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芬兰的 Erkki Kurenniemi(1941-2017)身上混杂着各种不同身份:电子音乐编曲家、实验电影制作人、计算机动画家、机械工程师、发明家、未来主义者……等等。即使他致力于相关创作多年,但在北欧国家外却鲜为人知,直到他2012年的展览「in 2048」。在这次的桃园科技艺术节( 2017/10/06~11/05)中不只复刻出了他创作的电子音乐合成器,也播映了 Kurenniemi 的纪录片《无法想象的未来》(Future Is Not What It Used To Be),让我们对于这位混杂着科学家、人文主义者、艺术家等多重身份的 Kurenniemi 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艺术与科技的分野?
当谈及能够穿梭不同专业的人物,如科学、艺术等差距甚大的领域,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达文西,是否还有其他更接近我们今日生活中的天才?而在一个科技无所不在,却又无边无际的时代中,我们如何去检视硬件、软件跟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如何想象在科技并未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辞之前,那些今日被归类为科技的对象、技术,是怎么被看待?从那种观点中,是否又能得到有别于今日对科技的其他理解?今日的达文西,又可以从哪些形式,展现其融会贯通,跨越边界的创新与想象?
平时我们总会认为艺术与科技,无论从表现形式、创造过程或领域特性中,有着相当显著的差异,又以后者跟技术的关系较为紧密;艺术跟技术之间,一方面因为艺术给予外界神秘、强调灵感、奔放不受约束的印象影响,而不易被放置在分析的框架下讨论,另一方面,艺术这样的特质,令技术在其中所扮演的功能与重要性被隐蔽,而着重于强调艺术家本身的卓然视野。然而这样的预设,也让人不禁疑问:无论不同刻板印象的有效性,若是忽略科学与艺术的差异与分别,是否反而能够因此流畅地在不同领域中穿梭?如同Erkki Kurenniemi 同时有童话故事创作的母亲,以及研究科学与保险精算的父亲一样,一边教导他如何透过想象等思考技术的展开,去看见山怪(troll)以及其他被想象出来的东西,另一边则让他掌握各种物质性的技术,如科学、工程、设计等,令他得以成为一名创客与黑客,设计电子乐器、编曲、以及制作艺术装置。
讯号的背后:是事实陈述,也是艺术飨宴
对于科学家来看,仪器所产生的线条与画面,都只是传达数据与事实的沟通管道,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些线条的造型、样式(pattern),荧光幕上的光影变化等等,都是未曾有过的视觉感知经验,因而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并透过捕捉这些画面成为作品。这好似二十世纪初印象派透过光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认识世间万物的颜色变化,都是来自于光线的反射结果,因而透过画布进行实验,尝试捕捉光影转瞬之间的变化画面。Kurenniemi 的录像作品之一 <On-off> (1963) 就是此般的实验,这或有如 John Whitney Sr. 的 <Catalog> (1961) 、皆是以讯号直接的直接呈现作为表现手法,亦与数据/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 data visualization)的电子化有所相关。然而Kurenniemi的实验不仅于此,他对于电子化与数字化世界的理解与兴趣是全面性的:在他的眼中,构成电子数字世界的元素、不仅仅是单一件仪器,而是各种仪器组合而成的异质性网络。除了对电子讯号的视觉实验外,Kurenniemi亦探讨摄影机镜头对于影像所带来的效果,<Electronics in The World of Tomorrow> (1964) 机械式的画面位移、镜头的缩放,对焦与失焦,搭配机器运算与电讯传播中话筒声音所产生的环境(ambient)音响,这样的实验方式,貌似Peter Weibel 的 <Endless Sandwich> (1969),实验摄影机与屏幕所构成的影像讯号循环回馈(video feedback loop)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性。
在学院中,他首先接触的是科学的知识,然而科学知识所构成的世界观,并不能解答他对世界是否是个连续体或是分裂的疑问,有限或是无限。Kurenniemi 需要一个更具整体性的观看方式,这促使他离开科学,投入艺术此一更不具典范限制的实验自由度──即便他所自身的实践与思考,本就没有艺术与科技之区分,而更接近于以同样的原理与系统,在不同媒介语言的相互沟通、转译对话中,创造未曾被描述过的叙事。此一对于边界的批判与挑战,也反映于 Kurenniemi 对于物质与技术的思考上,他认为未来人和机器会结合在一起,人在哪结束,机器又从何处开始,彼此的边界会变得更加模糊,那将是由人、社群、有意识的机器、会说话的动物,会思考的汽车、城市与计算机所组成的世界,彼此个体能够以不同尺度思考,成为一动态而流动的共生体(symbiosis)。(感谢提供者:SBF预测运势 http://mitsp.com/)
这种对于不同物质间特性相互流通的思考,甚早便实践于Kurenniemi的作品中,如影像作品 <Computer Music> (1966),或是如他研发的乐器「DIMI」具有记忆功能,可以记住声音指令。这种对于机械的洞见也令他的发明炙手可热,不得不成立公司以应付生产需求,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停止探索融合的可能,更开发了DIMI系列乐器,结合摄影机、计算机、管风琴键盘、传感器等组件,利用影像辨识 (DIMI-O)、多人共同互动并实时转换动作为演奏 (DIMI-S),也曾与Samuel Beckett等人合作实验其可能性。Kurenniemi也很清楚地意识到,计算机中的程序编码和乐谱,都是信息透过不同媒介的分布与表达方式,即两者构造与组成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而这并不仅限于程序代码与声音,实际上光线、影像、运动、颜色与气味都能相互转换,甚至计算机就能够仿真世界的运作──电子游戏便是一例。<Feel It Exhibition> (1968) 便是将声音的震动转化为可以接触(haptic)的状态,尝试制作没有正常听力的人也能感受的展览。
这种流动的思维,令他可以平均无偏差地(unbiased)看待所有构成事物的组成,进而形成一网络性的思考方式,这让他甚早就明白人类与自然彼此之间的未来,将是相互依存的。遗憾的是,即便有 Erkki Kurenniemi 这样如先知般的人存在,并给予存在于未来的人依然受用的建议与预言,虽然其中不免有过于理想与大胆的猜测,这种概念于今日依然不甚普遍,人们依然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视为对立的价值,而未能从网络的层次去思考与理解。或许在今日对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发重视的当下,更需要透过回顾过往的历程,才能平衡对于科学技术的观看方式,重新思考一个合宜的科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