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了,却因作者贡献写的不对遭遇撤稿,“作者贡献”究竟该怎么写?

作者贡献-Author Contributions部分写作没啥难的,但是好不容易写完、通过评审的论文发表后,因作者署名纠纷而撤稿的还真不少。

比如近年来的以下几篇:          

武汉大学的团队2022年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因作者署名不当2023年撤稿:

图片


海南大学的Wang Hong团队,在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impact of geopolitical and pandemic risks on tourist inflows: evidence from Asia-pacific regionSections ”(地缘政治和流行病风险对旅游业在亚太地区选定的国家的影响)的论文。    

因作者贡献存在争议,于2024年1月3日被撤回:

图片

          

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第一人民医院Frontiers in Pediatrics论文,也是因作者贡献问题被撤稿:    

图片

等等。

          

那么,作者贡献究竟该怎么陈述?哪些操作会给自己埋下隐患,日后可能会有纠纷呢?这篇文章娜姐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作者贡献”部分正确规范的写法:

作者贡献部分,也不是想当然,什么行为都能列上去的,有些贡献只能在致谢部分列出来而不能作为作者贡献,比如试剂、样品赠送,仪器借用等。

究竟有哪些究竟哪些行为可以列为author list,学术界是有清晰规范的。这个CRediT author statement是包括Elsevier,Cell, ICMJE等国际出版商和学术团体都认可的。它清晰界定了以下14类贡献需要列为作者之一:    

图片

https://www.elsevier.com/researcher/author/policies-and-guidelines/credit-author-statement

我们期刊也推荐作者用这个来规范作者贡献,基本上这个列表14大类把所有的作者贡献类型都包括了。

该如何操作,才能避免可能的作者署名纠纷?

1 投稿之前,确认所有作者对于排名和贡献知情并达成一致意见。

很多同学想当然,觉得我把xx列为作者之一这是卖ta一个人情,哪有不同意的。于是没和当事人商量就把名字加上去了。后来论文发表了,人家不同意列为作者之一,要求撤稿(之前一位同学的真实案例)。

还有刚开始列了某人的名字,后来换了期刊投稿,觉得ta没做贡献,就把某人名字拿掉了。但是,文章发表出来以后,人家看名字被拿掉了,闹着要给期刊写信撤稿(真实案例)。

为啥论文里还专门有一块是“作者无利益冲突声明(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呢。就是期刊没办法一一核实作者的真实贡献,只能通过这个提醒大家确认、并默认作者无异议无利益纠纷。

          

2 投稿到发表中间,任何关于作者贡献的变动,要让所有作者知情。

修改稿中间因为补实验加了作者,也需要让所有作者知晓。有些期刊和出版社的出版政策是不让投稿中间变更作者署名的。

          

3 在提交稿件之前再想一想    

想一想有没有离职的、变更作者单位的人员,参与过该研究。即使不便列为作者之一,在致谢部分表达正式的感谢,也算一种承认贡献的行为。否则,可能会招致当事人不满。我见过因为这类问题,论文发表后又发“勘误”,承认某人的贡献的。

虽然后面弥补了,但总归没有一开始主动表达感谢、承认贡献更能博得好感。而且,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比你职级高的人,因为职级比你低的一般也不好意思提,就算了。

所以,投稿之前,针对作者署名部分,再考虑周全一点,免得日后留下隐患,人情练达也是一种文章!    
 

如果你觉得这篇干货有用,欢迎一键三连,转发给你的学习科研搭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感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