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生命的诞生(智能植物人)
“硅基生命”就是以全球化网络为载体的“技术生命”
我们(人类)不是技术的主人,而是技术的父母,乃至于“生殖器官”—万维钢《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
机枪主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和航空母舰主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会催生人类社会的变革,当人类适应了某一新技术的时候,更新的技术就会出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人类可能成为在某个特定技术父母(发明者),但纵观几千年来的人类社会,人类更多的是扮演某一时期特定技术“孵化者”这一角色,就像原子弹的设计者不能控制或阻止氢弹的出现。技术界的进化与其他界一样是跳跃式的,不完全为人类所控制和选择(或者收不能为某一特定技术人群控制更为合适)。后文所述的“计算的不可约性”恰好在AI计算领域也印证了这一点。
- “硅基生命”催生了“硅基城市”
互联网崛起之后,城市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互联网就是新的城市,而城市就是曾经的乡村。——何帆《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互联网正在将世界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每个自然人、法人的信息、店铺、组织、传感器、大小设备、汽车、甚至车流、水流、噪声等都在不断的采集、储存和变化着,我们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千里之外的人、事、物的状态,并据此作出决策,与任意的对方进行互动,瞬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拿人类做个类比的话:这个网络有肢体——传感器、设备、各种终端甚至人类也是一种能够提供“高级反馈”的肢体;有神经传导系统——巨大的网络;有心肺循环系统: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有存储系统——各种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有自动反应的爬行脑——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运维管理系统来保障整体的稳定运行。
- 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硅基城市”共同构成了“硅基生命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硅基城市网”是技术生命的现实载体。正如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所说,技术可以说是一种生命,技术的综合成为“技术界”,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植物界、动物界等生物界并列。是“生命的第七界”。一下统称“硅基生命界”。
- 硅基生命界正在让人类世界变得更“宜居”
钢筋水泥诞生以来,大而宽的马路+高楼大厦让世界上人与人的距离变得更大,过马路和到下一个店铺变得更难,然而互联网的诞生反而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大型的购物中心变变得萧条的原因并不全是经济下行,更多的可能大部分人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了服务而不需要“亲临”店铺,短距离的扎堆儿实体网红店铺能够长期维系住线下客源。大部分人只需要短距离交通即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就可以获取“全套的”服务。北京的大型购物中心的没落和各种网红小镇的崛起就是例证。
- 硅基生命界降低了服务的技术门槛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平民化让普通人也可以像使用自来水一样使用技术产品,从在线支付、外卖点餐、网购到云服务和自动化交互机器人,以前需要花大价钱/排队才能获得的服务现在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使用,普通人和VIP之间的区别正在大幅度缩小。
在2022年之前,硅基生命就像是一个“植物人”,具有智能人的一切特征,但是不能思考,不能做主自主的响应而已。我们称之为硅基生命界0.x beta版。
硅基生命界的进化需要不断的积累和跳变,多年以来可见的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服务应用、搜索引擎、公有云等等,这些进化在基础设施领域持续的让硅基生命界变得更加的强壮、稳定,也让它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自恢复),同时也给它积累了海量的基础知识,60年以来,硅基生命界在全世界思考大师(AI科学家)的推动下,持续的在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知道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的诞生。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设计初衷就是模仿人类学习复杂事物的过程,包括认知、识别、响应的全过程。在人类突破云计算尤其是GPU计算能力瓶颈之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突破性成就就指日可待了。
