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语文学科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应关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共情理解能力。人工智能虽能提供模拟环境,但无法替代真实的人文情感培养和社会实践。语文教学应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时,需避免过度依赖技术,保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确保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以实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与教育融合的不断加深,不仅改变了师生的教与学方式,还对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且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发展中的人,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其必然使命。汉语是中国人所特有的语言文字,而“中国人”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国籍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面对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快速、准确的信息处理器,而是成为健全的人。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尤为重要。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共情理解,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感同身受、悉心关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对话的本质和内涵是聆听、理解和共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计算机编码的集合,是冷冰冰的机器,不具备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无法进行社交和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另一方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没有在实践中大量的听说读写的积累,无法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运用,更罔谈人文素养的培养。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模拟和仿真的环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