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源码分析之中断tasklet

目录

1、前言

2、中断服务例程ISR

3、tasklet

注册tasklet

执行tasklet


1、前言

硬件中断(hardware interrupt ):
        由系统自身和与之连接的外设自动产生。它们用于支持更高效地实现设备驱动程序,也用于引起处理器自身对异常或错误的关注
软中断(SoftIRQ ):
        用于有效实现内核中的延期操作。
同步中断和异常:

        这些由CPU自身产生,针对当前执行的程序 触发原因 1)运行时发生的程序设计错误(典型的例子是除0) ;2)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或条件。

异步中断:
        这是经典的中断类型,由外部设备产生,可能发生在任意时间。

2、中断服务例程ISR

        
        在处理程序执行期间,发生了其他中断。尽管可以通过在处理程序执行期间禁用中断来防止,但这会引起其他问题,如遗漏重要的中断,因而只能短时间使用。
1. 注册IRQ
        由设备驱动程序动态注册ISR的工作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irqreturn_t handler, 
                        unsigned long irqflags, const char *devname, void *dev_id)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5Li65LqG57u05oqk5LiW55WM5ZKM5bmzXw==,size_14,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内核首先生成一个新的irqaction实例,然后用函数参数填充其内容,特别重要的是处理程序函数handler
        如果安装的处理程序是该IRQ编号对应链表中的第一个,则调用handler->startup初始化函数。如果该IRQ此前已经安装了处理程序,则没有必要再调用该函数。
        register_irq_proc在proc文件系统中建立目录/proc/irq/NUM。而register_handler_proc生成proc/irq/NUM/name

        在设备请求一个系统中断,而中断控制器通过引发中断将该请求转发到处理器的时候,内核
将调用该处理程序函数

        ISR必须满足:尽可能少的代码,以支持快速处理;不能彼此干扰。
        那么延时较长的处理在什么地方执行呢? 内核中提供了下半部 软中断、tasklet、工作队列
软中断类型为
enum
{
	HI_SOFTIRQ=0,
	TIMER_SOFTIRQ,
	NET_TX_SOFTIRQ,
	NET_RX_SOFTIRQ,
	BLOCK_SOFTIRQ,
	IRQ_POLL_SOFTIRQ,
	TASKLET_SOFTIRQ,
	SCHED_SOFTIRQ,
	HRTIMER_SOFTIRQ,
	RCU_SOFTIRQ,    /* Preferable RCU should always be the last softirq */

	NR_SOFTIRQS
};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5Li65LqG57u05oqk5LiW55WM5ZKM5bmzXw==,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ISR 软中断 tasklet之间的关系 

3、tasklet

  • 更易于扩展,因而更适合于设备驱动程序
  • 同一个tasklet只能在一个CPU上运行,不同的tasklet可以在不同的CPU上运行
  • tasklet使用了软中断枚举的TASKLET_SOFTIRQ和HI_SOFTIRQ
struct tasklet_struct
{
	struct tasklet_struct *next;
    //TASKLET_STATE_SCHED:在tasklet注册到内核,等待调度执行
    //TASKLET_STATE_RUN:当前正在执行
	unsigned long state;
	atomic_t count;//原子计数
	void (*func)(unsigned long);//tasklet的函数执行体
	unsigned long data;
};
使用 tasklet_init 函数初始化 tasklet
void tasklet_init(struct tasklet_struct *t,
		  void (*func)(unsigned long), unsigned long data)
{
	t->next = NULL;
	t->state = 0;
	atomic_set(&t->count, 0);
	t->func = func;
	t->data = data;
}
EXPORT_SYMBOL(tasklet_init);

注册tasklet

tasklet_schedule将一个tasklet注册到系统中
tasklet_schedule在什么时候调用呢? 在ISR中调用
irqreturn_t xxx_handler(int irq, void *dev_id) {
 ......
 /* 调度 tasklet */
 tasklet_schedule(&testtasklet);
 ......
}
tasklet_schedule做了什么工作?
tasklet_schedule->__tasklet_schedule->__tasklet_schedule_common
static void __tasklet_schedule_common(struct tasklet_struct *t,
				      struct tasklet_head __percpu *headp,
				      unsigned int softirq_nr)
{
	struct tasklet_head *head;
	unsigned long flags;

	local_irq_save(flags);
	head = this_cpu_ptr(headp);
	t->next = NULL;
	*head->tail = t;
	head->tail = &(t->next);
	raise_softirq_irqoff(softirq_nr);
	local_irq_restore(flags);
}
  • 如果设置了TASKLET_STATE_SCHED标志位,则结束注册过程,因为该tasklet此前已经注册了。
  • 否则,将该tasklet置于一个链表的起始,其表头是特定于CPU的变量tasklet_vec。
  • 该链表包含了所有注册的tasklet,使用next成员作为链表元素。
  • 在注册了一个tasklet之后,tasklet链表即标记为即将进行处理。

