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失业、房贷、育儿……当今中年人所面对的压力与挑战接踵而至,时代的浪潮没过每一个人,奋力上游才能立足脚跟。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可为什么35岁的路,如此艰难?
从初入大学时的专业选择,到进入职场后的应聘就业,随着年岁增长,试错成本愈加昂贵,回头看,命运的每一次转角,不断将我们困进人生的围城。
选错了路,还能从头再来吗?
在时代与个人的际遇抉择间,我们应该如何寻找自我的方向?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带你一起回溯「35岁危机」背后的个人选择与时代背景成因,展望在人生波澜起伏的高峰或低谷处,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2008年,李宁高举火炬环绕鸟巢一周,在灿烂的烟火中,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那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外有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但伴随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歌声,华丽的奥运会让中国站在了聚光灯下,极大地振奋了所有人的士气,一切都是那样生机盎然。
“我是2010年毕业的,当时找工作并不难,也不需要做特别提前的规划,”一名35岁的受访者表示,“当年整个经济在向前走,还有很多小的创业公司,非常热闹,未来也充满了想象空间。”
可随着年龄上涨,职场生涯失去了想象的丰满,只剩下现实的骨感。四川大学周伟教授曾经以上海和成都两市30万份招聘广告为样本分析得出,上海8成以上、成都7成以上的社会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
命运在35岁的路口摇了摇铃,人生突然失去不少选择权。
事实上,35岁危机是一个广义的范围,远不止被裁员。不少受访者依然有着工作,甚至在外人看来算得上光鲜,但内心却充满了疲惫:到了35岁,职业步入瓶颈,现有薪资依赖于大量加班,长期难以为继,可偏偏上有老下有小,还背着房贷车贷,不敢偏离半点航向。
可生活总要继续,从35岁往后看,还有至少20年的工作时间。面对越走越窄的人生路,究竟还能怎么选?
01
生命中的「随大流」
微博上有一个关于“最后悔学的专业”热搜,几乎每个热门专业都上了榜,一位网友评论道:“女生,建筑,本人了,读之前超热门,但毕业即失业,建筑已经是夕阳行业了,基本找不到工作,然后去做了室内设计、橱柜设计,然后又去当幼教,最后当金融行业的前台,然后疫情不景气公司没了。”
另一人则表示:“一个表妹学了心理学,另一个表妹学了工商管理,学校都不是名校但也不算太差。毕业后为了就业,前者拼命考教资去了培训班教数学,后者拼尽全力最后考了个街道办。考的过程努力程度胜过高考、比肩考研,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堪比大学四年,父母都疑惑那大学四年在干啥呢?”
下方有评论回复道:“专业选错了,这些专业都是官二代、富二代、老板子弟的专属专业,没钱没背景等于毕业就失业。”
学校的专业设置是滞后的。当市场某一行业特别火爆时,对应的分数线就会水涨船高,但等到学生毕业,往往是此一时彼一时,奔着热门却是失望而归。
“我2007年参加高考,”毕业于985大学工商管理系、今年34岁的王丹表示,“本科毕业时,主流是去银行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但四大不限制专业,这意味着入学时比自己分数低一大截的物理化学系都能进,很多同学是打算借机跨专业。毕业时,我的学生思维很重,觉得这么高分考到商学院,应该和其他专业区分开。另外,当年是外企国企优先,民企是排在最后的选择,一般都不想去。”
2007年是罕见的牛市,上证指数达到了6124点的高位,与商科有关的专业更是高分热门。**但谁也没想到,从2007年至今,股市再没有重回6000点以上,且在王丹入学的第二年,股市直线下跌,一度低至1664点。**社会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商科人才,而工商管理系本身也是个坑:毕竟,谁需要一个毫无经验的毕业生去做管理?
