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gigix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Web技术交锋2006
(本文发表于《程序员》2007年第1期) <!-- @page { size: 8.5in 11in; margin: 0.79in } P { margin-bottom: 0.08in } --> 16.5亿。相信每个从事web开发的同行现在都不会这个数字陌生。10月9日,Google用价值16.5亿美金的股票买下了原创 2007-02-08 20:48:00 · 9514 阅读 · 3 评论 -
西行漫记(7):再论语法糖
在前一个blog里,我这样写道:“今天的object bootcamp再度证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嗯,一切面向对象都是语法糖。”读者dongbin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一切面向对象都是语法糖”是否意味着所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可以形式化的转换为函数式编程语言呢?比如LISP。那么可否通过直接在LISP之上添加语法糖来得到更简洁,强大的语言呢?首先,确实可以“直接在LISP之上添加语法糖”,原创 2006-02-26 15:10:00 · 4572 阅读 · 5 评论 -
西行漫记(1):班加罗尔印象
当地时间晚上10点左右来到班加罗尔海关,便得到了一个surprise——不知道究竟算“惊异”还是“惊喜”:海关的哥们叫我们在入境登记表上填当地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刚打开电脑来准备查印度office的信息,另一个哥们过来说“关掉关掉”,然后直接叫我们过去了。这件小事大概可以看作一个象征,代表着印度人的生活态度。班加罗尔的交通是超级混乱的,各种小车、摩托车,再加上被称为rickshaw的三轮出租车,原创 2006-02-12 18:28:00 · 6287 阅读 · 5 评论 -
西行漫记(17):Holi-Day
第一个周末到city market去逛的时候,曾经看到一种彩色的香料,颜色鲜艳着在盆子里堆得高高的,很漂亮。谁曾想,这个漂亮的香料原来是有另外一种用法的……这一天是印度的传统节日Holi,也就是春节,代表着春天来了(讲老实话不知道“冬天”是个什么概念)。这一天大家在office见了面都道一声“Happy Holi",气氛挺祥和。直到……sigh……实在是太疯狂咯……可怜了我的TW中国龙shirt亚原创 2006-03-17 20:33:00 · 2911 阅读 · 2 评论 -
西行漫记(3):敏捷的奥秘
昨天和今天,数节课都是关于敏捷的:迭代开发、迭代管理、adaptive requirements、estimation、stand-up、retrospective……总之,就是这类东西。关于敏捷,冰云的观点我认为很正确:its all about money。客户之所以认可我们的做法,因为他们按时间付钱。所以,他们希望在最近的迭代中完成最重要的功能,把不那么重要的功能先放一放;一旦我们开始迭代原创 2006-02-16 18:19:00 · 4504 阅读 · 5 评论 -
西行漫记(2):上课第一天
第一天的课程应该说是非常轻松的,各种各样的介绍:介绍ThoughtWorks、介绍ThoughtWorks University、介绍ThoughtWorks India、介绍印度的生活,等等。整体而言,印度的生活固然是比较奇怪(对我们这些外来者而言),不过未必很糟糕——尤其是跟中国的小城市比起来。譬如说,每天不请自来的room cleaner确实吓了我一跳,但每天有人帮忙收拾房间还算是件不错的事原创 2006-02-14 18:43:00 · 5223 阅读 · 11 评论 -
西行漫记(18):操作即是数据
在上次的blog里提了这么一句:“其实要多态,还不如在对象里面保存一个变量,变量里面是一段程序,运行到那就把这段程序拿出来eval一下,不比创建几个子类强么”。有读者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要我给个例子。其实这个很简单,只要想清楚所有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嗯,我是说,所有的操作都是lambda。然后把操作当数据就好了。当然,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你使用的语言支持方便地把lambda作为一等公民。class原创 2006-03-18 13:26:00 · 3281 阅读 · 5 评论 -
西行漫记(15):重构到模式
