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规划过程组概述

在PMBOK 25页的表格中,规划过程组共计有24个过程,占了49个过程的半数。可见规划的重要性,PMI花了一半篇幅来讲规划。

现实工作中,规划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充分的规划,包括正常的计划,以及各种异常情况(风险)的应对。这样就做到了“一切尽在掌握”,按部就班地执行。

规划,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我们做事情遵守的规范/标准,也就是指导我们如何工作的一套指南;第二是本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三大基准,以及质量标准、人员材料配备、对外采购的清单、风险的应对策略等等。

其中,第一部分,那个项目管理指南,是来自PMO的,PMO做的规定,也就是组织过程资产中的“过程与程序”那个部分。这个内容,是不依赖于项目的,作为组织的规定,项目没启动的时候,就有的东西。这个由PMO制定的《**公司项目管理指南》包括十部分内容,规定了如何管理项目的十个方面: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相关方,以及如何处理变更、配置等。

但是这部分,在具体项目中可以进行裁剪、删改。比如,我们接到了一个不需要进行对外采购的项目,那就可以把《采购管理计划》删掉;我们项目中,变更管理需要更严苛的控制,就可以修订《变更管理计划》,但是这些调整和修订,需要得到PMO的认可。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本项目的计划。

我们在启动阶段识别了相关方,各种类型的人,该如何参与我们的项目?规划工作,首先从对相关方的规划(13.2规划相关方参与)入手,针对不同的人,规划不同的参与项目方式,比如:定期拜访/需要提供资金/批准计划……等等。

紧接着,管理项目的重点工作是沟通,而且,沟通占了项目经理80%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要在《沟通管理计划》的指导下,做本项目的沟通计划,比如: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和哪些相关方、如何进行沟通(PMBOK中,这部分合并在了《沟通管理计划》中)。

然后是做本项目的三大基准——范围、进度、成本。

首先,与相关方谈详细的需求,通过各种工具(包括:原型、标杆、焦点小组等),收集相关方需求,形成《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其中,需求文件是记录了相关方及项目的需求,需求跟踪矩阵是需求的全生命期跟踪,比如:谁提出来的,中间有没有变化,最后体现在哪个成果中等等。注意,需求文件需要相关方确认,否则后期变更成本太高。这就是“5.2 收集需求”。

从客户等相关方,收集到了很多需求,但是项目资源和时间都有限,一般不能完全满足,所以要对需求进行判断,哪些包含在项目中,哪些不包含,这个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5.3 定义范围”。决策之后,形成《范围说明书》,也就是本项目最后确定的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产品范围是对成果的描述;项目范围是对过程的描述。《范围说明书》同样也需要相关方确认。

但是,《范围说明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概要,用于管理没问题,但是开展具体工作,还不够详细,所以要对范围说明书进行分解,这就是“5.4 创建WBS”。分解得到WBS,注意这里分解的既包括工作也包括产品,用分解的方法,就得到了WBS、WBS词典。这里的WBS词典,就是一个详细的表格,把分解得到的工作包以及控制账户等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以便交给团队成员去执行。

这里有几个小问题,1是控制账户。如果说工作包是分解到最后的叶子节点,那么控制账户就是枝节点,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个节点呢?项目的管控,需要设置合适的颗粒度,过大不容易把握偏差;过小工作量太大。比如,装修项目,可以设置“改造、水暖、地板、墙面…”等控制账户,设定账户编码,在这些点上面控制进度、成本。

2是规划包。也是 WBS 的组件,位于控制账户之下,工作内容已知,但详细的进度活动未知。实际上就是当前还没有详细信息,无法分解到最终,而留下来,待渐进明细的内容。

到这里,第一个基准的内容就齐备了,就是: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这三个内容,经过相关方批准后,就成为了《范围基准》,这里的范围基准,主要是用于管理团队控制范围使用的,客户未必关注,客户主要关注的是总体范围。

