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山第10课-内核启动流程makefile分析

搜索命令:find -name “confid”  搜索文件夹名称

      grep “config” *  -nwR 当前目录哪个文件出现了 config 字样 -n在第几行


配置结果:生成 .config

配置项:CONFIG_DM9000

在哪里出现(用grep命令查找):

c源码:CONFIG_DM9000 宏

makefile:drivers/net/Makefile

include/config/auto.conf

include/linux/autoconfig.h

make命令执行是自动生成include/linux/autoconfig.h 其中用#define CONFIG_DM9000 1 (体现不出 m y 的区别) 

总结:配置内核生成.config 

make uImage时 .config生成autoconfig.h(用于源代码)和auto.conf(被顶层makefile调用)。  make的时候makefile有(obj-$(CONFIG_DM9000) += dm9000.o)通过auto.cong有(CONFIG_DM9000=y);autoconfig.h中有(CONFIG_DM9000=1)


内核功能,结构分析,结合makefile kconfig分析: 分析Makefile:第一个文件,链接脚本


1 makefile的调用

linux/Documentation/kbuild/makefiles.txt对makefile讲解的很透彻有空要看看

make uImage时先执行顶层的makefile,其会调用arch/arm/Makefile(其中用uImage)

顶层Makefile:

include $(srctree)/arch/$(ARCH)/Makefile

 -include include/linux/autoconf.h

-include include/config/auto.conf

include $(srctree)/arch/$(ARCH)/Makefile

zImage Image xipImage bootpImage uImage: vmlinux
$(Q)$(MAKE) $(build)=$(boot) MACHINE=$(MACHINE) $(boot)/$@

2 vmlinux的组成

//vmlinux 是uImage的主要组成部分

vmlinux: $(vmlinux-lds) $(vmlinux-init) $(vmlinux-main) $(kallsyms.o) FORCE

vmlinux-init := $(head-y) $(init-y)

head-y := arch/arm/kernel/head$(MMUEXT).o arch/arm/kernel/init_task.o

init-y := init/

init-y := $(patsubst %/, %/built-in.o, $(init-y))

init-y := $(patsubst %/, %/built-in.o, $(init-y))

vmlinux-main := $(core-y) $(libs-y) $(drivers-y) $(net-y)

core-y := usr/

core-y += kernel/ mm/ fs/ ipc/ security/ crypto/ block/

core-y := $(patsubst %/, %/built-in.o, $(core-y))

libs-y := lib/

libs-y1 := $(patsubst %/, %/lib.a, $(libs-y))

libs-y2 := $(patsubst %/, %/built-in.o, $(libs-y))

libs-y := $(libs-y1) $(libs-y2)

drivers-y := drivers/ sound/

drivers-y := $(patsubst %/, %/built-in.o, $(drivers-y))

net-y := net/

net-y := $(patsubst %/, %/built-in.o, $(net-y))

vmlinux-all  := $(vmlinux-init) $(vmlinux-main)

vmlinux-init := $(head-y) $(init-y)

vmlinux-main := $(core-y) $(libs-y) $(drivers-y) $(net-y)

vmlinux-lds  := arch/$(ARCH)/kernel/vmlinux.lds

3 编译内核时的输出 与 makefile的对应

以下是编译内核时的输出,可以看出和makefile中的顺序几乎是一一对应的

arm-linux-ld -EL  -p --no-undefined -X -o vmlinux 

-T arch/arm/kernel/vmlinux.lds 

arch/arm/kernel/head.o arch/arm/kernel/init_task.o                init/built-in.o        --start-group usr/built-in.o  arch/arm/kernel/built-in.o  arch/arm/mm/built-in.o  arch/arm/common/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10/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00/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12/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40/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42/built-in.o  arch/arm/mach-s3c2443/built-in.o  arch/arm/nwfpe/built-in.o  arch/arm/plat-s3c24xx/built-in.o  kernel/built-in.o  mm/built-in.o  fs/built-in.o  ipc/built-in.o  security/built-in.o  crypto/built-in.o  block/built-in.o  arch/arm/lib/lib.a  lib/lib.a  arch/arm/lib/built-in.o  lib/built-in.o  drivers/built-in.o  sound/built-in.o  net/built-in.o --end-group .tmp_kallsyms2.o 

