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为什么我们会这样生活,那样工作 - 三余书屋 3ysw.net

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揭示了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商业中的影响力。通过科学研究,他解释了习惯的科学原理,包括习惯形成过程中的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以及记忆与习惯的关系。尤金的故事展示了即使失去记忆,习惯也能主导生活,而大脑的基底核在习惯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精读文稿

今天,我们解读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习惯,这个看似普通却充满巨大能量的元素,对我们每天的行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你可能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理智所控制的,但实际上,每天至少有40%的行为是在不知不觉间被习惯所支配的。本书的作者,查尔斯·杜希格,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发现习惯的力量无处不在,并能够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杜希格总结了哈佛、麻省理工等大学的研究成果,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习惯形成的科学原理。此外,他还深入研究了众多著名企业的商业案例,证明了好习惯不仅对个人有益,还能帮助群体取得成功。

接下来,我们将分两个部分来解读这本书。首先,让我们探索习惯的奥秘,一个习惯是如何养成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关注个体,看看如何利用习惯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养成各种习惯,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但我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记住了某种行为,就已经养成了相应的习惯。实际上,记忆与习惯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以尤金这个特殊案例为例,他因为病毒破坏了一部分脑组织,导致失去了记忆能力。尽管他可以与人正常交流,记住一些年轻时的事情,但是他无法记住新的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尤金仍然可以依靠习惯来维持正常生活。当科学家来到尤金家进行测试时,他们要求尤金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尤金根本不记得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但是当测试进行到一半时,他自然而然地站起来,走到卫生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无法画出自己家地图的人来说,却能迅速找到卫生间,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有人可能会认为,尤金之所以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因为他仍然保留了一些过去的记忆。然而,科学家发现,失去记忆能力的尤金仍然可以养成新的习惯。有一次,尤金从家里溜了出去,他的妻子出去找了一圈都没找到他。当他哭着回家时,却发现尤金坐在家里看电视。虽然尤金不记得自己去过哪里,但是桌子上摆着一堆松果,说明尤金自己出去散步了一趟,捡了些松果,然后自己回到了家。

几年过去了,尤金的生活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状态。尽管他仍然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但他已经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例如,他每天早上都会出去散步,然后准确地回家。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家里看电视。唯一让他的妻子担心的是他的饮食习惯。尽管妻子在冰箱里放满了各种水果和蔬菜,但尤金总是会找出鸡蛋和培根来吃。妻子希望尤金能吃得更健康。尽管如此,由于他的记忆问题,他总是忘记妻子的警告。于是妻子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她清理了冰箱里的培根,然后把做好的沙拉放在尤金的椅子旁边,让他在看电视的时候顺便吃点蔬菜。这种方法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尤金不再去厨房里找食物了,他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改善。

这个故事让研究记忆问题的科学家深受震撼。他说:“我这辈子一直都为记忆着迷。后来我遇到了尤金,发现就算你什么都不记得,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即使你幸福的记忆都消失了,大脑依然有种令人惊奇的能力去寻找幸福。”那么,习惯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呢?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老鼠的行为,深入研究了习惯形成的机制。他们设置了一个迷宫,让老鼠们寻找隐藏的巧克力,同时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首次进入迷宫时,老鼠们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新信息。然而,当科学家们反复让老鼠们进行这个任务数百次之后,他们的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鼠们逐渐熟悉了迷宫的路线,并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思考负担逐渐减轻。几天后,他们不再依赖嗅觉或抓到墙壁来识别路径,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脑部活动逐渐减少,甚至与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也暂时停止活动。这意味着老鼠们在迷宫中行动变得自如,几乎不需要思考。记忆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并不重要。

那么,老鼠们在迷宫中寻找巧克力的习惯存储在哪里呢?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结构是分层的,类似于洋葱。最外层部分是最后进化出来的,负责处理复杂的思维。而在大脑的深处,有一个叫做基底核的小区域,负责存储已经养成的习惯。随着老鼠们在迷宫中越来越熟练,大脑的工作逐渐减少,而基底核逐渐取代大脑其他部位,成为主要的工作区域。基底核不仅在老鼠身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身上也是如此,它掌控着习惯的形成。即使在大脑其他部分处于休眠状态时,基底核仍在储存着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像尤金这样已经失去记忆功能的人仍能养成新的习惯。因为在大脑深处,基底核很早就出现了,虽然它不像后来进化出的脑部区域那样能够处理复杂的思维,但它有一个优点,当它控制我们的行为时,大脑的其他部分能够得到解放,进行其他思考活动。我们常常认为一个人做事马虎是因为他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实际上大脑倾向于在执行某些任务时采用自动化处理以减轻思维负担。这种无需过多思考仍能顺利完成的任务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果我们10年没有做过数学题,可能会忘记如何使用三角函数的公式,但我们仍然能够骑自行车,因为数学题需要我们调用记忆和推理能力,而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储存在基底核中,就像大脑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无需动脑力,甚至无需调用记忆就能完成一套固定的动作。

科学家们发现,习惯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暗示,例如老鼠进入迷宫;第二步是惯常行为,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步是奖赏,例如老鼠找到了巧克力。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是形成习惯的三个关键要素。暗示决定了习惯何时开始,惯常行为决定了习惯的行为模式。奖赏则深化了我们对习惯的印象,并提供了持续保持该习惯的动力。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习惯都无法形成,它们还可以形成一个闭环,不断进行强化和循环。作者在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回路。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原文链接:https://www.3ysw.net/book/176528075097414451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