并因此提出了“选择性注视”(Selective looking)的概念。实验中,Neisser和Becklen给被试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由两段录制有两人击掌游戏和三人传球的原始视频经过半透明处理叠加而成,被试被告之需要完成对击掌次数或传球次数统计的其中一项任务。实验的意外刺激为一个女人撑着伞走过场地,实验数据则分别记录意外刺激发生在被注意和不被注意视频中时被试对于刺激的注意情况。结果表明,当刺激发生在不需要被注意的视频中时,绝大部分被试没能注意到该刺激;当意外刺激发生在需要被注意的视频中时,尽管与被注意事件差异很大,仍然有79%的被试没有注意到刺激的发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Arien Mack和Irvin Rock陆续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注意与知觉,在实验中,类似Neisser实验中被试忽略视域中刺激的情形再次发生,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不注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并于1998年出版了有关不注意视盲研究的著作Inattentional Blindness。

1999年,美国伊力诺依大学香槟分校的Daniel Simons和哈佛大学的Christopher F. Chabris在Neisser和Becklen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不注意视盲现象的经典实验[13]:实验过程中,被试被要求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身着不同颜色衣服的两组队员在随意走动并在同组队员间互相传球,被试被告知需要为其中一方队员间的传球计数,同时忽略另一方的传球。当被试专注于计数时,一个装扮成大猩猩模样的人走进两组队员中,面对摄像头捶打自己的胸脯,停留一小会后走出球场。结果有半数的被试在之后的报告中表示没有看见其他的东西(猩猩)。这个实验中,视频并没有经过透明处理,被试没有被叠加的其他视频分散注意,仍然有半数没有注意到刺激发生。

不注意视盲的研究参考了选择性注视的研究方法,多采取视觉通道呈现刺激,一般来说,包括动态刺激范例和静态刺激范例两类:在Neisser和Becklen的实验以及Daniel和Chabris的实验中,采用了动态刺激范例。而在Arien Mack和Irvine Rock的实验中,首次提出并采用了静态刺激范例,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果。实验前,被试被告之需要判断屏幕上出现的十字架的横竖哪一个较长,实验过程中,意外刺激以改变出现的十字架形状及颜色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并短暂停留,在随后的报告中,仍然有25%-75%的被试没有察觉到意外刺激。

外显注意捕获和不注意视盲的研究均关注被试对意外刺激的察觉问题,但侧重点不同。注意捕获中自上而下的加工理论可以为不注意视盲现象的产生提供理论假设:由于不符合被试的注意图式,因此意外刺激无法进入被试的觉知中。同时,不注意视盲的一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该理论自下而上的加工理论提供佐证: Mark等人认为,当意外刺激对于被试来说具有某种意义的时候容易被看见,如被试自己的名字或卡通笑脸[12] [25];另外,意外刺激越大则被觉察到的可能性相对也越大。Koivisto等人认为,当意外刺激为彩色时更容易被看见 [26]

1.2       不注意视盲与无意识知觉

人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无意识的心智活动,心智有情感和意志成分。无意识知觉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刺激的觉察过程。

有关无意识知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在Pierce和Jastrow对于皮肤敏感度的研究中发现,尽管被试在报告中称没有察觉到两个放置在皮肤上的刺激物压力不同,然而在选出压力较大的刺激物的环节中,正确率均超过了50%。也就是说,尽管被试认为没有察觉到,但是压力的不同似乎的确对被试造成了影响[1]。然而,内省报告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被试的意识缺失情况,随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行为测量,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普遍承认无意识知觉的存在。

与视觉信息有关的无意识研究在很多方面与静态范式的不注意视盲研究相类似,例如刺激物通常出现在被试的视域范围内,被试意识不到刺激物的出现。

然而,与不注意视盲研究不同的是,不注意视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获取视觉信息的失误,其发生是随机的,而无意识知觉是由于视觉信息出现时间很短从而被试缺乏对信息的深度加工,其发生是必然的。

