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摘自:《思维导图攻略:快速上手与落地实践》

思维导图攻略:快速上手与落地实践

王健文
出版:2019.01.01 7.3万字

内容提要

“无落地,不导图”,思维导图的学习并不在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而是在于实际应用和思维提升。

第一章 精英人士自我提升的思维利器

第一节 提升大脑学习力的秘密

先明确大脑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大脑进行训练。
大脑训练的底层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大脑高效认知的方式训练成灵活使用的习惯。
(1)大脑对图片和场景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2)大脑加工信息数目的能力局限是7±2。如今我们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增多,这个数字有所下降。
(3)高频重复、简短的声音信息能更快地被记忆。
(4)多感官刺激比单感官记忆更加深刻。
(5)大脑对一个信息首尾部分的记忆尤为深刻。
(6)大脑对一些能产生情绪变化的信息记忆深刻。

第二节 导图哲学:提升思维能力的超级武器

职场上的精英人士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他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高效思维的习惯。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思维习惯就能让他们如鱼得水、轻松应对,而不必再花费时间去思考。
一旦思维习惯养成,即使不用思维导图,也能进行高效思考。
如果思维导图的使用变成形式,变得刻板,你便很难用这个工具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三节 用思维导图提高公共逻辑力

公共逻辑是整个社会中大家默认的逻辑方式,常见的有时间逻辑、空间逻辑、结论先行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等。平时在表达的时候,使用这些公共逻辑更加容易被听众理解。

第二章 十分钟学会思维导图

第一节 思维导图的概述

博赞式的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推广的一种帮助人们直观感受思维发散过程的工具。
思维本来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把思维可视化、直观化,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见我们的思维了。这样更加容易发现我们思维存在的问题,便于自我修正,另外也能更好地通过这种可视化进行思维的模仿和学习。
为了掌握一种能把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论(工具),让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学习思维导图,从一条曲线开始

用曲线来做视觉化传达,大家都可以很快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大大节省了学习的时间。

第三节 思维导图快速上手的技巧

中心图包括中心主题和中心配图。
中心主题是指中心配图上具有概括性的标题,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主题内容,是对中心配图的补充说明。
博赞式思维导图要求从1点钟方向的那个主干作为绘制起点(阅读起点),顺时针绘制(阅读)。
博赞式思维导图绘制时,要尽可能用关键词记录信息。
阅读顺序为A~G,主干从1点钟起,按顺时针方向读起。一般先读靠近中心图的分支,再读下一级层的分支。

第四节 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升级

布局构图就是让支干均匀地分布在纸张上。
需要我们在每次绘图之前,对整体的内容进行或多或少的思考和把握。
思维导图支干颜色选择时要注意相邻两个支干颜色的对比要大
色差大的颜色可以选择冷暖色交错。
分支的绘制应该平滑、平稳,切忌倾斜过度
对中心图正下方的支干,可以采用向右或者向左的画法,使得分支平稳。

第三章 导图中蕴藏的经典思维方法

第二节 定向发散思维

一是被外界的干扰打断,比如你的朋友打来电话,一聊就一个小时,你的思考中断了。
二是被自己发散思考的内容打断。
我们的大脑在非注意力集中的自然状态下很喜欢天马行空,看到一个就发散地想起另一个。
思考一个不熟悉、不感兴趣的事,想着想着就跑题了,甚至做起白日梦,最后思考中断造成拖延。
思维导图是视觉化工具,所谓视觉化是指它能把大脑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纸张上呈现出来。
一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自己思考的是什么,能时刻关注自己的思考状态,更好地控制自己不要偏离发散主题;二来也可以降低外部的影响,即使被外来因素打断了,也可以马上从未完成的思维导图中看到自己原来思考的思路,从而重新进入思考。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的7±2法则,我们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的整个发散过程就更有方向,目标更明确,思维更高效了。
如果你一拿到自己不熟悉的事务就去发散思考,没有想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那么你的思考也很可能是低效率的。
我们发散的时候,要先想想,应该往哪几个方向思考。其实这种思维模式,也叫定向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给思维的促进作用更多是“定向”,目的不明确、范围过大的发散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甚至会增加干扰,降低我们的思考效率。
要高效发散思考,“定向”应该是大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先定向,再发散。这就是高效思维模式。
第一步,定向。
第二步,对每个主干内容进行发散。
这就是定向发散思维,其关键在于每次发散之前,都要问问自己,可以往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三节 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属性,把这些事物归类在一起。
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曾说过,所有的知识都是分类的结果。世界上本来没有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都是后来一些“牛人”把有共同属性的知识归纳分类,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学科。
思维导图要求我们在绘制时提取句子的关键信息,这个过程便是归纳思维训练过程。
思维导图在提炼完关键词之后,还需要把关键词按照总分关系进行分类,把最重要的,具有概括性、归纳性的词放在前面。

