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emuch.net/html/200808/913115.html
基金版上许多虫子今年都是第一次申请,或者即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次申请不仅影响事业前途,对个人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影响。成功了,从此自信心暴涨,今后或许可以做出更出色的工作来。失败了,则无疑会受到打击。因此,第一次申请实际上对于每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匆忙写了一个,自然不会中,却从事落下了自己中不了基金的心理障碍。我希望下面的文字能够对第一次申请的虫子们有所启发。
首先声明一下,我自己到目前写的基金本子也不多,从04年到现在一共写了4份,第一份也是自己第一次申请自然是青年基金了。但是我写的这4份全部中标了(当然不全是我自己的)。这里的“写”包括了选题和最后的成文,所以写申请书绝不仅仅是书写问题,而是包含了从选题开始的一系列问题。我个人以及所在课题组在基金委毫无关系,在国内也不是业内皆知的牛实验室。所以我觉得这个对大多数没有任何关系的虫子们来说应该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许多虫子都承认,一份函评全A的申请书,无论有无关系,基本都可以保证中标,因此,对于大多数没有牛背景的年轻教师来说,唯有写出一个可以得全A的申请书才是自己可以追求的目标,依靠关系做学术混混最终必然被所有人鄙视。
第一次申请,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写全A的申请书,否则你就无法保证能中标。尽管我们不能调和所有专家的口味,但是还是可以做到尽量好,保证自己的申请书只要不是落入变态专家之手或者和一堆牛人捆绑评审(这是运气问题),80%可以得A(优先资助),最差也可以得B(同意资助)。这样的结果上会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如何写好第一份基金申请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1、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申请?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重要。看看基金版上,有许多人硕士刚毕业甚至更早就迫不及待想申请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甚至还为错过今年的申请而懊悔。殊不知完全没有必要。太早申请,往往基础不足,积累不够。这也是为什么大都数杰青都是在40~45岁之间的原因。许多人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但是放到全国,尤其和早你3年博士毕业的同行竞争时,在论文积累上基本是落于下风的。太晚申请也不行,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想法,晚一年就意味着放弃机会。这个和论文发表是一样的道理。好的想法你能想到别人也早晚会想到,关键看谁动手早。我记得我06年有一个非常好的题目,但因为青年基金未结题无法申请只好再等1年,结果06年就有同行申请到了类似的题目,而我则在07年时则不得不换题目申请。这就是申请时机问题。我觉得最佳的第一次申请应该是在博士毕业的次年,7月份毕业第二年3月份申请,中间可以做充足的准备。博士刚毕业半年内,你对博士期间自己的工作往往会有一些进一步的思考,这时写出来的申请书思考往往比较深入。
2、选个什么样的题目?
都说基金重创新,创新的第一点就在于选题。但是,不能一味为了图新而脱离自己的根基去申请全新的题目,因为创新和可行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脱离前期实验的支撑,创新就只是一个idea,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案。我的体会是第一次申请的选题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基础。也就是说只申请自己有基础的。第一次申请建议不要脱离自己学位论文的工作,应该在学位论文工作基础上,寻找一些新的题目。举个例子,如果你学位论文是做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的,那么你可以申请基于语义的Web视频检索。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利用已有工作,又有一个好的选题。单纯copy学位论文工作进行申请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你在博士期间必然已经发表了若干论文,别人早已经了解你的工作了。要想让人眼睛一亮,唯有在学位论文基础上重新选一个相关的题目。
3、如何书写第一份申请书?
第一次写申请书和第n次写显然是不一样的。我这里主要讲第一次如何写。第一步应该把版上的资源好好找一遍,仔细看看这些ppt和标书。这实际上是挺化时间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申请时还不知道小木虫,资料都是在丁香园下载的。虽然丁香园几乎全是生物医学类的经验和标书,但是我还是化了大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所有资料都仔细看了一下,并且挑选了一些自己觉得有参考价值的(这些精选的资料我发在这个帖子里了: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95312&fpage=1 ,做广告了,呵呵)。我觉得他人的经验和帮助是相当大的。我第一份青年基金申请书基本就是按照第四军医大的苏景宽教授的ppt写的,是严格按他说的写,从立项依据的每一段每句话都是这样。因为第一次真的不知道怎么写才好。
4、如何获得好的评审分数?
申请书评审的标准在我上面提到的帖子里也有。其中,有些有助于评审的工作是我们完全有能力做的。比如,清晰的格式、合适的篇幅、清楚的图表等等。这些好比人的衣服,虽然衣服不代表人的水平,但是一个穿着又脏有乱的人我估计大多数企业都第一眼就不太想要,即便他真的有才干。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企业想要挑选的是既要有才干又要有外表的员工,而不是简单的“唯才是举”,不是那个年代了。所以,不要草率提交一份申请书,要做就做最好。这几年我接触到一些校内校外的牛人,发现他们在申请项目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标书和ppt都相当完美、精致。曾经有个申请杰青的教授告诉我,他的申请书修改了100多遍。我当时绝对是目瞪口呆,我自己的申请书一般修改不会超过10个版本。不过大家也承认,多修改一次申请书就更好一点。所以,想中标就得多付出,不仅是多发论文,还得耐心去做这样“小”事。 所以我也曾觉得,申请书最关键是书写和表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观点明确,方案有新意,有好的前期论文,再加上整体格式齐整,这样的标书至少也是“同意资助”。事实上,这些年虽然每年申请量在快速增加,但是好的申请书数量基本没增加,所以大家写好了是完全可以在一对质量不高的申请书中脱颖而出的,除了运气太差和一对高质量的申请书发到同一个专家手里评审外,我想得到优先资助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补充一点:
以上所有都基于你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论文记录了。说到论文,我觉得现在申请基金的论文都比较强,你要想在论文基础上占优势,唯有发别人所没有或者很少能发的牛文才行,灌水论文多只会影响评审。举个例子,计算机类的会议往往比期刊重要,但是现在所有会议论文都一大堆,而SCI期刊论文很少,所以你要么多发点SCI期刊论文,要么发个rank 1的牛会,到时再申请就可以在论文上占先机了,这比多发10篇普通论文还管用。再比如管理类的,目前国内申请基金的大都是有一些国内学报论文,你如果能有若干英文论文,我想在评审时会好许多。评审就是一个印象,谁印象好谁肯定得高分。我有个硕士同学到了上海一个高校(经济管理方向),连续拿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他跟我讲关键在于他发了3篇英文SCI期刊,在他们学院属于前无古人型。虽然他论文数不多,就这一点就足以使得他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了。
一时心血来潮,写了以上文字,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小木虫是个好地方,至少有一些有意义的交流,所以我也愿意化时间写这些东西。
别忘了给个5星鼓励一下俺的辛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