在无意识知觉中,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内隐加工,这其中包括情绪效应、启动效应等:例如,在Kunst-Wilson与Zajonc的实验中,研究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呈现无规律的图形,被试均报告没有看到,在随后的再认任务中,被试选择结果符合随机值50%,而偏好任务结果则超过50%[4]。也就是说,尽管被试都缺乏对于视觉信息的觉知,然而之前所呈现的这些视觉信息可能会影响用户在其后的情绪以及选择偏好等。

同样地,Mack和Rock在加入了一些传统研究内隐加工的实验范式如启动效应(priming)、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等不注意视盲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结果[10],证明了在在不注意视盲现象发生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内隐加工,甚至可能产生语义启动效应。然而,在Rees等人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进行的实验中,并不能证明不注意视盲的过程中存在着内隐加工[14]

不注意视盲与无意识知觉存在着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是否有交叉,在不注意视盲现象中被试是否存在无意识知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1.3       不注意视盲产生的原因

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注意到,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视觉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失败。研究人员试图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一观点来解释问题,然而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样一种现象:当刺激出现在被试的视域范围内,甚至出现在其有意观察的位置点附近时,被试仍然可能注意不到刺激的发生。

注意捕获中自上而下的加工理论认为导致注意捕获的是那些符合某种目标模式的物体或者区域,这就为不注意视盲现象发生的原因提供了一个理论假设:由于不符合被试的注意图式,因此意外刺激无法进入被试的觉知中。Most等人将知觉环路理论引入对不注意视盲的研究,他们认为:当信息冲击感知觉系统时,其中一部分信息可能会引起“定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然后这部分信息是破碎不完整的,因此不具备形成意识表征的能力,当注意指向某个特定刺激时,基于前意识信息的期望图式将推动进一步的注意探索,循环的视觉分析和再分析过程最终决定了人们的意识知觉。而连结瞬间注意转向和持续注意转向的关键就是注意图示,如果刺激的特征与注意图式相符合,持续注意转向将会随着瞬时注意转向而发生,如果刺激的特征与注意图式不符,则注意有可能终止从而导致不注意视盲现象的发生[28]

不注意视盲是否真的发生了?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可能被试意识到了刺激信息,但是在随后的口头报告中又忘记了。对于这个问题,早期的研究人员采取尽可能加大刺激呈现时间及刺激的特异性的方法[13],因为通常来说,动态刺激的呈现时间往往较长,可以在外显记忆中加以巩固。然而对于静态刺激范例来说,刺激呈现时间很短,甚至达不到或者差不多等于形成外显记忆的长度,这个时候就很难界定刺激是否进入过被试的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Rees等人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被试“注视”过刺激但却报告没察觉到时,没有发生遗忘现象,也就是说,不注意视盲现象确实发生了。

不注意视盲的影响因素

生物性差异会影响被试发生的不注意视盲的概率。除此之外,意外刺激的特征及个体负荷等因素也与不注意视盲的发生概率有关。

1        

2        

2.1       任务难度、任务量与个体的心理负荷、工作负荷

任务难度与个体的心理负荷及工作负荷有关,任务难度变化通过改变个体的心理负荷及工作负荷影响个体的不注意视盲率。通常来说,任务难度和任务量的增加往往会加重个体的心理负荷及工作负荷,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个体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分配在任务本身上从而忽视对意外刺激的觉察,另一方面可能会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及认知能力影响不注意视盲率。

Finch和Lavie等人利用静态呈现及视觉搜索的实验范式,证明了增加初始任务的难度会降低对意外刺激的注意率[30] [31];Simons等人通过动态呈现的实验范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1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任务难度降低时,不注意视盲率会相应增加,但是在有些时候,即使被试基本处于零任务状态,依然可能出现不注意视盲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一种解释是虽然个体没有执行任务,但是仍然有可能被其他某个事物吸引注意或者注意不集中,由此导致不注意视盲的发生。然而,对于低负荷水平下的不注意视盲情况,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讨和研究。

