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提出了一类具有机械可调负泊松比和振动缓解能力的晶格结构超材料。所提出的晶格超材料是通过用正弦形状的梁代替规则的直梁来构建的,正弦形状的梁在单轴拉伸下是高度可拉伸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晶格在大拉伸变形高达50%表现出极端的泊松比变化在-0.7和0.5。泊松比值的这种大的变化归因于正弦形状的梁内从弯曲到拉伸的变形模式切换。材料设计策略提供了对具有潜在应用的超材料的发展的见解。
Background(背景)
超材料中的拉胀超材料广受关注,通过对材料结构的改变即可改善其拉伸性,并且同时产生拉胀性能。最近的数值和实验研究表明,由于材料中引入了微结构和较小的固有应变,具有蛇形微结构的薄膜材料可具有改善的拉伸性。此外,对于在微结构中具有正弦曲线(非直)韧带的工程拉胀超材料晶格的性能,尤其是在层次结构水平上的性能,很少受到关注。
Goals(目标)
本研究通过用正弦形状的梁代替规则的直梁来创建结构化的晶格超材料。目的是通过将计算建模与3D打印技术和相关的实验测试相结合,研究这些材料中的一种的拉伸行为。
Highlights(亮点)
1、提出正弦拉胀结构
2、结构在大拉伸变形下也表现出负泊松比
3、分析产生负泊松比效应的机制及参数的影响
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
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与讨论)
1、应力应变及拉胀行为分析
三个选定试样在单轴拉伸下的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在高应变水平,数值预测略有偏离实验测量数据。数值计算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一些梁韧带的断裂。
研究发现,这些结构呈现出J形应力-应变曲线,这与仿生软网络复合材料和其他可拉伸电子器件的机械响应非常相似。然而,其应力-应变行为与具有矩形拉胀穿孔的板不同,后者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随着泊松比的增大而呈现出软化现象
在应变小于0.20时,由于正弦结构的初始曲率,垂直梁的变形响应明显以弯曲为主。随着宏观拉伸的增加,正弦结构将被拉伸成近似直梁。
2、参数对负泊松比的影响
(1)振幅A和n
数值计算表明,正弦曲线梁的几何参数对泊松比的演化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半波长数n对拉胀行为的存在至关重要。当n较小时,水平变形与竖向变形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变形行为。因此,可以利用预先存在的变形来产生拉胀行为。但随着n的增大,这种竖向梁与水平梁之间的协同变形变弱。
对于给定的n,波的振幅是至关重要的负泊松比和正泊松比之间的过渡。
(2)厚度w
正弦曲线梁的机械响应是弯曲主导的,弯曲刚度与w成正比。因此,大的细长比将产生更高的刚度。在大应变下,正弦曲线梁的力学响应变为拉伸主导,并且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观察到接近线性的响应。
不同应变下的弯曲主导和拉伸主导行为也对泊松比有显著影响。这一现象表明,当正弦曲线梁是高度弯曲主导时,泊松比几乎与细长比无关。
Conclusions(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泊松比可以从负到正进行有效调整,这归因于正弦曲线梁的变形行为从弯曲为主转变为拉伸为主。通过调整正弦曲线光束的振幅和波长,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过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