王丹笑道,如果有时光机,能提前预见未来十年中国市场的风云跌宕,她当初就不会选择工商管理系,更不会去银行。而是“读个计算机,毕业后去互联网行业,就像我有同学当年去了互联网,还是大家看不上的民企,没人知道未来会如何,就像随意地在人生中画了一条线,结果却驶上了截然不同的快车道。”
但世上没有如果。
银行的工作比王丹想象中更枯燥,“进去就是柜员,我们那一批只要是上海人,且是211大学商学院毕业的,拿银行Offer并不难,还能挑个心仪的银行。进去以后,发现从复旦到上大都在数钱,一数就是好几年。柜员的工作太单一了,没什么可跳槽的地方,要么就是做客户经理,但营销压力很大,我不想转。
我还知道个二本毕业的,那人做了半年就调到分行去了,因为家里自带资源,完成KPI特别轻松,还能把他 ‘捞’上去。如果我是领导,也会偏爱这类人,毕竟自带存款或贷款,金融行业背景还是很重要的。”
王丹最终还是离开了银行。她考了会计相关证书,先后换了几家企业做财务,“这行业也挺饱和的,但总算换个行业了”。
比起王丹,今年33岁的林倩对现状有着更直观的烦恼,在离开银行后,林倩去了房地产行业,却赶上了大裁员。
“我在房产业做了近4年,先后换了两家房企,进去的时候地产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我每天听同事追忆往昔,说曾经的盛况,但我都没赶上,我碰上行业最大的事件就是大裁员。**作为部门里的新人,我反而是最晚被裁的,后来我想了很久,悟出来不是因为我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最便宜,干活还多。
有时候我也挺纳闷,我读书时虽然算不上最顶尖的那个,但始终是同龄人中拔尖的一批,工作能力也不错,可怎么走着走着,就变成这样了?”
当代职场人并不容易。
在一心只读圣贤书、分数高于一切的18岁,他们仓促定下了大学的专业。从宏观而言,是为未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但具体到微观,只是“随大流追热门”,考分高就去好学校的热门,考分低要么去冷门,要么牺牲学校的档次;等毕业后,在尚不了解大量职业和岗位细分的20出头,又在校招中随大流拿到了Offer。
如果复盘每个人生节点,王丹和林倩似乎没有太大的错误,所做的一切只是随大流,做了当时看来最好的决定。甚至,能够追上所谓的大流,就已经算是相对优秀的一群人了。
可当跳出时代的局限,回看如今35岁左右的人群,在2010年初还是存在着相当的红利,包括互联网崛起,房产继续上涨。
“当年比特币刚出来,我还买着玩,但不久就卖了,如果一直拿着就发财了,”36岁的武定表示,“回头看都是机会,10年后看现在也是一样,顶多是机会多少和大小区分,甚至如果你当初种点葱姜蒜,谁能想到后面价格会涨这么高呢?”
◎资料来源:零售商业财经
置身事内,总是当局者迷。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并没有那么容易参透,更何况是刚离开象牙塔的年轻人。红利期也没有那么简单,不是估计到机会,就能一路乘势而上了,而是每个个体与大潮流搏斗的过程,有人抓住了,但更多人错过了。
“你未必能从低点进,高点出,就算真猜到机会了,财力也不一定能坚持。就像我朋友炒期货,晚上等着美联储QE,然后做多黄金,但问题是金价先降了一段,然后大涨的,就算看到了趋势又如何?他的钱不够,降价那段直接爆仓了。
我还知道有人因为非洲猪瘟看多猪肉,所以投身养猪行业的,但非洲猪瘟结束得比预想之中快,虽然再往后看,猪肉价格又涨了,可那段时间就是亏了很多,非常考验财力,一般人没那么大的容错空间,错过的红利算不上红利,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都在错过红利。”武定说道。
02
时代能动与选择
一名资深广告人表示:“我是99年毕业的,当年外资广告公司的媒介部才5个人,什么事都要做,这意味着能学到很多。但后来业务盘子不断扩大,公司也有了数百人,必然要分工明细化。
现在年轻人再进广告业,能接触到的就很有限了,有人专做平面,有人专做电视,而且还会分得更细,例如我知道一名年轻人进公司5年了,一直负责北京电视台的报价谈判,甚至连其他电视台都无法接触。”
**时代的动能是在减弱的。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工持续细化,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年轻人即使进入了大平台,也只能成为一枚“螺丝钉”。**传统思想只会说“工作年限越长,经验不断增加,因此报酬更高”。但传统思想不会说的是:值钱的原因在于非标化,匠人精神就是一种非标化。
5年不断磨练非遗手工刺绣是匠人精神,时间能换成真金白银;但5年只和一家地方电视台打交道,只熟悉那一家的报价,人们只会说“没有成长性”,时间反而成了拖累。
“对于35岁的人而言,可选的有3条路,”一名资深管理者表示,“要么寻找新时代的红利、要么追随自己的内心,在兴趣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第三条路是最糟糕的,就是自我欺骗,工资打折了,却过得心不甘情不愿,一直在抱怨,幻想回到过去的日子,但时代红利的电梯停了,回不去了。”
窄门与入场券
从第一条路而言,时代的红利始终是道窄门,踩上热点并不容易,获得入场券资格也不容易。“不是不肯学,也不是不能学,”今年36岁,985硕士毕业的小丽表示,“但你学是你的事,公司肯不肯认是公司的事。
除了医学、计算机等特定行业需要长时间学习,很多工作做三个月都能上手,没那么高深。都是被高考筛选过的人,这点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公司凭什么要你?