2.2       刺激的相似性与个体期望

当意外刺激与被试需要注意的刺激相类似时,符合被试期望和注意图式,因此更有可能被“看到”。

Most等人认为,当意外刺激与需要被注意的目标相似时,更容易被看见[21]。Koivisto等人的实验结论也证明了,当意外刺激与需要被注意的目标属于同类型时,被试出现不注意视盲的概率越低[26]

在视觉相似性的各种类型中,Simons和Chabris认为空间相似性对于不注意视盲率的影响不显著[13]

2.3       刺激的意义

Mark等人认为,当意外刺激对于被试来说具有某种意义的时候容易被看见,如被试自己的名字或卡通笑脸,一旦名字中的某个字母出错或者笑脸不破碎不完整,则会增加不注意视盲率[12] [25]

同时,Mark等人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证明引起注意的是名字或笑脸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仅仅因为被试对刺激熟悉并不能捕获注意[10]

对于不注意视盲率来说,具有广泛意义的刺激和特定意义的刺激哪个影响更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4       刺激的形态:

意外刺激的大小可以影响不注意视盲率,Mack和Rock发现,意外刺激越大,则越有可能被注意到,也就是出现不注意视盲的概率越小[12]

Koivisto等人认为,当意外刺激为彩色时更容易被看见,这个颜色与需要被注意的目标的颜色无关[26]

2.5       意外刺激出现的位置:

Newby和 Rock认为,随着意外刺激与视觉焦点距离的增加,不注意视盲率呈线性增长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当意外刺激位于视觉中心区域时,不注意视盲率最低为20%;而当意外刺激远离视觉中心时,不注意视盲率可增加到60%[11]

Most等人的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19]

然而,在另外一些实验中,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Mack等人认为,与边缘呈现的刺激相比,位于注视点的刺激更不容易被察觉[10]。Koivisto等人也得出了与Mack等人相类似的结果[26]

造成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实验范例选取的不同有关。另外,也可能与视域与屏幕大小及刺激大小比例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实践意义

未来的不注意视盲研究需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从注意、意识等多角度深入研究不注意视盲现象的形成机制,整理研究影响不注意视盲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不注意视盲的影响程度的界定。

尽管目前关于不注意视盲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然而由于它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性以及在某些领域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因此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与应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基础研究领域,对于不注意视盲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注意捕获及选择性注意的过程,同时也将推动意识及无意识研究领域的发展。

在实际应用方面,对于不注意视盲的认识越深刻,则越可能避免一些因为不注意视盲引起的事故。例如:根据研究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注意视盲率,从而减少交通事故。降低危险工程作业中操作人员产生不注意视盲的概率,减少生产事故等。

另外,对于不注意视盲的研究有助于指导界面设计,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安排界面元素及其布局方式,使用户可以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有效信息。用在网站及普通界面中时,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从而提高满意度及体验感。用在特殊界面如飞机仪表及操作面板中时,可以减少驾驶员对于仪表的误读及误操作,提高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不注意视盲的概念及其与注意、意识之间的关系,接着介绍了引起不注意视盲率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最后探讨了不注意视盲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近年来国外有关不注意视盲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对于不注意视盲的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突破,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未来研究做进一步探讨。相信这一课题也将很快受到国内注意和意识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

     

[1]      Pierce CS, Jastrow J.On small differences of sensation. Memoirs Natl Acad Sci, 1884, 3:73~83

[2]      Ulric Neisser, Robert Becklen. Selectivelooking: Attending to visually specified events. Cognitive Psychology, 1975, 7: 480-494

[3]      Ulric Neisser. The control of informationpickup in selective looking. Percep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1979: 201-219

[4]      Kunst-Wilson, W. R. & Zajonc, R.B. (1980). Affective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i that cannot berecognized.Science, 207, 1019-1024

[5]      Ulric Neisser. Selective looking by infants.Cognitive Psychology,1981, 13: 377-390

[6]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andatten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2, 24: 475-501

[7]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Perception without attention:Results of a new method.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2, 24: 502-534

