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CHD),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常用量表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病情、预测风险,常笑医学整理了7个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CCS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Killip分级、GRACE缺血风险评估、TIMI风险指数等,这些量表在常笑医学网均支持在线评估、下载和创建项目使用。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 CCS)劳累性心绞痛的分级标准是依据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量而定的,较适合临床运用,目前该标准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一般来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发作程度与缺血相关,与血管的阻塞程度相平行。
心绞痛1级的患者,其冠状动脉循环储备力相对较高,因此常表现为典型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而诱发发作的运动量相对固定、重复性好。
心绞痛2级的患者,若生活节奏掌握得好,也可将心绞痛控制在可预示范围。
心绞痛3级患者,心绞痛阈值的波动范围较大,有时心绞痛可发生在平时能很好耐受的劳动水平以下,但无休息时发作,这些患者经充分的药物治疗,其病情仍可保持相对稳定。
心绞痛4级患者,其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已明显下降,心绞痛阈值已无明显波动的余地,此类患者病情很不稳定,休息、平卧时也时常发生,随时有发生急性心肌埂塞的可能,故归于恶性劳累性心绞痛。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心功能Killip分级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而制定的分级标准,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四级。Killip I级是指没有任何心力衰竭的表现;Killip II级是指轻到中度的心力衰竭表现,肺内的啰音出现范围小于双侧肺野的50%,同时可以出现奔马律,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Killip III级是重度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肺内啰音的范围,超过双侧肺野的50%;Killip IV级是指心源性休克及合并了低血压,发绀,大汗,少尿等症状。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GRACE评分主要用于预测ACS院内病死率。GRACE缺血风险评估共8个项目,总分0~372分。对NSTE-ACS患者应当进行危险分层,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是否进行早期血运重建治疗,GRACE危险评分是危险分层的首选评分方法。
建议根据GRACE评分是否>140及高危因素的多少,作为对NSTE-ACS患者选择紧急(<2小时)、早期(<24小时)以及延迟(72小时内)有创治疗策略的依据。
指南建议:GRACE评分>140或至少1项高危因素,症状反复发作,可诱发的缺血患者应用有创治疗策略(ⅠA),存在高危缺血风险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小时)(ⅡaC);GRACE评分>140或存在多项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接受早期有创治疗策略(<24小时);GRACE评分<140或不存在多项其他高危因素,但症状反复发作或负荷试验阳性的患者建议接受延迟有创治疗策略(72小时内);整体风险低,有创诊断或介入干预存在高风险的患者不推荐应用有创治疗策略。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TIMI风险指数来源于美固溶栓治疗的InTIME II临床试验,TIMI风险指数可以独立预测患者24小时、住院期间、30天内的死亡率,多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快速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尤其是非选择性的STEMI患者。
计算TIMI危险指数所需的资料简单、易得,任何临床工作人员或者医疗辅助人员均可以很快得到TIMI风险指数。Wiviott等人将其扩展到153486例STEMI患者,TIMI危险指数对住院期间死亡率的预测显示了良好的分辨度(AUROCC 0.79),证实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预测STEMI患者短期死亡危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TIMI风险指数=[心率×(年龄/10)²]/收缩压。TIMI风险指数越高,其死亡率及心衰发生率越高。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2009年Subherwal等提出了一种评估住院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方法,即CRUSADE评分,是临床医师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决策工具,已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推荐作为出血风险的评分标准。
CRUSADE出血风险评估评分共8项,评分≤20分为极低危,出血发生率为3.1%;评分为21~30分为低危,出血发生率为5.5%;评分为31~40分为中危,出血发生率为8.6%;评分为41~50分为高危,出血发生率为11.9%;评分>50分为极高危,出血发生率为19.5%。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ST段抬高心肌梗塞的TIMI危险评分是临床上针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危险评分,其评分的变量来自TIMI试验人群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的对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变量,该评分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分14分,0-3分低危,4-6分中危,7-14分高危。试验认为评分和30天和1年的死亡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完整量表请点击量表名称查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的TIMI危险评分是临床上针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危险评分,其评分的变量来自TIMI试验人群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的对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变量,该评分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分7分,0-2分低危,3-4分中危,5-7分高危。试验中显示14天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0-1分4.7%,2分8.3%,3分13.2%,4分19.9%,5分26.2%,6-7分40.9%。
以上就是常笑医学整理的7个常用的冠心病评估量表,希望对临床医护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