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总结《增长黑客》中在获客过程中的核心策略,语言 - 市场匹配、渠道 - 产品匹配以及病毒式方案。
一、语言 - 市场匹配:精准广告语
在与潜在用户建立联系的初期,广告语是传递产品核心价值的重要媒介,传统营销常依赖专家设计口号,但增长黑客更注重数据驱动的验证。通过 AB Test 验证广告语有效性是增长黑客的关键方法,比如一款在线办公软件,专家设计的广告语可能是 “高效办公,尽在掌握”,同时,基于用户调研设计另一个版本 “一站式协作平台,提升团队效率 30%”,通过在不同渠道、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分别投放这两个广告语,收集点击率、转化率等数据。
二、渠道 - 产品匹配:找到最佳传播通路
选择合适的渠道推广产品,是将产品推向目标用户的重要环节,在寻找渠道时,需考虑六个关键要素:
成本: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成本相对灵活,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预算选择合适的投放方式,如微博的粉丝通、微信的朋友圈广告等,通过精准定位目标用户,以较低成本获取潜在客户。
定向:精准定向能力是衡量渠道优劣的重要指标,搜索引擎广告(如百度搜索推广)可以根据用户搜索的关键词进行定向投放,当用户搜索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时,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线下渠道(如公交站台广告)的定向性较差,难以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精准推广。
控制:企业对推广渠道的控制程度也不容忽视,自有渠道(如企业官网、APP)企业能够完全掌控内容、推广节奏和用户体验,而第三方合作渠道,企业可能需要遵循其规则和限制,如在电商平台上推广产品,需遵守平台的各种规定,在选择渠道时,要根据自身需求评估对渠道的控制需求。
时间投入:各渠道所需的时间投入不同,内容营销(如撰写博客文章、制作视频等)需要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创作优质内容,积累用户关注,但一旦形成影响力,能够带来持续的流量,而付费广告渠道(如信息流广告),只要投入资金,即可迅速启动推广,但需要持续监控和优化投放策略。
产出时间:如搜索引擎优化(SEO),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优化网站结构、内容等,可能数月后才能看到明显的流量增长。而直播带货则能在直播过程中直接促成销售,产出时间短,但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品等。
规模:渠道的潜在覆盖规模影响着产品的推广范围,像抖音、微信等大型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能够为产品带来大规模的曝光机会。而一些小众的垂直论坛,虽然用户规模相对较小,但用户群体高度精准,对于特定领域的产品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推广渠道。
三、增长手段:设计病毒式营销的增长引擎
病毒式营销通过用户之间的自发分享,实现产品的快速传播和用户增长。设计有效的病毒循环是病毒式营销的关键。
创造原生病毒:让分享成为必需
创造原生病毒的关键在于使分享这种体验成为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图片编辑 APP 为例,当用户使用 APP 完成一张精美的图片编辑后,APP 自动生成带有 APP 标识和分享链接的分享海报,并提供一键分享至各大社交平台的功能。用户为了展示自己的作品,很乐意将其分享出去,从而实现产品的自然传播。
关键因素解析:有效载荷、转化率与频率
任何产品的病毒性都由有效载荷、转化率与频率这三个因素决定。
有效载荷:指每次分享能够触达的潜在用户数量,例如,一个用户在拥有 1000 个好友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产品链接,其有效载荷就是 1000,产品可以通过鼓励用户在多个平台分享、引导用户邀请更多好友等方式,提高有效载荷。
转化率:是指看到分享的潜在用户转化为新用户的比例,为提高转化率,产品需要确保分享内容能够吸引潜在用户,并且新用户在接触产品后能够快速体验到产品的价值。例如,通过分享链接下载产品的新用户,首次使用即可获得新手大礼包,或者能够快速找到解决其痛点的功能。
频率:即用户分享产品的频繁程度,提高频率需要产品不断为用户提供分享的理由,如持续更新有趣的内容、推出限时活动等,激励用户多次分享。
扩大转化率与频率:契合核心价值的激励机制
建立与产品核心价值契合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扩大转化率与频率。例如,在线教育平台的核心价值是知识学习,平台可以设置用户成功邀请一位好友注册并购买课程,双方均可获得一定金额的课程优惠券,或者邀请者可以获得平台积分,用于兑换更多优质课程,激发用户的分享积极性,提高转化率和频率。
融入分享邀请:无缝嵌入用户体验
将分享邀请自然地融入用户体验流程中,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参与分享。例如,一款健身 APP 在用户完成一次健身打卡后,弹出提示框,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健身成果到社交平台,并给予一定的虚拟奖励(如健身徽章、积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