第四节 视觉化表达思维

大脑对情景和图形记忆的效率很高,这是大脑的一个优势。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信息将成为必然,拥有视觉化表达思维是未来的优势。

  1. 一般配图法
    一般配图法是在关键词附近绘制一个与关键词相关的小图标。
  2. 融合法
    根据关键词的内容,把配图、关键词、支干融为一体,充分调动想象力。
  3. 情绪法
    情绪法就是用一些能让你产生情绪的关键词,用情绪表达来作为配图。
    如果在这些卡顿的地方放上内容,那就是刚好能利用上它带来的视觉卡顿感,让我们自然地关注黑点上的内容。

第五节 公共逻辑思维

常见的公共逻辑有时间逻辑、空间逻辑、结论先行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等。
其中,时间逻辑、空间逻辑、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都是具有先后顺序的,都属于顺序逻辑;而结论先行逻辑指的是把重要的结论放前面,其实就是总分逻辑。
除了主干顺时针方向可以表达顺序逻辑以外,分支也可以表达顺序逻辑。
越靠近中心图的地方越重要。这是导图正确的绘制(阅读)方法,只有按这样的顺序绘制(阅读),才能培养出总分逻辑的习惯。
顺序逻辑和总分逻辑都是常见的公共逻辑,而不管是横向的顺序逻辑,还是纵向的总分逻辑,都是思维导图结构所蕴含的。

第四章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记忆

第一节 导图的筛子效应

我们完成思维导图之后,便“强迫”了自己把要分析的信息精简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导图的筛子效应。
筛子效应可以保留信息的核心内容以及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把信息精简和把关键词逻辑梳理清楚,都有利于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精简化的关键是关键词提炼。
同等时间内,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记忆的效果。
第一步,把你觉得重要的字词标记下来。
阅读目标不一样,关键词的选取也会不一样。
第二步,多次删减,直至最简。
第一个方法是,删掉那些删除之后不会产生歧义的词语。
二次精简的第二个方法是,找到逻辑规律,进行删减。
关键词源于你自己,重要的是看你自己。
同样的一个信息,每个人找的关键词可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阅读的目的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再次强调验证关键词是否正确的方法:看看自己找的关键词,如果能够把你希望了解的意思还原出来,那就证明你的关键词是正确的。

第二节 思维导图逻辑记忆法

完美逻辑的每个元素之间都是有某一共同特征和规律的。
平时在导图绘制当中,能用完美逻辑表达的,我们就尽可能用完美逻辑去表达。
同级级层的属性、维度或者规律一样。
完美逻辑和关键词提取一样,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因为属性、维度和规律都是主观性非常强的,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可能对完美逻辑的判定就不一样。

第三节 六感记忆法

通过刻意而把高效的思维内化,这种内化其实也是一种记忆。
大脑可以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进行学习和记忆。
我们的所有记忆基本来源于这些感官,但是我们平时的学习一般来源于听觉和视觉记忆。如果平时的学习可以调用多个或者全部感官,那记忆会更加深刻。
在想象的情景中,可以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感官。
这里称的第六感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个感官的综合刺激下,我们内心产生的综合感受。

  1. 联想法加强记忆
    一定要注意,一是要有故事情景的想象,二是出现六感,也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心理感受。
  2. 配图法绘制出六感
    核心是调用多感官进行学习,工具是通过配图,把想象的元素记录下来,强化记忆和方便复习回顾。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导图配图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要能起到记忆目的。

