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ua之协同程序coroutine

1.浅谈coroutine.create()和coroutine.wrap()的区别,参见下例:

yieldFunc = function(a)
    print("a = ", a)
    coroutine.yield(a)
end

co = coroutine.create(yieldFunc)
print("co是:", type(co))
coroutine.resume(co, 100)

coFunc = coroutine.wrap(yieldFunc)
print("coFunc是:", type(coFunc))
coFunc(126)

结果如下:

co是:	thread
a = 	100
coFunc是:	function
a = 	126

由此可以看出,create返回的是一个线程thread,而wrap返回的是一个函数句柄。每次调用coFunc相当于内部调用了一个coroutine.resume函数,除了resume的第一个参数不用传之外,其余参数和resume一样

 

2.浅谈coroutine函数的执行过程,参见下例:

yieldFunc = function (a,b)
    print("第一次调用coroutine,函数传入参数 : a = "..a..", b = "..b)
    local r = coroutine.yield(a + b)

    print("第二次调用coroutine,yield传入的返回参数 : r = "..r)
    local r1, r2, r3 = coroutine.yield()

    print("第三次调用coroutine, yield传入的返回参数 : ", r1, r2, r3)
    return a + b
end

co = coroutine.create(yieldFunc)
local r1, r2 = coroutine.resume(co, 3, 8)
print(r1, r2, coroutine.status((co)), coroutine.running(), "\n")
print(coroutine.resume(co, "result"), coroutine.status((co)), coroutine.running(), "\n")
local r1, r2 = coroutine.resume(co, "r1", "100")
print(r1, r2, coroutine.status((co)), coroutine.running(), "\n")
print(coroutine.resume(co, "end"), coroutine.status((co)), coroutine.running(), "\n")

结果如下:

第一次调用coroutine,函数传入参数 : a = 3, b = 8
true	11	suspended	thread: 00000000002f75d8	

第二次调用coroutine,yield传入的返回参数 : r = result
true	suspended	thread: 00000000002f75d8	

第三次调用coroutine, yield传入的返回参数 : 	r1	100	nil
true	11	dead	thread: 00000000002f75d8	

false	dead	thread: 00000000002f75d8	

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次调用比较好理解,coroutine.resume(co, 3, 8),唤醒协程co,并传入参数直到遇到yield函数挂起。这里resume除co之外的参数作为函数的参数传入,输出:第一次调用coroutine,函数传入参数 : a = 3, b = 8;resume函数第一个参数为boolean类型,执行成功返回true,yield函数的返回值会作为附加的返回参数传给resume,所以第二列输出:11;suspended表明co目前的状态为:被挂起/暂停

第二次调用输出的是r = result,而不是第一次调用yield的返回值11,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除了第一次调用resume之外,后续调用的resume参数会作为yield函数的参数传入并且yield的输入参数也会作为自身的返回参数返回;所以这里 coroutine.resume(co, "result"); local r = coroutine.yield(a + b),r = "result"就好理解了

接下来再看第三次调用输出:r1, 100, nil,参见上一条,就很好理解了;coroutine.resume(co, "r1", "100")这里只传入了两个参数,而local r1, r2, r3 = coroutine.yield(),这里用了三个参数来接收,lua会给没有返回的参数自动赋值一个nil,所以输出如上;这里return a + b,a、b为第一次调用时保留的传参,所以返回11;co的生命周期结束,所以co的状态为dead

最后看第四次调用,因为co生命周期已结束,所以调用resume失败,返回false,并且co处于dead状态

 

总结一下:

coroutine.create 创建一个协程

coroutine.resume 唤醒一个协程,并传入参数(第一次调用作为函数参数传入;后续调用作为yield的参数传入

coroutine.yield 将一个协程挂起,并返回透传参数给resume

coroutine.wrap 创建一个协程,返回一个函数句柄,调用和resume类似;优点:调用相对于resume简单一些;缺点:不能获取协程的执行状态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ua 中,协程(coroutine)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挂起和恢复。协程可以用于实现协作式多任务,允许程序在某个点上暂停,并在稍后的时间点继续执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 Lua 协程使用方法: 1. 创建协程:使用 `coroutine.create` 函数来创建一个新的协程。 ```lua local c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协程的执行逻辑 end) ``` 2. 启动协程:使用 `coroutine.resume` 函数来启动或恢复一个协程的执行。 ```lua local success, result = coroutine.resume(co) ``` 3. 挂起协程:使用 `coroutine.yield` 函数来手动挂起一个协程的执行,并返回结果。 ```lua local function foo() print("Hello") coroutine.yield() print("World") end local co = coroutine.create(foo) coroutine.resume(co) -- 输出 "Hello" coroutine.resume(co) -- 输出 "World" ``` 4. 检查协程状态:使用 `coroutine.status` 函数来检查协程的状态。 ```lua local status = coroutine.status(co) ``` 常见的状态有: - "suspended":协程处于挂起状态,即已经创建但尚未执行或已经执行但被挂起。 - "running":当前正在执行的协程。 - "dead":协程已经执行完毕或发生错误导致终止。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协程使用方法,还可以使用 `coroutine.wrap` 函数将一个函数转换为协程。在实际应用中,协程可以用于实现状态机、异步操作、迭代器等功能。根据具体需求,可以灵活运用协程的特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