今天的问题有点意思:我们有停车场(ParkingLot),还有停车小弟(Attendant)。一个停车小弟要管理多个停车场,然后帮客人把车子泊到有空位的停车场去。然后老板说了,要有不同的策略来选择停车场:有时候要选到空位最多的,有时候要选到车子最少的,大老板的车要停到最贵的,熟客的车要停到最便宜的……熟悉面向对象的程序员第一印象会想到Strategy模式。不过我不是,因为目前不是熟悉面向对象的原创 2006-03-15 01:27:00 · 3754 阅读 · 2 评论 -
西行漫记(14):慌神了
地狱特训第一天。其实很久没有写这样的代码,一堆对象彼此关联互相委派。没有容器,连工厂也没有。于是第一感觉就是很难测试。再赶上NMock用得不熟,最后得到的单元测试实际是把三个对象捏到一起做功能测试。觉得慌了,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加上哪块代码会break哪个测试。看看别人似乎也在慌,徐x飞快地改代码,看着测试灯绿了又红了;Michael霸占着键盘,似乎已经没有写新的测试了。这是很好的体验,没有安全原创 2006-03-14 00:08:00 · 3182 阅读 · 2 评论 -
西行漫记(19):毕业了
经过6周的学习,ThoughtWorks University第三期学员今天毕业了。其实要从短短6周的时间学到多少东西,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世界各地聚到一起,彼此认识,彼此了解。我们中的一些人将在几年之后成为影响整个ThoughtWorks、甚至影响整个社群的重要人物,咱们不是有句老话叫“倘富贵莫相忘”么。而且,很难得的,有6周(加上下周,7周)时间不用忙碌,不用操心,可以重新原创 2006-03-24 20:55:00 · 4304 阅读 · 11 评论 -
西行漫记(5):关于故事的故事
首先,识别典型用户 头脑风暴,找到所有可能用这个系统的人 分类,定义用户角色 给每个角色一个典型用户,给他/她照片和名字然后,定义业务流程 角色->目标->流程 每个步骤作什么?(方框) 不同的决策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菱形框) 流程图用主动语态,不用被动语态然后,业务流程分块,每一块 小原创 2006-02-22 20:12:00 · 3097 阅读 · 3 评论 -
西行漫记(4):周末
北京有个马神庙,印度有个牛神庙……牛神庙进去不能穿鞋,光脚走在很烫的地上,有强身健体之效。 从庙里转了一个圈出来,大师傅给我们每人头上点了一个红点点,又赠送了一小束仿佛是茉莉花。一定会有好运气的,嗯嗯。(然则,陶文同学照相的表情咋就这么wx呢?rpwt亚……)晚上,买到了蔬菜和肉,以及油盐辣椒。煮饭,炒了青椒肉丝、番茄鸡蛋和炝炒圆白菜,锅子太小材料不全,太影响发挥了……貌似厨艺严重退化中……战超级原创 2006-02-19 17:15:00 · 3124 阅读 · 3 评论 -
技术沙龙预告:用开源软件改进开发过程
http://linux.ccidnet.com/pub/html/tech/opensource/index.htm难以有效保证质量、难以直观掌握进度,这是众多软件开发团队面临的严峻问题。想要使用管理软件改进开发过程,却又对高额的价钱、过剩的功能望而却步。本次技术沙龙给你提供更好的选择——开源软件!听专家讲座,与专家探讨,学会“用开源软件改进开发过程”。·您将了解到:用Selenium和Crui转载 2006-04-29 15:16:00 · 3188 阅读 · 0 评论 -
西行漫记(9):又见Roy
今天是GOC day:Global Operation Committee(以及各个国家office的老大)跟TWU和TW-India的所有人见面。做完自我介绍,徐x说我的口音听起来有点像印度英语……再次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Roy的演讲,照例是从财务报告开始。从生意的角度,每次听他讲财务报告,我都忍不住想笑,因为老是想起《亚科卡传》里面亚科卡做克莱斯勒总裁时说的一句话:“我发现我们的现金账户原创 2006-03-01 23:46:00 · 2960 阅读 · 5 评论 -
西行漫记(10):加利福尼亚男孩
Michael和我住在同一个屋。到印度的第一天晚上,除了接站的老师以外,第一个见到的同学就是他。很热心地介绍房子里的设施,帮着我安顿下来,然后接着等另一个同屋Andrew。成熟的举止不像是刚毕业的学生,从略显羞涩的笑容才看出年轻。我早已知道他了,因为Obie在blog上提到过他。这是个加利福尼亚男孩,似乎他也很自豪这个,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强调。印象里面,加州男孩很阳光,又不会像德州人或原创 2006-03-04 15:29:00 · 3559 阅读 · 1 评论 -
西行漫记(8):做客户,不容易
Story Bootcamp上完了,昨天早上的课叫做Release Planning。作为客户当然最好是什么都要,但时间不允许成本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不是等待一年半载,等所有feature都到位;而是尽快发布、尽快使用、尽快创造价值、尽快得到反馈。所以,要发布,要快发布。通常一次发布由2至5个迭代构成,Release Planning就是讲怎么规划这2至5个迭代的工作,在0.5到3个月的时间里创造最原创 2006-02-28 23:24:00 · 3115 阅读 · 2 评论 -