第五章 如何在短时间内读懂一本书

第一节 导图拆解分析术

用导图分析文章、用导图重构逻辑
分析的步骤首先是提取关键词。
这步要按照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尽可能精简。由重要到次要,用导图分支梳理出关键词的关系。
越重要的关键词,越靠近中心图,其实既是总分逻辑,也是归纳思维。整理的过程,要注意尽可能构成完美逻辑。
如果有一些词放到导图分支中,不好表达其逻辑的,那可以用配图和标识的方式,把这些关键词在导图中表达出来。
看着你画的导图,能够还原出你想要的内容

第二节 思维导图做文章分析

收敛词指的是在一个句子或文章信息中,能起到概括总结作用的关键词。
第一步,读懂文章,画出关键词和收敛词。
第二步,找出主干上的收敛词。
第三步,整理精简,确定导图内容。
第四步,配图。(选)
第五步,中心图及颜色。(选)
文章的关键词选择要学会“断舍离”,不要什么内容都想记录下来,导致最后导图体量很大,反而不利于学习。一般我要求主干不超过7个,分支不超过5个,尽量控制在一张A4纸上画完。如果超过了,就要将内容取舍或者合并。
把关键词继续归纳浓缩、精简删除。
当它结合其他理论去使用的时候,导图发挥的作用是定向发散、定向思考。

  1.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是“二战”时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当用“七问”去思考的时候,能够更加全面、减少疏漏。
    5W2H中,5W是指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是谁?)、When(什么时候?)和Where(什么地方?)。
    2H是指How(怎么样?)和How Much(什么程度?)。
    我们可以把这7个维度作为主干去思考,这样能更全面理解全文意思。
  2. 记叙文分析思维
    一般的记叙文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3. 议论文分析思维
    议论文主要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第三节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还需要提炼书中精髓,理解书中观点,更重要的是还要把收获的一切为己所用。
将知识系统化,把碎片的知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关键词之间都建立联系,这是在知识学习中思维导图能起的重要作用。

  1. 看书的“门面”
  2. 相关阅读
    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学习,能让你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 合并同类项与简化
    一定要从框架开始,先见森林后见树,这是用导图快速学习最常见的思维。

第六章 高效能人士都在用的思维笔记

(1)暂时没理解或者害怕忘记的东西,记笔记用作后面复习;
(2)可能有用,记下来以后可以用上;
(3)仪式感和乐趣,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大脑记忆资源有限,所以“记笔记”这个举动,把一些记不住、可能忘记或者暂时没那么重要的信息记下来,留着以后需要时使用。
思维导图中蕴含的思维比它本身的形式重要得多,养成思维导图的思维,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思考力。

第一节 打造私人的“百度”知识库

视觉化笔记更直观、有趣,更利于阅读和记忆;电子化笔记更方便快捷。
平时收集回来的资料,要定期进行整理,这个整理周期我建议为一周,就是说每周必须要找时间出来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整理内容就是把这些收集回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合并,方便日后的查找。
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学会整理好自己的知识库,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一项技能。

第二节 纸质笔记高效记录法

(1)更加习惯,记录更快,思考更便捷;
(2)更加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
(3)能用于一些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的场合;
(4)更加有仪式感和纪念意义。
(1)发挥“色”的作用。
用不同颜色可以让大脑快速区分,从而提高效率。
(2)越短越好。
尽可能只标记关键词
(3)越少越好。
标记的重点应该尽可能地少而浓缩。

第七章 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思维技巧

第一节 写作的误区

开始写作时,只有克服了对写作的那种完美主义情结,不怕自己写出的文章很糟糕,你才能让喜欢写作变成可能。
随心所欲地把脑海里面的声音写出来,这就是写作的“突破障碍训练法”。

第二节 用导图做好写作准备

主题就像一个靶,当知道靶心在哪里的时候,才能把箭射准。
利用发散思维,对现有的信息激荡发散,从而想起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素材。
头脑风暴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原题目拆解的导图上进行,第二种是用圆圈图法。
圆圈图法也是头脑风暴的好工具,它从一个中心主题开始,发散出相关的关键词,并一直不断发散直至找到足够的素材为止。
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个图的主干内部写了“开头”“中间”“结尾”,这既代表了这个主干的属性,也是想告诉大家,主干上方还需要填写内容。
写作框架必须有较强的公共逻辑性,读者才能更容易读懂你的文章,你的写作才算是写得清楚。

