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提出自感知IMU网络精准捕获3D变形

运动捕捉目前有两种主流方法,视觉捕捉能捕获复杂的三维几何变形,但依赖于昂贵的光学设备并且存在视线遮挡问题;基于IMU的方法虽然简便,但难以捕获细微的3D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可配置的自感知IMU传感器网络,解决IMU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和传感器节点的部署问题。

在提出的方法中,使用了一种基于四杆结构的运动链模型来描述三维变形的最小变形过程;还引入了从初始形状、材料性质和运动特征中获得的三种几何先验,以帮助运动链模型重建变形并克服数据稀疏性问题。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变形捕获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物体定制三维传感器网络的制造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性能表现非常出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自动驾驶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技术,使汽车能够独立地在道路上行驶和遵守交通规则。多传感器融合是自动驾驶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了汽车系统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是常用的传感器之一。相机可以获取道路上的图像信息,例如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行人和车辆等。然而,仅仅依靠相机数据是不够的,因为图像可能受到光照、天气和道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变差。这就需要通过融合IMU数据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MU包含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测量车辆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计算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可以获得车辆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与相机数据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推测车辆的位置和运动,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 实现相机和IMU的同步很重要。相机的图像帧和IMU的数据都是以不同的频率生成的,因此需要将它们进行时间戳同步。通过高精度的时间戳标记,可以确保相机和IMU的数据能够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匹配。这样,相机图像的每一帧都可以与IMU数据的特定时间点相对应,从而实现数据的融合和处理。 通过相机和IMU的同步,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感知道路上的环境,并作出更准确的决策和控制。例如,当相机检测到红灯时,结合IMU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的速度和行驶方向,从而及时停车。因此,相机和IMU的同步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环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