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制造领域,表面处理工艺直接影响着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焊接良率。面对镀金、镀银、化镍钯金等多种工艺选择,如何快速验证最佳方案?
【核心工艺解析】
一、金属镀层防护
PCB焊盘暴露的铜层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形成氧化铜膜(CuO),导致焊接时出现虚焊、拒焊等问题。
二、主流工艺对比实测
1. 镀金工艺(0.05-0.2μm)
- 耐氧化周期:12-18个月
- 接触电阻:<2mΩ
2. 化镍浸金(ENIG)
- 镍层厚度:3-5μm
- 金层厚度:0.03-0.1μm
- 优势:适合BGA封装,捷配免费打样数据显示可承受3次以上无铅回流焊
3. 化镍钯金(ENEPIG)
- 钯层厚度:0.05-0.15μm
- 兼容性:支持金线/铝线键合
- 特别提醒:该工艺对药水浓度敏感,建议通过打样验证参数
三、工艺选择决策
从三个维度评估:
1. 成本敏感度:镀银>化镍金>镀金>化镍钯金
2. 使用寿命:化镍钯金>镀金>化镍金>镀银
3. 工艺复杂度:需结合线宽/间距(如0.1mm以下推荐ENEPIG)
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平衡成本、性能与制造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