执行tasklet

        tasklet执行体的注册,基于软中断

softirq_init->open_softirq->tasklet_action->tasklet_action_common->while循环执行

void __init softirq_init(void)
{
	int cpu;

	for_each_possible_cpu(cpu) {
		per_cpu(tasklet_vec, cpu).tail =
			&per_cpu(tasklet_vec, cpu).head;
		per_cpu(tasklet_hi_vec, cpu).tail =
			&per_cpu(tasklet_hi_vec, cpu).head;
	}

	open_softirq(TASKLET_SOFTIRQ, tasklet_action);
	open_softirq(HI_SOFTIRQ, tasklet_hi_action);
}
static __latent_entropy void tasklet_action(struct softirq_action *a)
{
	tasklet_action_common(a, this_cpu_ptr(&tasklet_vec), TASKLET_SOFTIRQ);
}

static __latent_entropy void tasklet_hi_action(struct softirq_action *a)
{
	tasklet_action_common(a, this_cpu_ptr(&tasklet_hi_vec), HI_SOFTIRQ);
}

        tasklet占用了了软中断的两个中断类型(TASKLET_SOFTIRQ和HI_SOFTIRQ),优先级有高低之分,分别对应tasklet_action()和tasklet_hi_action(),需要执行的tasklet保存在tasklet_vec和tasklet_hi_vec链表中

循环执行的过程

static void tasklet_action_common(struct softirq_action *a,
				  struct tasklet_head *tl_head,
				  unsigned int softirq_nr)
{
	struct tasklet_struct *list;
    //保持中断状态寄存器并关闭本地CPU中断
	local_irq_disable();
	list = tl_head->head;
	tl_head->head = NULL;
	tl_head->tail = &tl_head->head;

    //恢复中断寄存器并开本地中断
	local_irq_enable();

	while (list) {
        //循环执行tasklet链表上每个tasklet的处理函数
		struct tasklet_struct *t = list;

		list = list->next;
        //如果tasklet没被执行,执行设备tasklet的state字段为RUNNING
		if (tasklet_trylock(t)) {
            //如果tasklet的锁计数器为0,执行
			if (!atomic_read(&t->count)) {
				if (!test_and_clear_bit(TASKLET_STATE_SCHED,
							&t->state))
					BUG();
				t->func(t->data);//*****函数的执行*****
                //如果不为0 则表示禁用,清楚RUNNING状态
				tasklet_unlock(t);
				continue;
			}
			tasklet_unlock(t);
		}
        //关本地中断,并把没有处理的tasklet 重新挂载到tasklet_vec上
		local_irq_disable();
		t->next = NULL;
		*tl_head->tail = t;
		tl_head->tail = &t->next;
        //把本地CPU上的TASKLET_SOFTIRQ标记为挂起,并使能中断
		__raise_softirq_irqoff(softirq_nr);
		local_irq_enable();
	}
}
        在while循环中执行tasklet,类似于处理软中断使用的机制。
        因为一个tasklet只能在一个处理器上执行一次,但其他的tasklet可以并行运行,所以需要特定于 tasklet 的锁。
        state状态用作锁变量。在执行一个 tasklet 的处理程序函数之前,内核使用tasklet_trylock检查tasklet的状态是否为TASKLET_STATE_RUN
static inline int tasklet_trylock(struct tasklet_struct *t) 
{ 
    return !test_and_set_bit(TASKLET_STATE_RUN, &(t)->state); 
}

        除了普通的tasklet之外,内核还使用了另一种tasklet,它具有“较高”的优先级。除以下修改之
外,其实现与普通的tasklet完全相同。
  • 使用HI_SOFTIRQ作为软中断,相关的action函数tasklet_hi_action。
  • 注册的tasklet在CPU相关的变量tasklet_hi_vec中排队。这是使用tasklet_hi_schedule完成的。

上半部与下半部选择建议
  1. 如果要处理的内容不希望被其他中断打断,那么可以放到上半部。
  2. 如果要处理的任务对时间敏感,可以放到上半部。
  3. 如果要处理的任务与硬件有关,可以放到上半部。
  4.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的其他任务,优先考虑放到下半部。