西行漫记(11):数字化敏捷
今天做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一个问题是说,有个大项目第三期工程,时间大概是20个月。由于第二期狂赶进度,拉下很多技术债:糟糕的设计,重复代码,等等。现在要考虑,第三期要不要重新做架构,还是在第二期的基础上接着往上堆。这种类似的问题在国内的论坛就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主张继续堆的说,时间紧任务重,抓紧完成功能交货收钱是要紧;主张重新架构的说,勿在浮沙筑高台,深挖洞才好广积粮,更何况架构改好了代码重构了原创 2006-03-06 21:12:00 · 3143 阅读 · 4 评论 -
西行漫记(6):Diversity
其实Diversity是昨天的课程……参加TWU是我第一次出国,整个就是一次体验diversity之旅。昨天课上作的游戏,按照不同的属性来分组,独处vs扎堆、领导者vs追随者、早起vs晚起……然后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不同之处,原来每个人也还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所以,open-mind和保持自我,确实都是很重要的……昨天还发现听印度英语有长进,譬如印度老师讲“sort of”,发音大概是“索原创 2006-02-23 18:30:00 · 3717 阅读 · 4 评论 -
西行漫记(20):一路向北
再过十多个小时,我们就要登上泰航的班机,一路向北,回到北京。已经很想家了,很想很想。想念北三环,想念理工大学的篮球场,想念华联,想念烤鸭、蜀味浓的火锅和富春江的油炸臭豆腐。更不用说,还有时刻挂念的家人,和正在装修的新房。明天晚上,就可以回到家了。这是第一次真正与西方人一道工作——在厦门也有Perryn和Andy,但那毕竟是中国的环境。恶魔正在研究语言学,据说语言规则与思维方式是会互相影响的,我以为原创 2006-03-30 12:53:00 · 3803 阅读 · 7 评论 -
就“敏捷的迷思与真实”一文答读者问
拙作“敏捷的迷思与真实”于《程序员》杂志2005年第7期发表之后,深蒙读者不弃,提出中肯意见良多。今择其上者,略作解答。为避免这位读者的批评意见被有意无意篡改或删除,特此存照,以供对照参考。拙作原文:“XP 很可能是最为严格的一种 ... 有很多种方法提出“迭代”的理念,但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把迭代的周期精确到一天 ... 很多方法要求定期 ... 提交源代码,但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把 checkin/c原创 2006-02-21 19:37:00 · 4023 阅读 · 8 评论 -
西行漫记(13):Show Time
今天是case study的showcase,每个组负责一个decision point,印度公司的老板和TWU的老师坐在下面听,我们讲。我们这个组选择了轻松搞笑的风格——反正是不会缺严肃主题的。结果我们也是得到笑声最多并且(据我观察)让老板兴趣最大的一组,大成功。就像我在课后总结上写的,相信自己的团队,把球传给他们,相信他们会投篮得分。我们的团队出色得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Positiv原创 2006-03-10 22:01:00 · 2731 阅读 · 1 评论 -
西行漫记(16):C#长得太丑了
几天程序写下来,觉得这C#实在是丑到不能行……这几天一直在战的一个事情,譬如说我把一个接口变成抽象类,好家伙,先得把所有的方法前面加上abstract,然后所有子类的实现方法加上override,一通好改……更可气的是我这个步骤是为了把它分成两个接口,等到分完了抽象类一删除,又得把所有子类上的实现方法去掉override,又是一通好改……这家伙要是搁项目里有十几二十个子类,那工作量是相当大亚~~~原创 2006-03-17 00:56:00 · 13721 阅读 · 124 评论 -
西行漫记(12):对象,结束与开始
昨天是Object Bootcamp的最后一个session。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三周都快过去了。object上到最后,让我想起了一件很久远以前的事情:变化点/不变点分析。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里面,但真正写程序的时候很少真正用这种分析思路,更多的是凭直觉,一眼看过去就决定怎么做。虽然大多数时候的选择大致不差,但常常比较难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用原创 2006-03-09 19:36:00 · 4900 阅读 · 0 评论 -
超越阐释.