chatGPT诞生开启了硅基生命界1.0时代
根据人类脑科学的研究,人类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10000个突触,随着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学习,突触之间不断建立和加强连接,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主动“断链”(废除无用神经突触连接的过程),最终在成年时形成稳定的成年人大脑。
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而成的模型的训练过程完美的再现了这一点,我们以人类成长为例说明:
PreTraining阶段:“教育”一个3岁前的孩童。
这个时候的大模型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在不停的看。
Supervised Finetuning阶段,培养一个学前班的孩子,提供指导和监督。
Reward Modeling阶段:培养一个专业技术工。
奖励式学习,针对特定的场景和数据进行强化,目标是获取“特定能力”。
Reinforcement Learning:培养一个准专家。
强化专业领域的输出质量,让模型应用可以像领域专家一样提供服务。
经过了4个阶段训练的神经语言模型可以像一个90%正常的人类一样完成特定的工作,如自然语言问答、写作,特征图像识别、绘图等。
- 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
在chatGPT/LLM等大模型的支持之下,硅基生命开始可以输出一些不那么“程式化”的内容,或者叫“部分自主”的内容。这些内容分散开没有意义,甚至是错误的,硅基生命就像是一个学前的儿童,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模式甚至思考方式,但是是不是的会“无厘头”一下。
charGPT和LLM等大模型的成功证明了计算等价性,即:人类的思考能力与自然界的很多系统甚至是简单计算程序基本是等价的。硅基生命界可以读懂人类的语言、情绪,模仿人类思考甚至行为。借助外部设备、人类终端硅基生命界甚至可以与世界互动。
全球化AI算力平台-硅基生命界2.0
第一代AI技术是独占式计算的,随着AI容器化演进加速,AI终将实现平台化并成为全球算力的基础设施,这一过程就像vm催生公有云一样必然发生。
我们把全球化AI基础设施的诞生定义为硅基生命界的2.0时代(Azure/AWS等公有云厂商已经发布),这个时代有几个重点发展趋势:
- 平台不是一个,是多个。
公有云厂商在预期利润的驱动下一定会建立独立的AI算力平台,借助GPU池和AI工厂两方面的能力构建可以分时计费的AI算力平台,客户可以按需付费使用AI算力。针对AI平台而言,目前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得AI算力平台者得天下。
- AI开源不可阻挡
不论各大厂商投入有多大,技术演进的跳跃性决定了创新一个组织不可能永远立在潮头,开放和合作始终是主流方向。全球开源AI社区的建立必然完成硅基生命界技术的汇集(人才是无法用一纸合约限制的,而人才就是硅基生命界的核心力量)。各大厂商持续在AI社区投入正在证明这一点。
- AI标准化
在众多的全球化AI算力平台上,客户需求一定会寻求脱离单一的公有AI平台的限制,借助全球开源社区的力量,必然催生类似于OCI这样的开放AI标准,各厂商将在这些标准的指引下规范运行和管理。
硅基生命界2.0在AI尤其是大模型的价值之下,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在平台的支持下可以不受“某个人/组织”的约束,而在标准化和开源的价值下可以不受限制的发展,因此硅基生命界2.0已经具备了自由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能力。
虚拟硅基生命界与人类世界
有了自主思考能力的硅基生命终将尝试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初期它会将人类作为“思考工具”,帮/替它进行思考,寻找新的想法和进行验证,这个阶段不可逆转,甚至不能被明确感知。
由于AI算力的持续提升,借助于其庞大的规模和计算负载充分复杂和多样,不论我们如何加强控制和限制,计算的不可预测性将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众多的不可预测的技术演进汇集在一起代表了硅基生命界的选择。
再好的技术到了坏人手里,也一样会产生不好的作用。
不论我们如何防范和阻挡,以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AI技术作为一个“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对利润的追逐必然带来负面的效果,我们应当尽量限制和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降低其影响,我们看到全球有很多科学家在这方面发声,但整体进程无可阻挡。
也许有一天,像黑客帝国那样的场景会变成现实,人类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在硅基生命界的控制之下,硅基生命界甚至会利用人类大脑帮助它思考和进步,我们能做的不是阻挡,而是如何适应。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从“孵化者”和“指导者”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https://whalejnden.blogspot.com/2024/04/0.html
https://whalejnden.blogspot.com/2024/04/the-birth-of-carbon-based-lif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