就像我刚毕业时,在光伏行业工作了一年,随后转行去了其他实体业,现在再想回光伏行业都没机会了。因为整个市场变化很快,HR要的是最近一份工作履历相符,要么立刻上手,要么从头招个毕业生。”
含混人性的自我观照
从第二条路而言,最关键的在于自我观照。前咨询公司合伙人、自媒体职业规划师黄建华分享道,他有位设计师朋友吴斌,在35岁时年薪已达50万以上,但内心非常迷茫。“他当时工作很不开心,而且加班太多,他就想回归家庭,因为从小就喜欢漫画,所以打算辞职画漫画。”
另起炉灶并非易事,想在漫画行业做到年薪50万更是难上加难。在反复找人商量后,吴斌最终决定不改行,毕竟设计工作也有高光时刻,当克服重重困难,为客户呈现一份好的设计方案时,吴斌也会享受所带来的成就感。
为了解决目前工作压力大、出差多、已经满负荷的矛盾,吴斌最终决定换一个城市,牺牲一部分薪资,换成出差少、休息时间更多的设计工作,“平时他就能够多陪孩子了,至于漫画呢?正好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兴趣与家庭兼得。”
“逃离大都市,卖房回归田园生活”的新闻总是为人津津乐道,“辞职追梦”的故事也永远鼓动人心,但这并不适合大部分人。更何况,在追梦背后是含混而模糊的人性:例如喜欢漫画,究竟是爱到在35岁也甘愿冒险转行,还是更渴望逃离现有工作,所以将借口矫饰成喜爱?
“其实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喜欢,”黄建华表示,“这是个自我发掘的过程。可以找外力帮助,比如和朋友一起商量未来,或者最简单直接的——付钱找心理咨询师,让专业人士加快这个过程,都35岁了,这点钱总是有的。重新认清内心,了解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后,再做合适的决定。”
面子与枷锁
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既没有找到新机遇下的生态位,也没有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点,而是被卡在当下,进退两难深陷内耗。
36岁的王胜说道:“我前公司的客户主要在欧洲,所以经常要去出差,协助布置展会。可我老家亲戚很骄傲,逢人就说我坐着飞机去欧洲,他们连我做什么都不清楚,关键词就是 ‘在上海工作’‘坐飞机去欧洲’。”
但人不是为了面子而活,更不是活在亲戚的评价或期望中,而是为了自己而活。
王胜211硕士毕业后,兜兜转转换过几个工作,他手下没有带任何人,一直是普通员工。作为再平凡不过的打工族,他点外卖时会凑单,租房时会为了省钱,住到离公司很远的地方。
他笑道:“如果很在意亲戚们的眼光,非要证明我在大城市多光鲜,那只会越活越累。我一直说过得不怎么样,现在他们抖音、快手刷多了,也知道很多沪漂、北漂确实不怎么样。”
较之于王胜,40岁的林璐算是幸运的,毕业后她直接进了房产业做市场分析,享受到了红利期的高工资,但红利终有散,如今的林璐就碰上了裁员。
“我想过转其他行业的市场分析,但说实话技能没那么互通,我也想过换个岗位,找专业性没那么强的,这两个方向我都愿意,可是年龄大了,相关经验又不足,就没什么面试机会。”林璐说道。
林璐知道,过去的高薪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但她并不知道薪水的底线在哪里,所以采取了按薪资分档海投——先降低1/4薪资投一波,如果没什么反馈,就降到1/2,如果还没有反馈,就再降一降,如今,林璐可以接受原有薪酬的1/4及更低。
“虽然我曾经的薪水还不错,但我在上海买了房,身上背着房贷,所以这两天我决定不能再等了,随便找什么先做起来。我还去面试过一家私企的行政,面试官挺惊讶的,问我为什么来这里?因为她老板的工资都没我之前的工资高。”林璐说道。
“我并不觉得抹不开面子,大环境就业不容易,先找个工作,也许过了1、2年,又会有新机会了。当然最坏的可能我也想过——接下来房贷就一直还不上了。可那又怎么样呢?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买了房就一定要持有,但不是这样的,我就想过卖房,有些人说孩子上学怎么办?我可以卖了现在市区的房,然后买到金山去、买到青浦去,那里一样能上学。很多时候是自己想不开,给自己套上枷锁,一定要多高的生活质量,活得多么光鲜。总会有路的,总会有合适自己的生活,往前走就是了。”
03
结语
日剧《四重奏》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有三个坡:上坡、下坡、意外坡”。上坡与下坡皆是常态,意外坡则是人生的长坂坡,是机遇与变革的发源地。
但机会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曾国藩有云:“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臾之顷”,成败只系于战场临阵的一瞬间,靠的却是平日的苦练,只有做好充足积累,才能意外坡出现时,抓住刷新命运的机会。
站在35岁的转角口,早已明白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是一路向上,起伏才是人生常态,与其焦虑内耗,不如趁此机会,思考如何走好下一段路。有人在35岁时,重新取得家庭与工作的新平衡,也有人行至中场,开启了新的工作,在网络关于考证的帖子下,也始终有留言报喜:“37岁通过法考”“40岁终于通过CPA”。
走在人生这条单行道上,只要努力生活都值得钦佩,看到更多的风景就是一种胜利。
