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沙丘》有感

    前几天因为宣传的概念极好买了一本英文原版的《沙丘》读了一小部分,又碰上恰好在线可以看,看完了影片,只能说五味杂陈。
    书是原版书,跟砖块一样,里面印象最深刻的是“sandworm(沙虫)”,电影还原的还可以,但是总觉得没有金刚等出场来的霸气。是的,这部旨在介绍未来的科幻巨作中没有手机,1965年写的,实在想象力到不了这么远,实在是太健康了。

       与哈利波特系列一样,这部在西方世界被寄予厚望的科幻小说,终于让中国人再次真正看到了美国及西方所推崇不惜与中国走向对抗也要维护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根本不是包装和粉饰出来的“民主”与“自由”,更不是为了粉饰而强加的所谓的“勇敢”“善良”等人性光辉,而西方电影的一致核心是“血统”“贵族”“命运”“宗教”,自我为中心,从来都没有变化过。

       这种核心在这部小说和电影中再一次强化,可惜爆米花式的感官刺激技术被中国人学的差不多了,这种西方看来世界观宏大、价值观正确、人生观完美的作品却因为文化的冲突让国人一脸懵逼,“经典就这?”。只有一部分魑魅魍魉和不明所以者如我一般,入坑之后才发现,是的,几百年来,西方从来没有变过,和中世纪基本没区别。不但没变过,还不打算变,还害怕变。甚至这部作品反映的未来,传递的理念也是这样,也没有变,也不会变。

      《沙丘》讲述了一代男主Paul在贵族身份加持下,周围人非常及时牺牲给予的铺垫下,遵循自己救世主命运挑起反抗大旗,反抗残暴帝王统治的过程。

       男主首先就有一个贵族的身份,还有预言家的不断光环照射。男主的名字Paul,本身就是一个早期基督教领袖的名字。所有的明示暗示都生怕你不知道这人以后要搞事情。中国历史上的创始人往往都很悲催,起步时低调的让人可怜。往往成名后才马上修史杜撰一些奇闻异事,显得天地人和。西周伐纣,也才搞了个只凤凰叫了叫,也只敢称“凤鸣岐山、文王德政”。要是像西方这样搞个天选之子,估计早就被人以精神病待之了。

       此外,“血统”加持之下,“种族”的观念就自然发生了。“种族”之下,就是天赋,西方善于给每个种族(优秀种族)安排一个天赋,生下来就是有特长的,Paul就是要当救世主,为了帮助他,有的人得善于在沙漠生存,有的人善于预言,其他的人得会干这干那。如果你一不是贵族,二没有天赋,不好意思,你就是个麻瓜,做垫脚石都嫌脏。这一点上,就不难理解为啥印度能和西方和谐共处了,因为印度就是各个阶层分化,贱民和麻瓜是一个性质。而中国秦代就有人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不但喊了,还被记入《史记》这种正统历史。英国王子娶个平民媳妇都是大新闻,反抗阶级这在西方就成不了主流声音。

       不得不说,导演力图青史留名,为了让自己的才华配得上小说,做了不少努力,各种色彩、光线、音乐、服装、建筑的设计和运用都堪称用心。估计学院派都要拿来做教材用了。但是对中国的普通大众来说,能引起共鸣的文化核心几乎没有,就只能当当爆米花吃吃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