参考: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Linux内核深度解析》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教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处理器在进程地址空间上的三种运行位置,了解内核编程不能使用C库函数和FPU,以及可能产生内存故障、核心栈溢出和四种内核竞争情形的原因。(2学时)   2熟悉进程描述符的组织,进程上下文和进程状态转换,和fork,exec,wait,exit,clone,linux线程和内核线程的实现原理和应用。了解COW和避免出现孤儿进程技术。(4小时)   3介绍支持SMP的O(1)调度,用户和内核抢占和进程上下文切换,了解优先级复算,睡眠和唤醒机制,SMP的负载均衡。(4小时)   4掌握在x86体系结构上系统调用的具体实现原理,接口参数传递,用户地址空间和核心地址空间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增加新的系统功能的方法。(2小时)   5熟悉在x86体系结构上Linux中断和异常的处理原理,中断注册、共享、控制,和中断上下文的意义,中断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关系,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结构和用户接口。(4小时)   6中断处理程序被分解为top half和bottom half的原因,介绍linux的softirq,tasklet,ksoftirqd和work queue,分析进程与top half,bottom half的竞争情形和同步。(4小时)   7掌握内核同步原理和方法:原子操作,自旋锁,(读—写)信号量,完成变量,bkl,seqlock和延迟内核抢占。了解指令“路障”。(4小时)   8介绍系统时钟和硬件定时器,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上的linux计时体系结构,定时的时间插补原理,单处理器和多处理器上的时钟中断处理,动态定时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原理,定时器竞争情形,延迟函数。Time,gettimeofday,adjtimex,setitimer,alarm的实现原理和应用。(4小时)   9熟悉进程地址空间的区和页,分配和释放物理页,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虚地址之间的映射,slub分配原理和方法,高端物理内存的映射。(4小时)   10介绍VFS原理,超级块,inode结构和方法,dentry结构和方法,file结构和方法,以及进程打开文件表,linux中的文件系统。(2小时)   11讲解块设备缓冲,bio结构,I/O请求队列,和有最终期限的块I/O调度算法。(2小时)   12熟悉进程地址空间的分区,mm_struct结构,vm_area_struct结构和操作,,进程的页表文件映射接口mmap原理和方法。(2小时)   13熟悉页cache和radix_tree,缓冲区cache,和pdflush内核线程原理。(2小时)
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码 前言 第一章 走进linux 1.1 GNU与Linux的成长 1.2 Linux的开发模式和运作机制 1.3走进Linux内核 1.3.1 Linux内核的特征 1.3.2 Linux内核版本的变化 1.4 分析Linux内核的意义 1.4.1 开发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1.4.2 开发高水平软件 1.4.3 有助于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和科研 1.5 Linux内核结构 1.5.1 Linux内核在整个操系统中的位置 1.5.2 Linux内核的作用 1.5.3 Linux内核的抽象结构 1.6 Linux内核源代码 1.6.1 多版本的内核源代码 1.6.2 Linux内核源代码的结构 1.6.3 从何处开始阅读源代码 1.7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工具 1.7.1 Linux超文本交叉代码检索工具 1.7.2 Windows平台下的源代码阅读工具Source Insight 第二章 Linux运行的硬件基础 2.1 i386的寄存器 2.1.1通用寄存器 2.1.2段寄存器 2.1.3状态和控制寄存器 2.1.4 系统地址寄存器 2.1.5 调试寄存器和测试寄存器 2.2 内存地址 2.3 段机制和描述符 2.3.1 段机制 2.3.2 描述符的概念 2.3.3系统段描述符 2.3.4 描述符表 2.3.5 选择符与描述符表寄存器 2.3.6 描述符投影寄存器 2.3.7 Linux中的段 2.4 分页机制 2.4.1 分页机构 2.4.2页面高速缓存 2.5 Linux中的分页机制 2.5.1 与页相关的数据结构及宏的定义 2.5.2 对页目录及页表的处理 2.6 Linux中的汇编语言 2.6.1 AT&T与Intel汇编语言的比较 2.6.2 AT&T汇编语言的相关知识 2.6.3 Gcc嵌入式汇编 2.6.4 Intel386汇编指令摘要 第三章中断机制 3.1 中断基本知识 3.1.1 中断向量 3.1.2 外设可屏蔽中断 3.1.3异常及非屏蔽中断 3.1.4中断描述符表 3.1.5 相关汇编指令 3.2中断描述符表的初始化 3.2. 