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一篇大佬写的博客扫盲一下TVS:
浅析单向tvs管和双向tvs管的对比,谁能更胜一筹_weixin_43747182的博客-CSDN博客
我也从博客和资料上查到了一些资料,一些工程师认为
1、单向用在直流,双向用在交流;
2、双向TVS相当于两个稳压管负接在一起,当任何一端有问题TVS都可以起作用,而单向的只能对电源或者对地。
这几个观点,我不评论对错,首先从TVS的防护的原理看看单向TVS有没有防护负脉冲的可能
如下图,在脉冲1位正脉冲下,如图中1的方向 从电源正因为TVS被击穿回到电源负,起到了保护负载的功能,然后施加一个负脉冲,由于单向TVS的正向特性(和二极管类似),直接就从负回到正端,也起到保护负载的功能。
双向TVS我就不赘述了,同样1,2两个回路都能实现。
通过上面分析,其实可以知道,单向TVS也能防负脉冲。但是对一些双向信号,比如上图中,工作的时候就需要负的交流电,那我用单向显然不合适,因为正常需要的负信号都被TVS的正向导走了。
所以我将前面两句话做一些改进
1、单向用在直流(正负脉冲都能防护),双向用在交流;
2、双向TVS相当于两个稳压管负接在一起,当任何一端有问题TVS都可以起作用,而单向的只能对电源或者对地。
统一修改为:单向TVS用在单向信号传输中,双向用在需要传输双向信号的过程中
这样就将上面两种说法进行的改善,个人感觉更合理一些。
但是有些电路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单向信号传输也可能采用双向TVS(但是具体肯定是按照EMC工程师测试出来的结果为准),我有以下猜测:
A、寄生电容考虑。TVS管的极间电容Cj也较大,且单向的比双向的大,功率越大的电容也越大,这个电容值影响的是信号线上的传输速率问题,所以你会看到有些信号线上用双向TVS,就是这个原因。
B、库存成本,物料通用性原因,部分公司可能双向TVS统一物料,拿到的价格比单向的TVS还低。
C、实际测试效果,EMC工程师实际测试出的物料防护效果决定
双向TVS管的V-I特性曲线如同两只单向TVS“背靠背”组合,其正反两个方向都具有相同的雪崩击穿特性和箝位特性
单向TVS管的正向特性与普通稳压二极管相同,反向击穿拐点处近似“直角”的硬击穿为典型的PN结雪崩。当有瞬时过压脉冲时,器件的电流急骤增加而反向电压则上升到箝位电压值,并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双向TVS管的V-I特性曲线如同两只单向TVS“背靠背”组合,其正反两个方向都具有相同的雪崩击穿特性和箝位特性,正反两面击穿电压的对称关系为0.9≤VBR(正)/VBR (反) ≤1.1。一旦加在它两端的干扰电压超过箝位电压Vc就会立刻被抑制掉。
最后再附上这个大佬给的TVS选型,感谢这位大佬
https://blog.csdn.net/STM32F4/article/details/12571307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anxiaoke123/article/details/90640371
TVS单向与双向的不同点
瞬态电压抑制器(TVS)是基于雪崩和被设计来处理大电流抑制的稳压二极管。单一的二极管本质上是单向的钳位设备。但是TVS器件是为了针对类似于集成电路的问题而制造的,为生产多种双向、单向、多极的保护元件提供了可能。下面一起来看看TVS管单向与双向有哪些区别。
1、单向用在直流,双向用在交流。单向tvs管保护器件仅能对正脉冲或者负脉冲进行防护(存在疑问,应该是可以对负脉冲防护),而双向tvs管保护器件一端接要保护的线路,一端接地,无论来自反向还是来自正向的ESD脉冲均被释放,更有效地保护了IC。
2、TVS管有单向与双向之分, 单向TVS管的正向特性与普通稳压二极管相同,反向击穿拐点处近似“直角”的硬击穿为典型的PN结雪崩。当有瞬时过压脉冲时,器件的电流急骤增加而反向电压则上升到箝位电压值,并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双向TVS管的V-I特性曲线如同两只单向TVS“背靠背”组合,其正反两个方向都具有相同的雪崩击穿特性和箝位特性,正反两面击穿电压的对称关系为0.9≤VBR(正)/VBR (反) ≤1.1。一旦加在它两端的干扰电压超过箝位电压Vc就会立刻被抑制掉。
3、极间电容Cj,单向的比双向的大,以LRC的为例,单向的电容C有65PF,双向的只有15PF。
4、USB数据线上用的全部是双向。(推荐阅读:TVS管主要参数与选型要点)
5、电流曲线不同。单方向的TVS管的电路符号与普通的稳压管相同,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特性为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双向二极管正反向都是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
//
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它具有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箝位电压较易控制、无损坏极限、体积小等优点。 tvs管有单向与双向之分,单向tvs管的特性与稳压二极管相似。
TVS管工作原理:
器件并联于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它处于截止状态(高阻态),不影响线路正常工作,当电路出现异常过压并达到其击穿电压时,它迅速由高阻态变为低阻态,给瞬间电流提供低阻抗导通路径,同时把异常高压箝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之内,从而保护被保护IC或线路;当异常过压消失,其恢复至高阻态,电路正常工作。
TVS允许的正向浪涌电流在TA=250C,T=10ms条件下,可达50~200A。双向TVS可在正反两个方向吸收瞬时大脉冲功率,并把电压钳制到预定水平, 双向TVS适用于交流电路,单向TVS一般用于直流电路。可用于防雷击、防过电压、抗干扰、吸收浪涌功率等,是一种理想的保护器件。耐受能力用瓦特(W)表示。
