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脏乱的“蛀牙”效应

前几天去看了牙医,把之前发现的蛀牙给补上了,处于好奇问了些牙齿方面的知识,结果和我想的颇有出入,很奇妙的是和代码脏乱的情况有出奇的一致性。

有一颗牙的蛀牙产生我以为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吃榛子,我向来是直接用牙咬碎的,结果有一次就把一个牙崩掉一块,我也没以为然,后来发现这个牙开始有蛀牙了,我的理解是牙掉了一块,然后细菌会容易驻留,但是看起来并不严重,加上工作也忙,就拖了有段时间才去看。

然后医生告诉我实际情况是:

蛀牙早就在里面悄悄产生了,直到把我的牙里面弄空了好大一块,但是你照镜子的时候,一点都发现不了(必须要用专门的仪器扫描出来),而且咬榛子什么的都没什么问题,直到弄空了很大一块的时候,我再去咬榛子的时候,发现没搞定榛子,自己牙反而掉了一块。

而我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会认为是这个原因,却以为是这次没咬好,是个寸劲,是个偶然。

后来发现的蛀牙,看起来不严重,感觉上也没痛,其实它完全不是你看起来的样子,也不是你感觉到的样子,它是在向内发展,已经非常接近牙神经了,后来补牙清理阶段,发现距离牙神经只有薄薄的一层,晚上2个月,这个牙只能废掉了。


读者如果是一线的程序员,相信可能会出现会心一笑。

如果是个技术爱好者,我不妨再多解释一下,

如果你是这个软件的使用者,并没有深入去接触代码的话,只看功能,易用性,甚至去测量性能都不会察觉到悄然生成的代码脏乱化。

而这个脏乱化几乎是个天然的过程,即便是顶级开发者,也要每段时间停下来,重新过一下,才能保证清洁。(就像你吃的总是很健康的水果,也要注意刷牙,如果是巧克力等,那就更要注意了)。

然后会发现开发团队做东西越发的慢,bug越发的多,但是这个慢和bug到底是多少由脏乱引起的,如果不接触代码,是不会知道的,当然可以猜,也有可能猜的比较准。(就像内蛀牙,观察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但是这个对开发效率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处理一些软柿子类的任务还是得心应手的,直到那一天遇到一个棘手的事情,一个真正的挑战的时候,发现搞不定了。(咬榛子把自己牙崩掉了)。

如果还是没发现,或者发现了但是觉得可能不严重,依旧把其他事情的优先级拍得更高,那只能祈祷再最终发现之前,模块还有救了,脏乱到一定程度,对于项目来讲,重构代价甚至高于重写。(相当于还是觉得没事,晚上累了就懒得刷牙了,工作忙了就不去看医生了,真疼了,牙基本废了)。

实际中,代码脏乱会有加速的情况存在,以破窗效应的方式影响开发者,就越来越乱,而且乱的理所当然,乱的理直气壮。


最后补上牙齿保健:天天刷牙必须的,也没什么难度,比较好的是定期(一年期可以)去用仪器照一下,发现蛀牙立刻补上,然后就是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也祝愿广大项目也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啊!!!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