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拯救

在拯救科学与理性的大厦的努力中,有一种学说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可说是「客观性」问题的探索中,最具独创性、科学基础最雄厚的一种学说。它综合了认识论、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它学科的大量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描述都和观察者有关。原则上,我们不可以将客体从观察中独立出来以后,再对客体进行一种和观察者无关的纯客观描述,即观察者的「建构」积极参与了认知过程。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刚好笔者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前几天笔者和几位同事吃饭,席间一位女同事聊起他对公司中另一位男同事的印象,她说客观地讲,那个男同事挺帅的。当时就有其他女同事表示不同意,因为她忽略那个同事头发不多的事实。所以她所谓的客观还是她的主观感觉。

当然科学研究要比这个严格得多,需要用数据说话,需要可重复性,需要严格的受控条件。但是建构主义证明,即使这样,独立于人的客观性还是不存在的。进一步的分析见后文。

不过建构主义还提供了哲学分析,它认为即使不存在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性,科学和理性的大厦也不会倒塌。也就是就算没这个纯客观性,科学和理性还是靠得住的。

人们在以前总是觉得眼睛就是一个像照相机一样的装置,可以客观如实地反映外界的信息。所以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说法。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这是不对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眼睛对所有的外界刺激都反映为光,比如人的眼睛被打上一拳就眼冒金星,但这个时候实际上外界的刺激不是光。

建构主义进而指出:人体的神经网络是一个近乎封闭的系统,这就意味着神经系统不是像以前认为那样的简单输入输出系统。而是会有一些复杂的自反馈过程(将自己的输出作为下一级的输入再传入)。有研究发现人的神经系统中大约有一亿个外部接受器,用于接受外部刺激,但却有10万亿个内部感受器(接受反馈),整个神经系统的输入基本上均来自自已的输出,整体上像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

建构主义指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神经系统压根就未曾准备接受或未曾计算过外界输入,也就是一切输入都是它自己的输入,因此不管输入的初值为多少,总是趋向和神经网络结构有关的稳定值,此即称为「本征态」(characteristic value)。所以所谓的客观性,其实就是神经网络的本征态!

建构主义认为客体是不能独立于观察者的神经结构而存在,它很像主观唯心论的主张,不同的是它不像已往的哲学仅通过思辩来推知世界是我们的感觉。它对认知结构做深入的研究,发现欲得出结论,必须肯定认知结构,承认神经网络及系统封闭网存在,而引出「本征态」。这样存在又类似唯物主义,但认知结构又不是独立于一切意识之外的存在,故又不同于唯物主义。由此可见,在建构主义哲学中,观察者和整个认知系统处于一种相当微妙的关系中,它就这样巧妙地回避原先唯物、唯心主义的不兼容。
总体上来讲,建构主义相当于当了一回和事佬,首先说纯客观性是没有的,但是理性和科学不会因此而受任何影响。本书的作者不满足于构建主义这种好好先生的作风,更关键的是,有些问题它只是回避了,而没有解决了(比如,在观察者存在之前,世界存在吗,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因此做了许多努力来从更高层次解决这个问题。
(未完待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