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相关论文总结

什么是行人重识别(ReID)

如下图,给定一个行人图或行人视频作为查询query,在大规模底库中找出与其最相近的同一ID的行人图或行人视频。

做ReID的话,一般从两方面入手:

A、特征工程,设计网络来学习不同场景下都general的visual feature,用probe-gallery的特征相关性来作为ranking的依据,一般直接Softmax分类。

B、度量学习,设计损失函数,用多张图像的label来约束它们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学到的特征尽量类内间隔短,类间间隔大。

PCB-RPP[1],2017

main contribution:

1. 提出了均匀分块的 Part-based Convolutional Baseline(PCB),探讨了较优的块间组合方式

2. 提出了基于 parts 的 Refined part pooling(RPP),用注意力机制来对齐 parts



如上图所示,PCB框架的流程是:

1、对输入384*128行人图提取深度特征(ResNet50),把最后一个block( averagepooling前)的下采样层丢弃掉,得到空间大小 24*8的 tensor T

2、按照水平方向分成均匀分成6parts,即6个空间大小 4*8 tensor,然后各自进行 average pooling,得到6个column vectors g

3、使用1*1卷积对g降维通道数,然后接6个FC层(权值不共享),Softmax进行分类

4、训练时等于有 6个cross-entropy loss;测试时则将 6个 vectors h 合并在一起,再算相似度

这里有几种组合方式和超参可以探讨:

A、Deep feature的空间维度大小?该分成多少parts?输入为384*128,长宽比3:1,分成6个part,输出T为24*8,part是4*8。

B、把6个column vector h 先 average pooling 成 1个 vector,再 FC 分类?不合成,合成以后效果下降,

C、6个FC层之间的权值是否共享?不共享,共享以后效果下降,共享分类器的权重,在降低过拟合风险的同时,降低了学习的部件级特征的识别能力。

文中做了实验来对比结果,找到最优的组合方案~~

至于为什么分part的效果会更好,也是基于行人结构分割的先验知识驱使(类似用Pose key point来做一样)。比如part1,能更有针对性地根据头部信息来分类~~


讲完了PCB,我们来看RPP,RPP框架如上图,

作者提出两个问题,首先,同一水平条纹中的大多数列向量都聚集在一起(尽管对这种效果没有明确的限制)。其次,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许多异常值,当它们被指定为一个指定的水平条纹(部分)时,这些异常值与另一个部分更相似。这些异常值的存在表明,它们在本质上与另一部分的列向量更一致。

RPP本质上就是个attention module,目标是把6 parts 对应的空间分布进行软权值分配,进而对齐parts(PCB中均匀分割6parts 的过程,其实可看成人为地 hard attention,只把当前part空间权值设为1,其他parts都为0)

如上图所示,RPP思路:

1、把深度特征tensor T 中每个column vectors f 都分为6类(假设共有6个parts),文中是通过线性函数加Softmax来实现(其实就类似用1*1卷积来作segmentation一样)

d_{i}^{(1)}=(1-\alpha)d_{i}^{(0)}+\alpha\sum_{j=1}^{N}{W_{ij}t_{j}^{(0)}}

2、把每个part对应的attention map 权值叠加回 tensor T 里(即上图的 GAP过程),得到各 part 的spatial 空间压缩后的 feature vector g ~ 后续步骤都和PCB一样~

PCB-RPP训练流程:


PCB-RPP训练流程[1]

这里第一步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不加的话效果显著下降。
文中为了保证学到的是part based attention map来对齐parts,故特意在预训练完PCB后,在Step3处先fix住PCB里所有层的参数,单独训练 part classifier。如下图所示,如果不加Step 3的限制,出来的6个attention map 将很随机,性能也会下降。


attention map[1]下图是加了Step3的效果
从实验结果看,加了RPP对MAP提升还是很大的:


 

总结:

文中PCB的思想虽然简单,但是后续CVPR2018中各种part-based ReID文章(各种 Multi-scale, multi-level part fusion 啥的)提供了参考价值。特别是云从科技的这篇MGN[2],更是将各种粒度的parts 和 triplet loss+ Softmax loss玩得淋漓尽致~

https://blog.csdn.net/SIGAI_CSDN/article/details/82911843 

 

SGGNN [3],ECCV2018

说完了ReID的单张图像part based特征工程,我们来谈谈多张图像输入的 metric learning方法,传统的contrastive loss, triplet loss 和 quadruplet Loss就不介绍了,下面说说基于图模型的 SGGNN。

Similarity-Guided Graph Neural Network (SGGNN) 主要贡献是:

1、网络的输入是probe和多个gallery,通过 GNN 来fuse不同probe-gallery pairs的差异性特征;而不像传统方法probe与每个gallery间都是单独计算 similarity

2、Similarity-Guided。图神经网络中节点与节点间的 edge weights 不是直接通过节点间的非线性函数(无监督) 得到,而是利用gallery的标签,有监督地计算 gallery-gallery similarity得到。


SGGNN整体框架[3]
如上图所示,假定输入是一个probe和四个gallery,首先每对probe-gallery 都经过Siamese-CNN 来计算关系特征di,作为GNN中的节点node;而node间的edge weights可通过 gallery-gallery pair过相同的Siamese-CNN来得到;接着根据图网络中d1,d2,d3,d4及权值关系,来更新节点的关系特征,作为similarity score(即Sigmoid后的二分类)。

那问题来了,如何设计网络来提取di?

又如何设计GNN来更新节点值呢?


节点输入特征生成[3]
如上图所示,提取di很简单,就是把图像对送进参数共享的ResNet50,出来的 deep feature进行 element-wise相减,接着element-wise square然后 BN,得到di;若要继续算图像对similarity的话,后接个FC层然后Sigmoid即可。


节点特征更新[3]
上图所示,目标就是更新di特征。虽然不太懂为啥专门用2个FC层搞了个message network 来映射di到ti,文中说这样可以增强节点间流动的信息,但估计增加不少运量和额外参数。Anyway我们已经得到了各个节点增强后的message+各个edge weights+原始的di特征,按照下面的公式更新di特征即可:

P(P_{i}|f)=softmax(W_{i}^{T}f)=\frac{exp(W_{i}^{T}f)}{\sum_{j=1}^{p}{exp(W_{j}^{T}f)}}

for i=1,2,...N

至此,整个网络就可以端到端地去训练了,通过probe-gallery label 的 cross-entropy loss引导di更新,又通过gallery-gallery label 的 cross-entropy loss引导 edge weights 更新(后者不确定是否一定需要,文中也没细讲)。

关于利用gallery-gallery相似分值来引导改善probe-gallery关系特征,文中举了一个类似metric learning的例子很有趣:给定 probe p 和 gallery gi 和 gj,假定 (p, gi) 是 hard positive pair node,而 (p, gj) 和 (gi, gj) 都是相对 easy positive pairs node。如果节点间没有信息流动,(p, gi)的相似分值不可能很高。但如果使用 (gi, gj) 相似度来引导更新(p, gi)的关系特征,那么(p, gi)的相似分值可能会高。

从实验结果看,使用Similarity-guided确实对性能提升很大:


results[3]

总结与展望:

SGGNN使用gallery-gallery引导多个probe-gallery进行特征融合,确实能让网络学到更discriminant特征。哈哈,估计有人会想把PCB中Part based feature和SGGNN融合起来用了,或者把parts当成节点来用了~~

https://blog.csdn.net/SIGAI_CSDN/article/details/82911843 

 

 

 

 

 

Reference:

[1] Yifan Sun, Beyond Part Models: Person Retrieval with Refined Part Pooling

[2]Guanshuo Wang, Learning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with Multiple Granularity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3]Yantao Shen,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with Deep Similarity-Guided Graph Neural Network,ECCV201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