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哪吒 2》的火爆,成为了影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票房的持续攀升,其背后的赢家也逐渐浮出水面。究竟谁会成为《哪吒 2》最大的赢家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出品方、制作方、导演、演员、影院等多个利益相关方。
从出品方来看,光线传媒无疑是最具潜力成为最大赢家的一方。光线传媒作为《哪吒 2》的主控出品方和独家发行方,在这场票房盛宴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分账收入方面来说,电影票房的分成模式决定了出品方在票房收益中的重要地位。按照行业惯例,若《哪吒 2》最终票房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比如 90 亿,片方分账约为扣除税费后总票房的 40%,这意味着光线传媒将获得约 36 亿的分账收入,而《哪吒 2》的制作成本仅 5 亿,如此一来,净利润可能超过 30 亿。截至 2 月 4 日,光线传媒已确认收入 9.5 亿至 10.1 亿,后续票房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其收益。在资本市场上,光线传媒的股价表现也十分亮眼。影片上映后,光线传媒股价两日内涨幅超 40%,市值增长 116 亿,总市值逼近 400 亿。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光线传媒在《哪吒 2》项目上成功的认可,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增值。此外,光线传媒通过旗下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动画等关联公司,构建起了从制作到发行的全产业链布局。这种布局强化了其在动画电影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在未来的动画电影项目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演饺子在《哪吒 2》的成功中也收获颇丰,成为有力的赢家候选。饺子在影片中身兼多职,既是导演,又通过其控股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和自在境界文化传媒参与出品。从导演分成角度,一般导演会按照票房的 1%-5% 获得分成,以 3% 计算,若票房达 90 亿,饺子的导演收入约 2.7 亿。从出品方收益来看,若片方分账 36 亿,他控股的两家公司预计可分得约 14 亿。更重要的是,饺子凭借《哪吒》系列累计超 100 亿的票房,成功跻身中国最赚钱的动画导演行列。这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更使他在行业内的地位大幅跃升,未来在 IP 开发、项目选择等方面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能够主导更多优质动画项目的创作。
影院在《哪吒 2》的火爆中也获得了显著的收益。影院在电影票房的分成中占据近 50% 的可分账票房。若《哪吒 2》票房达 90 亿,影院将获得约 46.29 亿的收入。万达、博纳等头部院线由于排片率高,在这场票房盛宴中收益尤为显著。除了票房分账,春节档观影人次的激增,还带动了爆米花、饮料、衍生品等非票收入的增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购买的这些周边商品,进一步放大了影院的利润空间,使其成为《哪吒 2》成功的重要受益者。
《哪吒 2》的衍生品开发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合作方也从中获利。官方周边众筹成绩斐然,金额超 1800 万,涵盖手办、潮玩、服饰等多个品类,泡泡玛特、阿里鱼等品牌借助《哪吒 2》的热度实现了产品的热销。同时,影片在春节档与 35 个品牌开展联名合作,如瑞幸咖啡、三丽鸥等。这些品牌通过推出联名产品、举办线下快闪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抢占了市场流量,实现了品牌曝光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动画产业与国际市场也是《哪吒 2》成功的受益者。《哪吒 2》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无论是特效制作还是剧本打磨,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化发展树立了标杆。它的成功验证了中国神话 IP 的商业潜力,让更多的影视公司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巨大价值,从而推动整个动画产业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和开发。在国际市场上,《哪吒 2》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海外预售火爆,豆瓣 / IMDB 评分高达 8.1,并在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同步上映。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未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全球票房和版权收入拓展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