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规划(一) —— 环境描述(Grid Map & Feature Map) & 全局路径规划(最优路径规划(Dijkstra&A*star) & 概率路径规划(PRM&RRT))

       路径规划问题就是把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量化的描述出来,让机器人知道哪里可以走,哪里不可以走,从而规划出一条可行的轨迹,并且对于轨迹本身进行优化
 

环境的描述

对于环境的描述,我们一般使用两种方法——Grid map 和 Feature Map

这两种map的方法实际上是互补的一般来讲:我们会维护两种地图,用grip map和feature map来相互映射

 

Grid Map

有地方也叫configuration space

grid map就是比较直观,把所有障碍物表示成黑色的pixel,可通行区域就是白色

但在比赛中是会有一些加成区域和惩罚区域 (灰色)

 

优势:

  • 能够直接进行规划,生成路径。
  • 可以很好的表示地图上各个区域空间附加信息;如代价,概率分布等信息


缺点:

  • 真正有用的信息十分稀疏。
  • 内存占用随着地图精度的增加而大幅上升
  • 无法理解地图中的语义信息

无法理解地图中的语义信息指的是我们在grip map中,不知道障碍块是什么材质的,木头的、铁的、可不可以移动,这个障碍物是静止的还是敌方的机器人

 

要合理利用grid map的精细度

可能是粗糙的全局地图+精细的局部地图

 

Feature Map

其实说它是map是不太准确的,它就是一个字典,存储各个物体的位置与几何描述

 

优点

  • 对于每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的描述和位置的描述都是无限精细的。
  • 没有额外的空间占用
  • 保留各个障碍物的语义信息。能够区分障碍块和对方机器人。

缺点

  • 无法直接进行路径规划
  • 无法表示空间分布。

 

 

全局路径规划

 

最优路径规划

直接用grid map

①Dijkstra

②A*

关键点是我们知道一些额外的信息,类似有上帝视角,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图的探索者

f(n) = g(n) + h(n)

g(n)可以看做从start到current所花费的cost,h(n)从current到end的花费。

A*算法和Dijistra算法的区别在于有无估价值,Dijistra算法相当于A*算法中估价值为0的情况。

 

由于其简便性,A* 算法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被广泛的运用,ICRA 比赛的官方代码就是使用这种思路;

但是A* 算法的稳定性非常差。而且无法适用于比较精细的地图


 

概率路径规划

即基于采样的规划算法

概率性的算法,并不能保证求到最优解

 

 

PRM算法

Probabilistic Roadmaps 随机路标图

概率完全、渐进最优

PRM算法及其变种就是在原始地图上进行撒点,抽取roadmap在这样一个拓扑地图上进行规划

 

优点

  • 1. PRM可以被重复使用
  • 2. 相较于A* on grid map 更快

缺点

  • 1. 每次地图发生动态变化,图都需要重构。
  • 2. 渐进最优;概率完全
     

RRT算法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快速探索随机树

概率完全

实质上只是一种连通算法,不算是优化算法,但是比起PRM构图更快,更灵活,非常适合在复杂,动态地图上进行规划

 

RRT以及其优秀的变种RRT-connect则是在地图上每步随机撒一个点,迭代生长树的方式,连接起止点为目的,最后在连接的图上进行规划

 

比较玄学

上个世纪被提出,但是近些年才被接收并使用

 

 

 

 

  • 4
    点赞
  • 3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秦通语义地图SLAM是一种结合语义理解和地图构建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导航和环境感知领域。在传统的SLAM技术基础上,秦通语义地图SLAM能够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语义理解和分析。 通过秦通语义地图SLAM,机器人可以不仅仅对环境的几何结构进行建模和感知,还能够理解环境中的语义信息,识别出不同的物体、场景和语义标签。这样的语义信息对于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智能导航和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秦通语义地图SLAM的实现主要包含两个模块:语义感知和地图构建。首先,语义感知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语义分析,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和视觉识别算法,将环境中各种物体进行分类、标注和定位,生成语义地图。然后,地图构建模块将语义地图与几何地图融合,生成一个综合的环境表示。 对于机器人导航来说,秦通语义地图SLAM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它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到更多的环境特征,包括障碍物、门窗、家具等,并能够对这些语义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同时,由于语义地图SLAM能够持续进行地图更新和修正,机器人在导航过程中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总之,秦通语义地图SLAM技术的引入使得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和导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为机器人的智能决策和人机交互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为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 ### 回答2: 秦通语义地图SLAM是一种技术,结合了语义地图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方法。SLAM是指机器通过传感器数据感知周围环境,并同时实时地建立地图和自我定位的能力。而语义地图则是在传统地图的基础上,使用语义信息来描述地图中的各个元素。 秦通语义地图SLAM主要通过激光雷达、相机等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然后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时定位方面,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自我定位,获得车辆或者机器人在地图中的准确位置;同时,在地图构建方面,通过将感知到的地图元素(如建筑、道路、障碍物等)与语义信息相结合,建立具备语义理解能力的地图。 通过秦通语义地图SLAM,机器可以更准确地定位自身位置,并在地图建立过程中考虑语义信息,从而提高地图的精度和可用性。此外,秦通语义地图SLAM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驾驶、无人机领域等,为各种自动驾驶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之,秦通语义地图SLAM是一项将语义信息与传统SLAM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通过其在定位和地图构建方面的优势,为智能驾驶和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 回答3: 秦通语义地图SLAM是一种结合了语义信息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技术。传统的SLAM技术主要依赖传感器数据进行路径跟踪和地图构建,但往往缺乏对环境语义信息的理解。而秦通语义地图SLAM通过添加语义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构建环境地图。 秦通语义地图SLAM的实现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感知、建模和优化。在感知阶段,系统通过使用多种传感器(如相机、激光雷达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获取视觉和几何信息。然后,在建模阶段,系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预先定义好的语义类别进行关联,将地图中的元素进行语义分割和分类,并生成语义标签地图。最后,在优化阶段,系统通过将语义标签地图与传感器数据进行联合优化和回环检测,生成实时的语义地图。 秦通语义地图SLAM的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在自动驾驶领域,语义地图SLAM可以帮助车辆更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导航,同时提供更好的环境感知能力。其次,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语义地图SLAM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环境,提高路径规划和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另外,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领域,语义地图SLAM可以更好地将虚拟物体与实际场景进行融合,提供更逼真的AR/VR体验。 总之,秦通语义地图SLAM的引入使得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更加准确和智能化,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