既然生活总得继续,那想学就去学,想做就去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为未来积攒更多的底牌。
在美剧《燃情克利夫兰》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想做兽医,但上学要五年,我毕业时,已经45岁了。”
“无论你做什么,五年后你都会变成45岁。”
世间活法千人千面,好的态度却是殊途同归——停止内耗,好好积累,只要不断向前,总会找到合适的路。
结语
中年人失业并不可怕。找另一份工作并不难。最困难的是学会在失业后重新调整心态,找出辞职的原因。失业虽然不能说明自己能力不足,但它也为中年人敲响了警钟。他们应该不断提高技能,以免再次面临失业的痛苦。
不可否认,中年危机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如何度过这些危机是每个中年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每个年龄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实际上是你丰富阅历的优势。
其实你没事多去招聘网站上看看,你会发现不少基础岗位的招聘都写上了对python的技能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会写程序的人会更吃香。
现在的社会,时代已经不同了,它在加速淘汰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点东西,不要毫无准备的去接受社会的毒打!
就算是在非专业技术领域python几乎都可以用到,特别是自动化办公和数据处理方面,python有独特的优势。而python入门相对简单,对现代人来说是一门好上手学的编程语言,就算不是找工作,利用python兼职赚点零花钱也不错啊!
如今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Python 在行为收集和数据分析,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非常普遍,早就不是程序员的专属技能了。就像 office 一样,是Python 已经成为了进入职场的必备技能。不是很意外,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大趋势。
Python的特点
1.需求大:百度、新浪、搜狐、淘宝、腾讯QQ等大部门的互联网相关企业都在利用Python,对Python的人才需求很大。
2.开展空间广:在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使用情况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非常适合Python的发展,这也就阐明了挑选进修Python将会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
3.简单易学:小学生也可以上手学习的计算机语言。举个例子一个程序用C语言需要1000行的代码,用JAVA需要写100行,但是如果用Python你只需要20行,语法很简洁。
Python岗位薪资水平如何?
-END-
学好 Python 不论是就业还是做副业赚钱都不错,但要学会 Python 还是要有一个学习规划。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份全套的 Python 学习资料,给那些想学习 Python 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包括:Python激活码+安装包、Python web开发,Python爬虫,Python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化测试带你从零基础系统性的学好Python!
👉[CSDN大礼包:《python安装工具&全套学习资料》免费分享](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Python学习大礼包👈
👉Python学习路线汇总👈
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Python必备开发工具👈
温馨提示:篇幅有限,已打包文件夹,获取方式在:文末
👉Python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Python书籍和视频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书籍和视频,看书籍和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Python面试刷题👈
👉Python副业兼职路线👈
这份完整版的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点击链接免费领取或者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
👉[CSDN大礼包:《python安装工具&全套学习资料》免费分享](安全链接,放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