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主要是指人很容易因为近期出现过的一些信号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听起来仍然很书面,但锚定效应在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见了。我随便说几个,比如一姑娘二十五岁时找过一个高富帅,因为情感上的原因啊,没谈成,之后每找一个男朋友,都要和那个高富帅比,心想当初那么好条件的我都没要,后面要找的最起码不能比那个差。姑娘没有看到自己年龄介绍的现实,眼睛就盯着二十五岁时抛下那个猫,这就是典型的锚丁效应。
锚定效应在股市交易的时候也很常见。四千九百点的时候为什么舍不得卖?是因为看到前几天五千一百点的价格觉得不甘心,心里想着等涨到五千一的那个价格我再卖,结果再也没等到四千五百点的时候,被四千七百点锚住四千点的时候,被四千两百点锚住,三千五百点的时候,被三千八百点锚住,一路下跌,一路被锚定,一路不甘心。这就是为什么连续暴跌的时候啊,股民往往带入目击丧失操作能力。而当大盘开始反弹的时候,如梦初醒,纷纷挥刀割肉。因为一反弹股价容易达到之前锚定住的位置,于是就很有割肉的冲动。大盘二零零八年从五千六跌到一千七只,跑了百分之一点四的持仓账户。而二零零九年一月底,大盘回到了一千九百九十点持仓账户经过三个月反弹,竟然少了百分之十点五。
锚定效应在股市的应用不仅于此,还有股民经常听到的所谓拉高出货。中国中车六元涨到十二元的时候,很多人恐高不敢买。等中车继续涨到三十九,再跌回十九的时候,很多人就愿意冲进去捡便宜十二元之所以觉得贵,是因为心里的锚抛在六元的位置。十九元之所以觉得便宜,是因为心里的锚抛在三十九元的位置。这就是前面讲的人很容易因为近期出现过的一些信号而影响自己的判断,明白了吗?
最后再讲一个最最最典型的锚钉效应就是成本价。很多股民只要价格低于成本价,处于被套状态,就舍不得卖出套的越多,这个情况就越严重。可能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交易软件是可以修改成本价的。也许哪天一不小心脑震荡,短期内失忆,我这时把你软件的成本价改低百分之五十,第二天你就痛痛快快的卖了。或者大牛股拿不住,先给你脑袋一垂,然后把成本价改为百分之三百,你就再也不怕被洗了。从这个角度看,锚定效应中的人其实没比猩猩聪明多少。股市跌下去还有可能会涨回来,有些教训不深刻领悟,下次还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