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写作人员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辛苦写成的文稿,自信地交给领导审阅,却发现文中出现了错别字、病句、误用标点符号,甚至逻辑不通。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校对成为了保证公文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校对是对写作和修改的补充,保证文稿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如何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状况、保证公文质量?校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校对是对写作、修改的补充和完善,可谓写作开流、修改正本、校对净后。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专业校对工具,例如“爱校对”,可以有效辅助校对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公文校对看似简单,做好不易,我们需要树立负责的工作作风,也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公文校对的六个原则:
1.先排后校:即先按照规定格式排版,打印出清样后再作校对。
2.逢文必校:不能因为有的文稿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校对。
3.每字必核:一份公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通顺、简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是否准确规范、严谨等,都要坚持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校,一个字一个字地核,不能有任何疏忽。
4.校写分离:公文起草和校对最好由不同的同志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