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 商鞅的得与失

来源:百家讲坛-姜鹏品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资治通鉴》不仅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编年体史书《春秋》),更是一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供统治者借鉴的政治参考书。

5 商鞅的得与失
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追求办事效率


背景:国际竞争环境激烈,商鞅由魏入秦(秦孝公下令求贤)

目的:指出人才的流动性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分析:
1 魏惠王为什么没留住商鞅?
事件经过:

魏惠王问公叔座:万一你不行了,谁能接替你位置

重臣公叔座推荐商鞅:举国而听之

魏惠王迟疑,不肯轻信

公叔座劝:不用则杀之

魏惠王不听,认为公叔座年老病重

2 魏惠王错在哪?

1 不轻信,谨慎,保守(没有错)

2 错点:不去考察商鞅

3 商鞅为何去秦?

1 在魏不受重视

2 秦孝公求贤

 

商鞅变法 得与失

背景:推行新法,百姓不相信

目的:取信于民

措施:立木为信

反思:

司马光评论: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

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商鞅为何会被车裂?(评价:刻薄)

背景:多数人抗拒新法

目的:为立威

措施:太子犯错,惩罚师傅

反思:

1 仅立威,不立德(钳制舆论,议论变法者发配边境,凭个人意志,不凭法。)

司马光评论:

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得人者兴,失人者亡。

恃德者倡,恃力者亡。

事件经过:秦孝公死,太子即位。有人诬告商鞅(根本原因:平时积怨不积德),商鞅被车裂。

 

总结:任何法令归结到要解决人的问题。法只能束缚人的行,不能收服人的心。

在讲严格执法的过程中,不要忘了以人为本,不能滑向法令条文的形式主义。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