TVS二极管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现有很多将EMI过滤和RFI防护等功能与TVS管集成在一起的器件,不但减少设计所采用的器件数目降低成本,而且也避免PCB板上布线时易诱发的伴生自感。
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 TVS的反应速度绝对比RC回路快的多,抑制反向的用单向TVS, 有交流的用双向TVS。
Tvs单/双向区别:
1. 单向用在直流。双向用在交流;
2. 单向TVS管的特性与稳压二极管相似,双向TVS管的特性相当于两个稳压二极管反向串联;
3. 极间电容Cj单向的比双向的大。以LRC的为例,单向的电容C有65PF,双向的只有15PF;
4. USB数据线上全部用的双向;
5. 电流曲线不同。单方向的TVS管的电路符号与普通的稳压管相同,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特性为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双向二极管正反向都是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
区分TVS管的单双向方法:
1、看型号
单从型号表面我们就可以判断,虽然不同品牌命名方式不同,但都有规律,列如下图二是SMAJ系列TVS管规格书,第一列是单向,第二列是双向,明显看出双向的比单向的多了字母C。
2、看规格书
双向为双向导通
单向为单向导通
3、万用表测
测量二极管的档位,单向一边通,双向2边都有电压;
测直流,双向对称,单向只有反向是雪崩击穿特性,一般1mA下测。
TVS参数详解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即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常见的保护电路器件。TVS是采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具有单个PN结或多个PN结集成的器件。
TVS 反向并联在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处于高阻状态截止可以理解为开路。当电路异常超过击穿电压时,TVS迅速由高阻状态变为低电阻状态,泄放由异常过电压导致的瞬时过电流到地,同时把异常过电压钳制在后级电路可承受的安全水平之内,从而保护后级电路免遭异常过电压的损坏。当异常过电压消失后,TVS 阻值又恢复为高阻态。
TVS 有单向与双向之分,单向TVS 一般应用于直流供电电路,双向TVS 应用于电压交变的电路。
单向TVS (Unidirectional TVS)
对应的V-I曲线为:
对于单向TVS,当有负半周的电压时,相当于二极管正常导通钳位电压大概在0.7V。当然负半周电压超过耐压值会将TVS烧毁。
双向TVS (Bidirectional TVS)
对应的V-I曲线为:
参数
- 最高工作电压 V W M V_{WM} VWM
正常工作时,TVS 应该是不工作的,所以 V W M V_{WM} VWM应大于线路上最高工作电压。这样才能保证TVS 在电路正常工作下不会影响电路工作。但也不能选的太高,如果太高,钳位电压也会较高,所以在选择 V W M V_{WM} VWM 时,要综合考虑被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及后级电路的承受能力。
- 击穿电压 V B R V_{BR} VBR
击穿电压是指在V-I 特性曲线上,在规定的脉冲直流电流 IR或接近发生雪崩的电流条件下测得 TVS两端的电压。对于低压TVS,由于漏电流较大,所以测试电流选取的IR较大,如SMAJ5.0A,测试电流IR 选取10mA。使用脉冲恒流源对TVS 施加IR大小的电流时,读出TVS 两端的电压则为击穿电压。电流施加时间应不超过400ms,以免造成TVS 受热损坏。 V B R M I N V_{BR_{MIN}} VBRMIN和 V B R M A X V_{BR_{MAX}} VBRMAX是TVS 击穿电压的一个偏差,一般TVS 为±5%的偏差。
- 钳位电压 V C V_{C} VC,峰值脉冲电流 I P P I_{PP} IPP
I P P I_{PP} IPP:峰值脉冲电流,给定脉冲电流波形的峰值。TVS 一般选用10/1000μs 电流波形,如下图所示。
V C V_{C} VC:钳位电压,施加规定波形的峰值脉冲电流 I P P I_{PP} IPP 时,TVS 两端测得的峰值电压。TVS 钳位电压应小于后级被保护电路最大可承受的瞬态安全电压。
I P P I_{PP} IPP 及 V C V_{C} VC是衡量TVS 在电路保护中抵抗浪涌脉冲电流及限制电压能力的参数,这两个参数是相互联系的。对于TVS 在防雷保护电路中的钳位特性,可以参考 V C V_{C} VC 这个参数,对于同一型号TVS,在相同 I P P I_{PP} IPP下的 V C V_{C} VC 越小,说明TVS 的钳位特性越好。TVS 的耐脉冲电流冲击能力可以参考 I P P I_{PP} IPP,同型号的TVS, I P P I_{PP} IPP 越大,耐脉冲电流冲击能力越强。
- 额定功率 P P P M P_{PPM} PPPM
TVS 产品的额定瞬态功率应大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态浪涌功率:
P P P M P_{PPM} PPPM= V C V_{C} VC* I P P I_{PP} IPP
- 漏电流 I R I_R IR
对于一些低功耗电路,要特别关注 I R I_R IR。如果在电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10V 以上的TVS,漏电流会比较小。当然也有低功耗专用的TVS。
- 结电容
TVS 的结电容一般在几十pF到几十nF。对于同一功率等级的TVS,其电压越低,电容值越大。在一些通信总线上尤其是高速线,要注意TVS 的结电容过大可能会影响总线。
- 封装形式
TVS 的功率从封装形式上也可以体现,封装体积越小,其功率一般也越小,因为TVS 的芯片面积直接决定了TVS 的功率等级。可根据电路设计及测试要求选择合适封装的TVS 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