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电路(自总结)

复位电路

复位介绍

又称初始化电路,作用是将芯片的工作状态回到初始状态。

需要复位的原因

a)电源接通到电源稳定期(电源上升的空窗期,其他电路还没有准备好,主控就发出指令,整个板子进入误动作状态)
b)软件代码出现问题

复位分类

a)硬件复位:通过硬件给系统一个复位,比如在电路板设计一个复位按钮电路。硬件复位的作用一般是全局的
b)软件复位:作用区域一般是块结构
c)上电复位:系统在上电的瞬间就执行复位操作,上电复位里面包括硬件复位和软件复位(是从上电复位里面的某点开始的启动操作)的操作。

高电平、低电平复位详解

a)高电平复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电复位电路本质上就是RC串联充电电路。
上电后,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上电一瞬间电容等效为短路,因此RST为高电平,电位等于VCC,复位、之后通过电阻R1对电容进行充电,与此同时电阻两端电压开始减小,根据时间常数τ=RC,对于上图中的电路尔而言,大概需要4τ-5τ,也就是经0.4S-0.5S左右可近似认为电容充电完毕,此时电容两端电压差近似为VCC,电阻两端电压差为0V,从而RST就为低电平,近似为0V,单片机开始工作。
b)低电平复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电后,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上电一瞬间,RST端点位近似为GND,即低电平【瞬间电容击穿也仅是击穿到地,仍为低电平】,复位完成。之后,经过4τ-5τ的时间后,电容充电完毕,电容两端电压差近似VCC,电阻两端电压差为0V,相当于导线,从而RST端电位近似于VCC,后正常工作。

参数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电源电压为、电容电压、充电电流I,电容积累的电荷量为Q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U_C+RI-U_O=0
等价于:Q/C+R dQ/dt-U_O=0
解这个微分方程:Q=U_O C(1-e^((-t)/RC))
由此可得电容的充电电流为:I=dQ/dt=U_O/R e^((-t)/RC)
电容的端电压为:U_C=Q/C=U_0 (1-e^((-t)/RC))
RC为时间常数,单位为秒。电容充电在0时刻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电容电压逐渐增加,至无穷时刻增加至,3-5个RC时间端认为电容充满。
如下表:若电阻R取10K电容C取0.1Uf,那么RC=1ms,在3-5ms的时间内电容充电完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9
    点赞
  • 1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