1 外部中断向量的设置 3.2.2中断描述符表IDT的预初始化 3.2.3 中断向量表的最终初始化 3.3异常处理 3.3.1 在内核栈中保存寄存器的值 3.3.2 中断请求队列的初始化 3.3.3中断请求队列的数据结构 3.4 中断处理 3.4.1中断和异常处理的硬件处理 3.4.2 Linux对异常和中断的处理 3.4.3 与堆栈有关的常量、数据结构及宏 3.4.4 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 3.4.5 从中断返回 3.5中断的后半部分处理机制 3.5.1 为什么把中断分为两部分来处理 3.5.2 实现机制 3.5.3数据结构的定义 3.5.4 软中断、bh及tasklet的初始化 3.5.5后半部分的执行 3.5.6 把bh移植到tasklet 第四章 进程描述 4.1 进程和程序(Process and Program) 4.2 Linux中的进程概述 4.3 task_struct结构描述 4.4 task_struct结构在内存中的存放 4.4.1 进程内核栈 4.4.2 当前进程(current宏) 4.5 进程组织的方式 4.5.1哈希表 4.5.2双向循环链表 4.5.3 运行队列 4.5.4 等待队列 4.6 内核线程 4.7 进程的权能 4.8 内核同步 4.8.1信号量 4.8.2原子操作 4.8.3 自旋锁、读写自旋锁和大读者自旋锁 4.9 本章小节 第五章进程调度 5.1 Linux时间系统 5.1.1 时钟硬件 5.1.2 时钟运作机制 5.1.3 Linux时间基准 5.1.4 Linux的时间系统 5.2 时钟中断 5.2.1 时钟中断的产生 5.2.2.Linux实现时钟中断的全过程 5.3 Linux的调度程序-Schedule( ) 5.3.1 基本原理 5.3.2 Linux进程调度时机 5.3.3 进程调度的依据 5.3.4 进程可运行程度的衡量 5.3.5 进程调度的实现 5.4 进程切换 5.4.1 硬件支持 5.4.2 进程切换 第六章 Linux内存管理 6.1 Linux的内存管理概述 6.1.1 Linux虚拟内存的实现结构 6.1.2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6.1.3 虚拟内存实现机制间的关系 6.2 Linux内存管理的初始化 6.2.1 启用分页机制 6.2.2 物理内存的探测 6.2.3 物理内存的描述 6.2.4 页面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6.2.5页表的建立 6.2.6内存管理区 6.3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6.3.1 伙伴算法 6.3.2 物理页面的分配和释放 6.3.3 Slab分配机制 6.4 地址映射机制 6.4.1 描述虚拟空间的数据结构 6.4.2 进程的虚拟空间 6.4.3 内存映射 6.5 请页机制 6.5.1 页故障的产生 6.5.2 页错误的定位 6.5.3 进程地址空间中的缺页异常处理 6.5.4 请求调页 6.5.5 写时复制 6.6 交换机制 6.6.1 交换的基本原理 6.6.2 页面交换守护进程kswapd 6.6.3 交换空间的数据结构 6.6.4 交换空间的应用 6.7 缓存和刷新机制 6.7.1 Linux使用的缓存 6.7.2 缓冲区高速缓存 6.7.3 翻译后援存储器(TLB) 6.7.4 刷新机制 6.8 进程的创建和执行 6.8.1 进程的创建 6.8.2 程序执行 6.8.3 执行函数 第七章 进程间通信 7.1 管道 7.1.1 Linux管道的实现机制 7.1.2 管道的应用 7.1.3 命名管道(FIFO) 7.2 信号(signal) 7.2.1 信号种类 7.2.2 信号掩码 7.2.3 系统调用 7.2.4 典型系统调用的实现 7.2.5 进程与信号的关系 7.2.6 信号举例 7.3 System V 的IPC机制 7.3.1 信号量 7.3.2 消息队列 7.3.3 共享内存 第八章 虚拟文件系统 8.1 概述 8.2 VFS中的数据结构 8.2.1 超级块 8.2.2 VFS的索引节点 8.2.3 目录项对象 8.2.4 与进程相关的文件结构 8.2.5 主要数据结构间的关系 8.2.6 有关操作的数据结构 8.3 高速缓存 8.3.1 块高速缓存 8.3.2 索引节点高速缓存 8.3.3 目录高速缓存 8.4 文件系统的注册、安装与拆卸 8.4.1 文件系统的注册 8.4.2 文件系统的安装 8.4.3 