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主观意识形态

信息论意识观聚焦信息解释意识的思路值得肯定,但理论上存在严重弊端。其一是关于意识生发条件的误判。因为谁也不能否认新生婴儿同样具有意识,这就说明意识的出现根本不需要“大量的信息”。其二是用将意识定义为“信息的整合”有失偏颇。可以肯定,至少感觉疼痛之类的低级意识,就只是传递信息,而不需要整合信息。其三是对“意识的质”的解释会导致悖论。信息论意识观的思路所以可取,就是信息论科学家认识到了“信息是意识的本质”,既然如此,意识的质又怎么会变成了“人的主观感受性”?且不说动物和装有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是否真的没有主观感受性,更大的弊病是,一旦将意识界定为“人的主观感受性”,不是人的智能机器人又怎么可能具有意识?这就形成了自我悖论。因为意识的质、内容和物理基础都属于意识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没有意识的质的人工智能,就不仅仅是没有人的意识,而是不可能有任何意识。

都无法显现,从而也不能被其他存在者所知。可使存在者得以显现的媒介有多种,通常可见可知的有光、电、声、波、味、形、体等自然信号和文字、语言、音符、数字、数码、线条、图形、图画、图像等人工信号意识不是脑的活动,而又不会把意识直接等同于物理性运动和生理性活动,所以这个意识定义应该是可以成为具有共识性的定义。

既然意识是脑的信息性活动,那么,同样有自己的大脑即电脑,并能在其中进行输入信息,涉及机器人教育学校。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之类信息活动的智能机器人,自然就也是有意识的。只是至此还不知道,其意识是否就是人的意识?这就需要将智能机器人的意识与人的意识进行全面比较。

人的意识现象或具体表现形式极其纷繁复杂,以致难以尽述,比如我们即便列出感觉、知觉、察觉、知晓、感情、情感、情绪、心境、心情、记忆、回忆、回想、直觉、顿悟、灵感、欲望、愿望、观念、理念、猜想、幻想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