?超越阐释——技术文本的语言学解读■熊节(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4日号) 凡不可言说者,必保持沉默。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圣奥古斯丁这样谈起人们学会自我表达的过程:“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通解它们的意义,便勉强鼓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意愿。”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世界的原创 2004-08-06 13:43:00 · 9352 阅读 · 56 评论 -
Why Eclipse Jolts?
(透明思考:http://gigix.blogdriver.com) 十年之前,IDE都是一个奢侈品;十年之后,易用的界面、强大的功能、飞快的速度已经不再能够触动Jolt奖评委们的眼球。现在的IDE应该带给人们一些更多的东西——更多的边际价值,这是JBuilder和Visual Studio们逐渐淡出Jolt视野的原因:它们提供的东西仍然很棒,但是已经不足以令人震撼。 Eclips原创 2004-03-29 10:33:00 · 3416 阅读 · 2 评论 -
有朋自远方来——技术书籍翻译的传播学体验
有朋自远方来——技术书籍翻译的传播学体验熊节(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4日号) ●翻译就是作者的魂灵借着译者的纸笔转世重生。遗憾的是,不论作为译者、读者还是编辑,我手上经过的每一个译本,都堪称是对这种传播之尴尬的再一次体验。 ●与作者本人只言片语的交流,胜于所有猜测联想。如果时间倒退二十年,译者们尚且可翻译 2004-02-07 22:52:00 · 3616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蓝领”批判
“软件蓝领”批判撰文/透明说在前面最近一段时间,“软件蓝领”的概念被炒得沸沸扬扬,连我老爸都忧心忡忡地打个电话问我:“听说以后只要找些高中生来培训两个月就可以编程序,那你岂不是要没饭吃?”由此可见,尽管“软件蓝领”的阶层尚未真正形成,“软件蓝领”这个概念倒是早已深入人心。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人最擅长逻辑思维,因此也最容易受语言的鼓惑而陷入逻辑先验的泥潭。那么,抛开所谓的“概念”,我原创 2002-05-09 13:17:00 · 3163 阅读 · 4 评论 -
G-Roller的开源故事
请先看看这个帖子,尤其是下面的回复http://www.csdn.net/develop/article/25/25146.shtm 国内同行对open source的误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太多的误解,以至于我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无力去一一厘清那么多的误解,讲讲我自己的故事吧。 G-Roller(http://cosoft.org.cn/projects/groller)原创 2004-03-12 12:04:00 · 4010 阅读 · 6 评论 -
我看IT技术图书市场
我看IT技术图书市场撰文/透明毋庸质疑,IT技术图书这个市场,在这两年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国外的好书得以引进,台湾技术作家的著作风靡全国,内地技术作家茁壮成长。任何一个读者都会承认:现在的读书环境已经大大优于两年之前。在本文中,我想提出自己对于目前技术图书市场的一些认识。或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所指“IT技术图书市场”将不包括教材市场。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原创 2002-11-05 12:54:00 · 3053 阅读 · 1 评论 -
“程序员文化”之正名
“程序员文化”之正名 (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8月6日号)熊节 我总是很愿意把“程序员”和“文化”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使用。不独是我,我相信每个程序员都希望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多年传统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地位划分使这些人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但程序员(或者说,软件开发者),这个信息浪潮催生的新兴人群原创 2003-08-08 08:42:00 · 4645 阅读 · 2 评论 -
地域为何消失——解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地域为何消失——解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正名对于《消失的地域》这本书的标题,有两处可能造成混淆,需要预先澄清。首先,“消失的地域”原文为“no sense of place”,意指“地域差异之社会意义的减弱乃至消亡”;其次,“电子媒介”最主要的意义是指电视,而非21世纪最常指代的网络。现在,读者可以从这个标题洞察到全书的核心内容:这本成书于1985年的传播原创 2003-05-03 22:16:00 · 10250 阅读 · 0 评论 -