[8]      Rensink, R. A., O'Regan, J. K., &Clark, J. J. To see or not to see: the need for attention to perceive changesin Scen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7, 8: 368-373

[9]      Rubin N, Hua X L. Perceiving occludedobjects under conditions of inattention.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 1998, 39: S1113

[10]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Inattentional blindness.Cambridge: MIT Press, 1998

[11]  Newby, E.A.,& Rock, I. Inattentionalblindness as a function of proximity to the focus of attention. Perception, 1998,27: 1025-1040

[12]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Inattentional blindness:Perception without attention. Visual attention, 1998: 55-76

[13]  Daniel J Simons, Christopher F Chabris. Gorillasin Our Midst: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fordynamic events. Perception,, 1999, 28: 1059-1074

[14]  Rees, G., Russell, C., Frith, C. D., &Driver, J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versus Inattentional amnesia for fixated butignored words. Science, 1999, 24: 2504-2507

[15]  Daniel J Simons. Sustained inattentionalblindness: The role of loc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unexpected dynamic events. PSYCHE,2000, 6

[16]  Daniel J Simons. Attention capture andinattentional blindnes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0, 4: 147-155

[17]  Ronald A. Rensink Visual Search for Change:A probe into the nature of attentional processing. Visual Cognition, 2000, 7: 345-376

[18]  Steffen Werner; Bjorn Thies. Is “changeblindness” attenuated by domain-specific expertise?:An expert-novices comparisonof change detection in football images. Visual Cognition, 2000, 7: 163-173

[19]  Most S.B.,Simons,D.J.,Scholl,B.j. et al.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The role of loc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unexpected. PSYCHE, 2000, 6

[20]  Most S. B, Daniel J Simons. Attentioncapture, orienting, and awareness. Attraction, distraction, and action: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attentional capture, 2001: 151-173

[21]  Most S.B.,Simons,D.J.,Scholl,B.j.,Jimenez,R.,Clifford,E.,&Chabris,C.f..How not to be seen: The contribution of similarity and selective ignoring to sustainedinattentional blind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2: 9-17,

[22]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Is the visual world a grandillusion?:A respons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2, 9: 102-110

[23]  Mark A, Pappas Z, Silverman M, et al. Whatwe see: Inattention and capture of attention by meaning.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2002, 11: 488-506

[24]  Levin DT, Simons DJ, Angelone BL, Chabris CF.Memory for centrally attended changing objects in an incidental real-worldchange detection paradigm.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 93: 289-302

[25]  Arien Mack & Irvine Rock.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Lookingwithout see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3, 10: 932-938

[26]  Koivisto M,Hyonac J,Revonsuo A. The effectsof eye movements,spatial attention,and stimulus features on inattentionalblindness.vision research. Vision Research, 2004, 44: 3211- 3221

[27]  Ambinder, M., Daniel J Simons. Attentioncapture:The interplay of expectations,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Neurobiologyof Attention, 2005: 69-75

[28]  Most S B, Scholl B J, Clifford E R, et al. Whatyou see is what you set: 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and the capture of awareness.Psychological Review, 2005, 112: 217- 242

[29]  Clifasefi, S. L., Takarangi, M. K., &Bergman, J. S. Blind drunk: The effect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ppliedCognitive Psychology, 2006, 20: 697-704

[30]  Ula Cartwright-Finch, Nilli Lavie. The roleof perceptual load in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Cognition , 2006, 102: 321 - 340

[31]  Finch U C,Lavie N. The role of perceptualload in inattentional blindness.Cognition. Cognition, 2007, 102: 321-340

[32]  李会杰,陈楚侨. 注意捕获的另一扇窗户——无意视盲.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4: 577-586

[33]  耿海燕,蔡文菁. 不注意视盲的实验研究综述. 北京大学学报, 2007,2: 282-287

[34]  Daniel J Sim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visual attention and expertise in sport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9,10: 146-151

[35]  Daniel J Simons. The effects of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ask difficultyon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9, 16: 398 -403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