文件系统的卸载 8.5 限额机制 8.6 具体文件系统举例 8.6.1 管道文件系统pipefs 8.6.2 磁盘文件系统BFS 8.7 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 8.7.1 open 系统调用 8.7.2 read 系统调用 8.7.3 fcntl 系统调用 8 .8 Linux2.4文件系统的移植问题 第九章 Ext2文件系统 9.1 基本概念 9.2 Ext2的磁盘布局和数据结构 9.2.1 Ext2的磁盘布局 9.2.2 Ext2的超级块 9.2.3 Ext2的索引节点 9.2.4 组描述符 9.2.5 位图 9.2.6 索引节点表及实例分析 9.2.7 Ext2的目录项及文件的定位 9.3 文件的访问权限和安全 9.4 链接文件 9.5 分配策略 9.5.1 数据块寻址 9.5.2 文件的洞 9.5.3 分配一个数据块 第十章 模块机制 10.1 概述 10.1.1 什么是模块 10.1.2 为什么要使用模块? 10.2 实现机制 10.2.1 数据结构 10.2.2 实现机制的分析 10.3 模块的装入和卸载 10.3.1 实现机制 10.3.2 如何插入和卸载模块 10.4 内核版本 10.4.1 内核版本与模块版本的兼容性 10.4.2 从版本2.0到2.2内核API的变化 10.4.3 把内核2.2移植到内核2.4 10.5 编写内核模块 10.5.1 简单内核模块的编写 10.5.2 内核模块的Makefiles文件 10.5.3 内核模块的多个文件 第十一章 设备驱动程序 11.1 概述 11.1.1 I/O软件 11.1.2 设备驱动程序 11.2 设备驱动基础 11.2.1 I/O端口 11.2.2 I/O接口及设备控制器 11.2.3 设备文件 11.2.4 VFS对设备文件的处理 11.2.5 中断处理 11.2.6 驱动DMA工作 11.2.7 I/O 空间的映射 11.2.8 设备驱动程序框架 11.3 块设备驱动程序 11.3.1 块设备驱动程序的注册 11.3.2 块设备基于缓冲区的数据交换 11.3.3 块设备驱动程序的几个函数 11.3.4 RAM 盘驱动程序的实现 11.3.5 硬盘驱动程序的实现 11.4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11.4.1 简单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11.4.2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注册 11.4.3 一个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实例 11.4.4 驱动程序的编译与装载 第十二章 网络 12.1 概述 12.2 网络协议 12.2.1 网络参考模型 12.2.2 TCP/IP 协议工作原理及数据流 12.2.3 Internet 协议 12.2.4 TCP协议 12.3 套接字(socket) 12.3.1 套接字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12.3.2 套接字接口的种类 12.3.3 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12.3.4 socket 的通信过程 12.3.5 socket为用户提供的系统调用 12.4 套接字缓冲区(sk_buff) 12.4.1 套接字缓冲区的特点 12.4.2 套接字缓冲区操作基本原理 12.4.3 sk_buff数据结构的核心内容 12.4.4 套接字缓冲区提供的函数 12.4.5 套接字缓冲区的上层支持例程 12.5 网络设备接口 12.5.1 基本结构 12.5.2 命名规则 12.5.3 设备注册 12.5.4 网络设备数据结构 12.5.5 支持函数 第十三章 启动系统 13.1 初始化流程 13.1.1 系统加电或复位 13.1.2 BIOS启动 13.1.3 Boot Loader 13.1.4 操作系统的初始化 13.2 初始化的任务 13.2.1 处理器对初始化的影响 13.2.2 其他硬件设备对处理器的影响 13.3 Linux 的Boot Loarder 13.3.1 软盘的结构 13.3.2 硬盘的结构 13.3.3 Boot Loader 13.3.4 LILO 13.3.5 LILO的运行分析 13.4 进入操作系统 13.4.1 Setup.S 13.4.2 Head.S 13.5 main.c中的初始化 13.6 建立init进程 13.6.1 init进程的建立 13.6.2 启动所需的Shell脚本文件 附录: 1 Linux 2.4内核API 2.1 驱动程序的基本函数 2.2 双向循环链表的操作 2.3 基本C库函数 2.4 Linux内存管理中Slab缓冲区 2.5 Linux中的VFS 2.6 Linux的连网 2.7 网络设备支持 2.8 模块支持 2.9 硬件接口 2.10 块设备 2.11 USB 设备 2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