接下来,根据确定好的《范围基准》,进一步把工作包分解为活动,以便执行人员开展具体工作。于是,“6.2 定义活动”就是把工作包分解为活动。然后6.3 排列活动顺序;6.4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这两个过程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可以并行。6.2得到一系列的活动,这里的活动,就是比工作包还详细的具体工作内容。假如:刷墙是工作包,那么活动就是-刮腻子、刷底漆、刷墙面漆。排列活动顺序,就是把活动排列出来串行的先后,以及并行的关系;估算活动时间,就是估算每个活动需要的时长,可以用“类比”、“参数”、“三点”等估算方法。

最后,6.5 规划进度管理,整理之前形成的活动清单、活动属性、顺序、时长,用关键路径法,制定出进度计划来,进度计划得到批准之后,就是《进度基准》,表现为:里程碑图、甘特图、进度网络图。

至此,进度基准得到了。

接下来,根据范围、进度基准,首先“7.2 估算成本”,就是得到每项活动的成本。然后再活动成本上面加应急储备,得到工作包成本,再加上工作包应急储备,得到各个成本基准,累加起来,增加管理储备,得到项目预算,这个过程就是“7.3 制定预算”。

至此,得到《成本基准》,三大基准就就得到了。三大基准是项目的铁三角:范围、进度、成本。但是这个铁三角的核心是——质量。

于是,接下来,重点的工作,是依照之前的合同、客户的需求等,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测量指标,这就是“8.1 规划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

当三大基准和质量标准、具体质量指标都明确之后,就需要考虑,做这些工作需要哪些资源,于是,进行资源相关规划工作,就是:“9.2 估算活动资源”,这样就得到了执行本项目需要的人、物料等资源计划。

如果,我们规划好的人、资源,本公司提供不了,那就需要对外进行采购,这就是“12.1 规划采购管理”,做好对外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说明书、采购文件等相关文件。详细描述需要对外采购的人和物质资源。

以上,有了三大基准、质量指标、人员物质资源计划,以及对外采购计划。虽然在进度规划和成本规划中讲了一下,需要针对风险进行储备,但是风险具体咋规划呢?还没有说清楚。

于是,这里面还差一个风险的规划。也就是11章的内容,这个内容是贯穿始终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其他所有规划过程都得考虑风险。首先,“11.2识别风险”,得到风险的基本信息,记录在风险登记册中;然后经过“11.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得到概率和影响,排列出风险的优先级;然后执行“11.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得到风险的财务损失,更新风险登记册;最后进行“11.5 规划风险应对”,就得到了针对每个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包括:上报、规避、转移、减轻、接受等。

到这里,所有的计划,就都做完了。包括:三大基准、质量标准、人力及资源计划、沟通计划、相关方管理计划、采购清单、风险应对计划。再加上那十个《**管理计划》,整合起来,就是“4.2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形成的就是《项目管理计划》。交给执行团队,依照来执行。 

但是需要注意,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在制定进度计划的时候,发现范围定的有些问题,可能还会返回去修订范围;或者在制定质量标准的时候,发现和客户沟通不到位,有可能会去修订沟通管理计划。或者开始的时候有些计划可能做不特别详细,就先尽量做,这就是书上说的“渐进明细”和“滚动式规划”。

上述,就是“正统”的规划。也就是,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要遵循的套路。为什么大家学的时候觉得跟实际联系不上呢?因为工作中,没人能完全达到这样的规范,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但是,这个有啥用呢?我们得首先知道,正常的情况是什么,才能知道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偏差,如何纠正。

比如,舌头是最方便观察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正常的舌头是:淡红舌、薄白苔。如果,一个人的舌头颜色变得淡白,或者通红,那就是不正常了。

下棋也一样,这个就相当于棋谱和定式,必须掌握的。但是真正下棋,就是各种情况了。

我们要做到的是“胸有成竹”,然而还要“见路不走”,也就是随着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

但是,考试的题目,都是乱七八糟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以常衡变”,拿着心中那个规范、标准的套路,来解决各种异常情况。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