第三节 让文章活灵活现的方法

  1. 现场环境细节绘图描写
  2. 动作和状态绘图描写
    关于修改有个很直接的技巧,就是修改那些笼统描述的词语。

第八章 思维导图帮你成为演讲达人

第一节 克服台上紧张情绪的妙计

紧张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它深深刻在我们的基因当中。
你要承认紧张是属于你基因里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你独有的,你也永远丢弃不了它,但是可以去缓解它。
(1)幽默。
(2)互动。
(1)主动寻找支持和友善的目光。
(2)通过想象转变自己的角色。
(3)期望值低一些。
充分的准备能增加上台前的自信,紧张感自然也会随之减弱。

第二节 分钟导图快速演讲构思

把所有的演讲内容浓缩到一张导图上,用关键词提醒核心主题,发散思考,让表达畅通无阻。
听众、环境、核心主题。
第一步,确定演讲主题。
第二步,从整个演讲的大框架开始思考。
第三步,列提纲后试讲。
第一步,在中间写上核心主题。
第二步,捕捉下脑海中的任何想法。
第三步,将记录下来的关键词进行分类。
第四步,在分类之下进行发散。

第三节 导图与演讲PPT制作

PPT也是一个视觉化的工具,而视觉化工具之间总有一些相同的底层原理,我们可以发掘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最直观、最具公共逻辑的方式,最高效地表达出想表达的意思。

第九章 轻松领先的思维导图时间管理

事实上,时间管理更是对自我的了解、对自我价值观的了解、对自我成长的了解。因为即使有再多的时间管理方法论,最后如果自己执行力差、拖延,最后的结局也会不了了之。

第一节 时间管理的本质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般的长跑,我们其实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常常难以控制得了自己的欲望,反而会让欲望阻止了我们前行。
管理时间的本质是观念的改变,要为时间做减法而不是不断地做加法。我们应该学会选择重要的事情并把它做好,而不是不断地给自己盲目安排任务,让自己忙碌到没有时间。
我们不是要等有时间了才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是安排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安排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安排时间去过想过的生活。

第二节 时间的视觉化和量化

对有美好期待或者愿景的事情会有更强的内驱力。
大脑处理简单事项的时候,行动内驱力更强。
十万火急的事件能让行动内驱力暴增。
如果有足够能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可以用理性的力量坚定执行。
将事情的美好视觉化
用导图将事项极度细化
把要完成的事物进行极度细化,一旦细化,事情就会由一个很难的整体分割成一个个很简单的小任务。
列出清单让自己感到十万火急
有时候自己的感觉未必是准确的,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判断,才能让我们更加自律、更加准确地下决定。
将时间量化以强化理性力量
时间容易流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性都比较弱,经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第三节 优秀的时间管理方法论

把日常的工作内容划分成两个维度、四个象限:两个维度分别是重要和紧急,形成的四个象限分别是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首先,对这一个月要做的事情(当然也可以按天或者周为单位进行思考规划)进行发散。
接下来,把刚刚想出来的事项按照四个象限的思路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就知道应该用怎样的优先顺序或者方式去处理这些事情了。
GTD时间管理的步骤,分为搜集、处理、组织、执行、回顾。
时间完整性、地点统一性、重要事项优先性。
时间完整性是指,一件事要尽可能连续完成,因为不连续会增加回忆的时间成本。
地点统一性是指,在相同地点完成的事情,尽量安排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往返的时间。
重要事项优先性是指,重要紧急的事情要优先处理。

第十章 创新性思维导图绘制法

第一节 阅读逻辑顺序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就要有明确的阅读顺序,否则即使导图画得再吸引眼球,读者也很难一眼看懂其中的内容。


--------------------------文档信息--------------------------
读书笔记由博主整理编辑,供非商用学习交流用
如本文涉及侵权,请随时留言博主,必妥善处置
版权声明:非商用自由转载-保持署名-注明出处
署名(BY) :dkjkls(dkj卡洛斯)
文章出处:http://blog.csdn.net/dkjkl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