all: vmlinux



20170902更新:
应用实例:在内核中新增驱动代码目录和子目录

见《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情》宋宝华 P69
下面讲解一个综合实例,假设我们要在内核源代码 drivers 目录下为 ARM体系结
构新增如下用于
test driver 的树型目录:
|--test
   |-- cpu
      -- cpu.c
|-- test.c
|-- test_client.c
|-- test_ioctl.c
|-- test_proc.c
|-- test_queue.c
在内核中增加目录和子目录,我们需为相应的新增目录创建 KconfigMakefile
文件,而新增目录的父目录中的 KconfigMakefile 文件也需要修改,以便新增的
Kconfig Makefile 文件能被引用。
在新增的
test 目录下,应该包含如下Kconfig 文件:
#
# TEST driver configuration
#
menu "TEST Driver "
comment " TEST Driver"
config CONFIG_TEST
bool "TEST support "
config CONFIG_TEST_USER
tristate "TEST user-space interface"
depends on CONFIG_TEST
endmenu
由于 TEST driver 对于内核来说是新的功能,所以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菜单 TEST
Driver
;然后显示“TEST support”,等待用户选择;接下来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TEST
Driver
,如果是(CONFIG_TEST=y),则进一步显示子功能:用户接口与CPU 功能支
持;由于用户接口功能可以被编译成内核模块,所以这里的询问语句使用了
tristate
为了使这个
Kconfig 文件能起作用,需要修改arch/arm/Kconfig 文件,增加以下内 
容:
source "drivers/test/Kconfig"
脚本中的 source 意味着引用新的 Kconfig 文件。
在新增的
test 目录下,应该包含如下Makefile 文件:
# drivers/test/Makefile
#
# Makefile for the TEST.
#
obj-$(CONFIG_TEST) += test.o test_queue.o test_client.o
obj-$(CONFIG_TEST_USER) += test_ioctl.o
obj-$(CONFIG_PROC_FS) += test_proc.o
obj-$(CONFIG_TEST_CPU) += cpu/
该脚本根据配置变量的取值构建 obj-*列表。由于test 目录中包含一个子目录 cpu
CONFIG_ TEST_CPU=y 时,需要将cpu 目录加入列表。
test 目录中的 cpu 子目录也需包含如下的 Makefile文件:
# drivers/test/test/Makefile
#
# Makefile for the TEST CPU
#
obj-$(CONFIG_TEST_CPU) += cpu.o
为了使得整个 test 目录能够被编译命令作用到,test 目录父目录中的 Makefile
件也需新增如下脚本:
obj-$(CONFIG_TEST) += test/
drivers/Makefile中加入 obj-$(CONFIG_TEST) += test/,使得用户在进行内核编
译时能够进入 test目录。
增加了 KconfigMakefile 文件之后的新的 test 树型目录如下所示:
|--test
|-- cpu
| -- cpu.c
| -- Makefile
|-- test.c
|-- test_client.c
|-- test_ioctl.c
|-- test_proc.c
|-- test_queue.c
|-- Makefile
|-- Kconfig
2 Makefile
下面我们对内核源代码各级子目录中的 kbuild Makefile 进行介绍,这部分是内核
模块或设备驱动的开发者最常接触到的。
 