成为技术传播者(二):Why and Why NOT
前文:成为技术传播者(一):写在前面Contributing to Eclipse的开篇第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Humans need to feel nurtured and cared for. Humans also need to nurture and care for others.”如果要分析一位“技术传播者”的心理状态,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总结。马斯洛的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原创 2005-08-15 13:13:00 · 4264 阅读 · 0 评论 -
成为技术传播者(一):写在前面
这几年一直是在传说中的“高科技行业”里混迹,于是也有幸体验了很多来自高科技的悖论。譬如说,专门开发OA的一家软件公司,自己没有一套像样的OA系统,所有的文档都靠MSN传来传去,或者放在机器上开共享访问。再譬如说,给别人做敏捷方法培训的一个家伙,自己的书稿、文稿从来就没有版本控制系统,只靠自己的脑子和文件夹的名字来记忆,并且还好几次弄错了稿件。再譬如说,在报纸上写过好几篇文章鼓吹BLOG的一个家伙,原创 2005-08-08 15:10:00 · 2872 阅读 · 1 评论 -
成为技术传播者(三):Interlude
本周主要的时间都在上海参加IBM dwLive 2005大会,难得到周日终于可能有时间写写blog。上周在BJUG做了一次“成为技术传播者”的报告,现在可以下载PPT讲稿和现场录音。今年的dwLive大会,说实话,我认为比较差,在几大厂商的技术盛会中可能是最差的一个。不要说比不过TechEd与JavaChina,连BEA dev2dev Live恐怕也比不过。从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作为记者,大会连可原创 2005-08-28 08:29:00 · 3096 阅读 · 1 评论 -
海滩上的思想者
On Beach海滩上的思想者每个星期一,每个ThoughtWorker的Lotus Notes都会收到这样一封邮件: Timesheets are due This is just a reminder that timesheets are due by midnight原创 2006-01-14 12:55:00 · 10474 阅读 · 13 评论 -
做自己:致找工作的同学们
最近因为on beach,帮着Jessie做一些recruiting的事情——用冰云的话,“一手把持“公司在西安的校园招聘 :>昨天发生一件事情,令我颇有些感触:有两个candidate——都是我的朋友——先后问我,对于下面的interview需要做什么准备,有什么建议给他们。我的建议都是,不用特别准备,做你自己就好。这两位其实都是水平很高的,在软件开发上面的造诣和成就都比我高,照理说原创 2005-11-15 11:04:00 · 8686 阅读 · 26 评论 -
教育这件事……
梦魇:书非K不能读"也许在精英教育的时代,这客观上构成了层层选拔机制的一部分而创建过什么不朽功勋,但即便如此,在高等教育大为扩大的今天,“书非K不能懂”恐怕早已经是弊大于利了。"正如我今天MSN名字所显示的,我压根就不认为有所谓“平民教育”(即“非精英教育”)这么一种东西存在。单拿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事,它毫无疑问分为两方面的效能:层层选拔,以及学习知识。譬如像离散数学这种东西,原创 2005-11-04 12:11:00 · 3542 阅读 · 3 评论 -
论坛的七宗罪(三)
续前篇:论坛的七宗罪(一)、(二)其六,论坛天生有质量逐渐下滑之趋势。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无须多讲,是CSDN论坛,以及China-pub论坛。这是所有论坛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即论坛从根本上具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性质。之所以如此,私以为,是由匿名制造成的必然后果:将网络ID与自身身份挂接得越多,则提供的内容越具高质量(或者说,越负责),并且受到低水平、不负责的内容损害也越大。因此论坛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原创 2005-09-21 10:45:00 · 3373 阅读 · 2 评论 -
论坛的七宗罪(一)
首先解释一下标题:所谓“七宗罪”,并非真有七项之数,乃极言其多也。效法“AJAX七宗罪”而来。所以我也不打算硬凑七条,写到哪算哪。其一,论坛分版的形式隔离了绝大多数潜在用户。譬如JavaEye,版面划分计有“Hibernate与对象持久化”、“SpringFramework”、“Java企业应用”等,这就决定了只有“Java企业应用开发者”这一非常狭小的人群可以在此活动。再譬如CSDN论坛,大版计原创 2005-09-15 12:54:00 · 3620 阅读 · 2 评论 -
论坛的七宗罪(二)
续前篇:论坛的七宗罪(一)其三,分版的阅读方式违背用户浏览习惯。有一件事需要弄清楚:论坛的功能有两种,提问解答,以及交流讨论。前者的典型例子是CSDN论坛,后者的典型则是JavaEye。分版的阅读方式,主要对后一类用户,即以交流/讨论/获取信息为主的用户,造成障碍。譬如我上到JavaEye首页之后,习惯动作就是在“海阔天空”、“Java企业应用”、“软件工程和敏捷开发方法”等几个版面来回轮询,看有原创 2005-09-16 16:46:00 · 3312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