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学科建设中塑造steam教育课程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跨学科背景下构建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强调了STEAM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文章指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注重原理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而非专业技能。通过体验、学习和实践,学生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理解人工智能知识。同时,文章提出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多学科,形成知识融合和项目化的学习路径,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为促进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落地生根,引领家校共育由简单参与走向深度合作,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营造了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助力家校共育发展攀上新高度。格物斯坦表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实施全民智能教育的基石,具有普适性、基础性。人工智能教育是中小学技术类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而标准中人工智能知识的 STEAM 教育逻辑如表 1 所示。表 1 显示,中小学技术类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体现了 STEAM 教育的知识融合、项目情景和人文思考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 STEAM 教育的人工智能认知路径:小学阶段培养人工智能教育的认知基础→初中阶段灵活运用开源工具开展学习实践→高中阶段深入技术原理的背后了解智能观念和产品思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知识学习方面,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没有涉及数学推导、算法设计、芯片电路等专业知识,而是更多地以定性的方式强调原理,倾向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目标不是培育专业技能,而是面向素养教。少儿机器人教育当前,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平台或教材并不少,但成系统的人工智能知识框架却十分缺乏。虽然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但都应遵循一个基本的认知逻辑: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多以相对成熟的抽象级原理或经典的逻辑级算法构建单元,而在低学段不宜过早深入逻辑级算法,以确保基础教育学科的鲁棒性、普适性。由此,本研究推导出义务教育段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路径:从体验粗粒度的产品增强经验刺激或技术逻辑入手,然后进入工具级基础知识或抽象级原理的学习,最后逐步尝试运用应用级的开源框架开发产品级项目。少儿机器人学习班照此路径形成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