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特斯拉的中控系统为什么是Linux而不是Android?

转载:特斯拉的中控系统为什么是Linux而不是Android?

特斯拉的中控系统为什么是Linux而不是Android?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很简单,总的来说就是Tesla为了避免受限于Android,免于以后自己发展好了还要在对方的土地上施肥,帮别人种地,说不好还被Alphabet收购了那就不好玩了,这不是Musk的做事风格。

Linux

不过要解答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值得讨论的点的。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Android是什么?准确的来说,Android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与Windows和Linux并驾齐驱的操作系统,Android的本质是linux kernel + JAVA开发语言开发出的一个基于移动终端的精简版虚拟机。说白了,Android本身就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而来的,只是Android有自己的特定搭载环境,就是移动终端~

中控台

移动终端包括什么呢,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手机和平板,那我们来看看这款特斯拉的中控台,它看上去仿佛就是一个大号的17寸平板,我们对汽车所进行的一切操作都可以通过这块触摸屏来实现。无论是对汽车灯光、中央空调的控制,还是对方向盘、座椅的调节,都要通过这个“大尺寸平板电脑”来完成。那么既然是平板为什么不能用Android呢?其实这只是我们对外形的判断而已,汽车的中控和平板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Linux

其实仔细来说,Tesla不用Android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控不是平板电脑,主要的用途不是安装各种应用、看网页、玩游戏,而是通过中控达到一个对车辆的完美控制,所以对于稳定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用安卓手机的都有这种体会,才买来的时候系统还不错,可是用两年之后,应用更新换代,手机就会开始变的卡,动不动还死机。当然,你手机死机了重启一下就好,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什么情况中控突然死机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Linux是基于最原生的C语言开发,而在Linux平台上用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Musk

2、Linux是完全开源的,虽然说Android的框架也是开源的,但Android毕竟还是谷歌的东西,特斯拉自己有一大票的C语言工程师,完全有技术也有能力基于Linux为自己封装一套系统,与车辆的兼容性和融合度肯定要比弄一个手机系统来进行二次开发高的多,所以比起用Android系统,就三个字:没必要。

3、作为一款汽车中控系统,即不需要考虑兼容Android的所有应用,也不会允许别的第三方软件加入进来,毕竟油路、点火、空调这些重要的系统都是兼容在这个中控里的,所以不能安装Android的这种虚拟机,这相对于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4、对于一些Android的应用,Linux并非都不支持,由于很多的应用都是webkit + html5开发的,Linux都是可以运行的,即使不能运行在Tesla自己的平台,移植起来也容易一些。

Tesla

Tesla具有其创始人Musk的烙印,作为汽车界的苹果,Tesla是不会同意过多受制于他人的,因此在自身车载系统的设计方面采用完全开源的Linux系统才是最为保险的选择。

补充另一个车载开源Linux:

AGL(Automotive Grade Linux)是一个为汽车应用开源的Linux项目,已经有很多汽车厂商及软件服务上加入,具体列表见:

AGL成员列表链接

 

AGL主要应用功能有:应用包括主屏幕,媒体播放器,调谐器,导航,网络浏览器,蓝牙,WiFi,HVAC控制,音频混合器和车辆控制;

广泛的硬件板支持包括瑞萨,高通技术,英特尔,德州仪器,恩智浦和Raspberry Pi;

最新发布版quick-guide

AGL-linjx-kernel

<think>嗯,用户问的是“什么是Linux内核?”。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个刚接触Linux的新手,或者是对操作系统原理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想了解Linux内核的基本概念,或者它在整个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我应该从内核的定义开始,说明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接着要区分内核和操作系统的不同,因为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者。然后,介绍一下Linux内核的历史,比如Linus Torvalds在1991年创建,以及它是开源的特点,这可能对用户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他们关心开源软件的话。 接下来需要解释内核的主要功能,比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等。这部分要简明扼要,避免太技术化。用户可能想知道内核具体做什么,所以用例子说明,比如运行多个程序时的进程调度。 还要提到Linux内核的特点,比如模块化设计、可移植性、开源社区支持,这些是它的优势所在。用户可能想知道为什么选择Linux内核,这些特点可以作为理由。 另外,内核的不同版本和发行版的关系可能需要解释清楚。用户可能听说过Ubuntu、Debian这些发行版,但不清楚它们和内核的关系,所以需要说明发行版是基于内核构建的,包含其他软件。 最后,应用场景部分可以帮助用户理解Linux内核的实际用途,比如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这能让他们明白学习Linux内核的重要性。 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但不过于冗长。使用中文,避免专业术语过多,必要时用比喻或例子帮助理解。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数学公式,但如果有涉及变量的地方要用$符号包裹。比如提到版本号时,可以写成Linux 5.$x$,但可能这里不需要,所以保持自然语言即可。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涵盖定义、功能、历史、特点、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发行版和应用场景。确保每个部分简短,逻辑连贯,用户能一步步理解。同时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比如是否想进一步学习内核开发,或者选择Linux系统,所以在结尾可以提一下学习资源或社区支持,但用户的问题只是介绍,所以点到为止即可。</think>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相当于计算机系统的"大脑"。以下是分步说明: --- ### 一、核心定义 1. **底层管理者** - 直接控制硬件(CPU/内存/外设) - 通过$$驱动程序$$与硬件交互 2. **资源调度器** - 管理进程(如:同时运行浏览器和音乐软件) - 分配内存(如:为不同程序划定使用空间) - 处理文件系统(如:读写U盘数据) --- ### 二、发展历程 1. **诞生** - 1991年由Linus Torvalds开发(最初仅支持i386处理器) - 采用GPL开源协议(允许自由修改/分发) 2. **演化** - 版本号格式:主版本.次版本.修订号(如:5.15.0) - 社区协作模式(全球开发者共同维护) --- ### 三、核心功能模块 | 模块 | 作用示例 | |--------------|-----------------------------| | 进程调度 | 决定哪个程序优先使用CPU | | 内存管理 | 防止程序越界访问内存 | | 虚拟文件系统 | 统一管理ext4/NTFS/FAT32等格式| | 网络协议栈 | 处理TCP/IP网络通信 | | 设备驱动 | 让打印机/显卡等硬件工作 | --- ### 四、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操作系统 = 内核 + 系统工具 + 应用软件$$ 例如: - **Ubuntu** = Linux内核 + apt包管理器 + GNOME桌面 - **Android** = 修改版Linux内核 + ART虚拟机 + 应用框架 --- ### 五、重要特性 1. **多任务**:同时运行数百个进程 2. **多用户**:允许多个用户远程登录 3. **稳定性**:企业服务器常连续运行数年 4. **可移植性**:支持从智能手表到超级计算机 --- ### 六、应用场景 - 🖥️ 服务器(支撑全球90%的云计算) - 📱 移动设备(Android系统底层) - 🚗 车载系统特斯拉Autopilot) - 🛰️ 航天设备(国际空间站部分系统) 学习建议:可通过`uname -r`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内核版本,例如: ```bash $ uname -r 5.15.0-76-generic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