kbuild Makefile 的语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目标定义。
目标定义用来定义哪些内容要作为模块编译,哪些要编译并连接进内核。
例如:
obj-y += foo.o
表示要由 foo.c 或者 foo.s 文件编译得到foo.o 并连接进内核,而 obj-m 则表示该
文件要作为模块编译。除了
ym以外的 obj-x 形式的目标都不会被编译。
而更常见的做法是根据
.config 文件的CONFIG_变量来决定文件的编译方式,如
下所示:
obj-$(CONFIG_ISDN) += isdn.o
obj-$(CONFIG_ISDN_PPP_BSDCOMP) += isdn_bsdcomp.o
除了 obj-形式的目标以外,还有lib-y library 库、hostprogs-y主机程序等目标,但
是基本都应用在特定的目录和场合下。
2)多文件模块的定义。
如果一个模块由多个文件组成,这时候应采用模块名加
-objs 后缀或者-y后缀的形
式来定义模块的组成文件。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obj-$(CONFIG_EXT2_FS) += ext2.o
ext2-y := balloc.o bitmap.o
ext2-$(CONFIG_EXT2_FS_XATTR) += xattr.o
模块的名字为 ext2,由balloc.o bitmap.o 两个目标文件最终连接生成 ext2.o
ext2.ko 文件,是 否包括xattr.o 取决于内核 配置文件的配置情况。如果
CONFIG_EXT2_FS 的值是y 也没有关系,在此过程中生成的 ext2.o 将被连接进
built-in.o 最终连接进内核。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kbuild Makefile 所在的目录中
不能再包含和模块名相同的源文件如
ext2.c/ext2.s
或者写成如
-objs 的形式:
obj-$(CONFIG_ISDN) += isdn.o
isdn-objs := isdn_net_lib.o isdn_v110.o isdn_common.o
3)目录层次的迭代。
示例:
obj-$(CONFIG_EXT2_FS) += ext2/
CONFIG_EXT2_FS 的值为 y m 时,kbuild将会把 ext2 目录列入向下迭代的
目标中,具体
ext2 目录下的文件是要作为模块编译还是链入内核由ext2 目录下的
Makefile 文件的内容决定。











本程序的Makefile分为3类: 1. 顶层目录的Makefile 2. 顶层目录的Makefile.build 3. 各级子目录的Makefile 一、各级子目录的Makefile: 它最简单,形式如下: EXTRA_CFLAGS := CFLAGS_file.o := obj-y += file.o obj-y += subdir/ "obj-y += file.o" 表示把当前目录下的file.c编进程序里, "obj-y += subdir/" 表示要进入subdir这个子目录下去寻找文件来编进程序里,是哪些文件由subdir目录下的Makefile决定。 "EXTRA_CFLAGS", 它给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不含其下的子目录)设置额外的编译选项, 可以不设置 "CFLAGS_xxx.o", 它给当前目录下的xxx.c设置它自己的编译选项, 可以不设置 注意: 1. "subdir/"中的斜杠"/"不可省略 2. 顶层Makefile中的CFLAGS在编译任意一个.c文件时都会使用 3. CFLAGS EXTRA_CFLAGS CFLAGS_xxx.o 三者组成xxx.c的编译选项 二、顶层目录的Makefile: 它除了定义obj-y来指定根目录下要编进程序去的文件、子目录外, 主要是定义工具链前缀CROSS_COMPILE, 定义编译参数CFLAGS, 定义链接参数LDFLAGS, 这些参数就是文件中用export导出的各变量。 三、顶层目录的Makefile.build: 这是最复杂的部分,它的功能就是把某个目录及它的所有子目录中、需要编进程序去的文件都编译出来,打包为built-in.o 详细的讲解请看视频。 四、怎么使用这套Makefile: 1.把顶层Makefile, Makefile.build放入程序的顶层目录 在各自子目录创建一个空白的Makefile 2.确定编译哪些源文件 修改顶层目录和各自子目录Makefile的obj-y : obj-y += xxx.o obj-y += yyy/ 这表示要编译当前目录下的xxx.c, 要编译当前目录下的yyy子目录 3. 确定编译选项、链接选项 修改顶层目录Makefile的CFLAGS,这是编译所有.c文件时都要用的编译选项; 修改顶层目录Makefile的LDFLAGS,这是链接最后的应用程序时的链接选项; 修改各自子目录下的Makefile: "EXTRA_CFLAGS", 它给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不含其下的子目录)设置额外的编译选项, 可以不设置 "CFLAGS_xxx.o", 它给当前目录下的xxx.c设置它自己的编译选项, 可以不设置 4. 使用哪个编译器? 修改顶层目录Makefile的CROSS_COMPILE, 用来指定工具链的前缀(比如arm-linux-) 5. 确定应用程序的名字: 修改顶层目录Makefile的TARGET, 这是用来指定编译出来的程序的名字 6. 执行"make"来编译,执行"make clean"来清除,执行"make distclean"来彻底清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