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3D-tetramesh”的命令,然后选择“tetra mesh”,以下就是这种四面体网格生成方式的面板。见图1所示。
图1 tetra mesh面板
下面以一个法兰盘的四面体网格划分作为案例,具体介绍基于表面网格的四面体网格生成方式。
首先导入几何模型,然后选择:“2D-automesh”命令对法兰模型进行表面网格生成。这里使用“surface deviation”来进行划分,此命令可以对局部曲率较大位置进行加密,同时也可以手动选择需要加密的面。见图2所示。
图2 automesh面板
在这个面板下需要设置平均单元尺寸、最小单元尺寸等参数,然后选择整体法兰盘的表面进行2D网格划分。划分后的网格见图3所示。
图3 法兰盘表面网格
接下来需要对生成的表面网格进行自由边和T型边的检查。选择“Tool-edges”命令对表面网格进行检查。最后确保没有自由边和T型边才可以去划分四面体网格。检查结果见图4所示。
图4 自由边和T型边检查
下面进行四面体网格的生成。选择“3D-tratemesh”命令,这里有“Fixed trias/quads to tetra mesh”和“Float trias/quads to tetra mesh”两种生成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表层网格是否发生变动。图5是分别通过这两种方式生成的四面体网格。
图5 两种网格生成方式对比
另外在“Fixed trias/quads to tetra mesh”下有三种由2D网格向3D网格过渡的方式:简单金字塔单元,光滑金字塔单元和将四边形拆分成三角形。对于表面网格是三角形的,可以直接生成四面体网格;而对于表面网格是四边形的,就可以选择网格的过渡方式了。前两种选择是在表层生成金字塔单元,然后向内部生成四面体网格,也就是说整体模型是混合单元构成的。第三种方式是将四边形网格拆分三角形然后向内部生成四面体网格,整体网格全部是四面体单元。具体见图6所示。
图6 四面形网格过渡方式对比
最后还可以自行选择将生成的网格放在哪个组件中。关于基于表面的网格的四面体网格生成方式就介绍到这里,下期继续更新四面体网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