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成本核算里面提到的4个成本概念:目标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本博文主要是研究其计算逻辑,成本计算变式,取价变式的取价顺序,展开数量,展开时间点等的研究,但是一直时间的原因,没有空重新整理,以下是几年前研究的随笔记录让大家看起来比较费劲:

 

同步成本核算-成本取价规则与时间点

    SAP成本核算里面提到的4个成本概念:目标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按SAP建议,原材料用移动平均价格体系,半成品、成品用标准价格体系,这里组件为移动平均价格。

    根据成本管理需求的不一样,管理方法也不一样,但是其目的都是以一个相对成熟的稳定的成本(目标成本)作为衡量杠杆去控制际实成本。

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的参照物,它与实际成本有相同的成本核算项目,便于成本分项控制。SAP成本管理常用的目标成本版本OKV6有三种:

目标成本版本0: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

目标成本版本1:以计划成本/初步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

目标成本版本2: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计划成本。

所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际上是按照订单实际收货的数量展开的,而目标收货的数量和金额是在订单差异计算后产生的,所以成本分析的时候特别注意。

 

计划成本: SO的计划成本是SO创建时自动计算产生的成本;订单的计划成本是订单保存或下达时自动计算产生的成本。

 

实际成本:实际领用的材料成本+订单确认或作业类型过帐CK21N产生的费用。

 

标准成本:按标准生产批量以当期标准成本估算为计算基准所得到的成本。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所谓当期成本估算为计算基准就是以最近一次发布

标准价格所运行CK11N-CK24(CK40)时的组件价格和作业价格、数量结构日期展开的BOM和途程计算所得到的成本。当时的价格现在就在物料主档的成本计算2视图的目前价格,当然如果你原材料没有发布或者不会每个月都发布,那么组件的成本计算2视图的目前价格是没有的,但是系统是会记住当时(最近一次发布)的成品或半成品标准价格那时刻组件、作业的价格及数量。

    标准生产批量是根据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产品人为规定了,如果没有规定,可以最小批量或标准价格单位

 

标准价格的计算:

标准价格=组件标准价格/价格单位*标准数量+作业1价格*标准数量+作业2价格

标准数量:

组件的标准数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