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理论
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如下图: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两部分组成,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圈中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
二、继电器的分类
常用继电器分为电磁继电器与固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
基本原理:利用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通断目的,给带有铁心线圈通电 - 线圈电流产生磁场 - 磁场吸附衔铁动作通断触点,整个过程是“小电流 - 磁 - 机械 - 大电流 ”这样的一个流程(也属于隔离器件);
优点:价格便宜,驱动简单,隔离效果好;
缺点:体积大,寿命相对短(机械触点)。
固态继电器
基本原理: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例如可控硅SRC,MOS管)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优点:寿命长(无触点),驱动简单,隔离效果好;
缺点:体积大,成本高。
三、名词解释
常开端: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常闭端: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公共端:开关输入,比如接12V、24V、220V等。
四、继电器的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
电磁继电器: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固态继电器:输入回路的阻抗。
吸合电流:
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释放电流:
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小于吸合电流。
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使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触点寿命:
由于固态继电器无触点,这个主要针对电磁继电器,指触电弹片的切换次数,理论一般可达百万次。
五、应用电路
继电器比较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