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乐志老师语录及船长的习拳心得(四)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可是功在哪里呢?我感觉应该到老师日常所讲的拳理和自己练习和感受中去找寻。以此文,一来积累记录,二则督促练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本文只是凭回忆来记录原乐志老师日常讲授的一些拳理等,记忆差错在所难免,请大家谅解,并请各位前辈老师、拳友、朋友们指正。


 

原乐志老师语录及船长的习拳心得(三)


 作者: 陈海青(josonchen,"船长")
(http://www.chq.name)
(http://www.hhrz.org)
(http://junit.vicp.net)
日期:2008.04.07(yyyy.mm.dd)


相关文章:原乐志老师语录及船长的习拳心得(一) 

                     原乐志老师语录及船长的习拳心得(二) 

                    原乐志老师语录及船长的习拳心得(三) 

2008.04.07 [原乐志老师语录]
 (关于拳架高低请教原老师)
  船长:原老师,拳架低是不是就要两脚间距宽一些?
  原老师:不一定。拳架是因人而异的,总的原则是“行动方便”,便于进退。一般不要超过三个脚长。架子低并

不是要求两脚间距宽,太宽反而行动不便。
 
  先要有轻灵劲,然后再有松沉劲,先要上下松,然后前后松,接着左右松,最后八面松,松是松,但不能丢。别

人不让你前进,那就向后退,但不能退丢了。

2008.05.9 [原乐志老师语录]
皮毛要弓、关节要松、虚灵在中、节节贯通
(关于弯弓射虎):动作内含缠劲,先捋,再提,最后正面向而不是两个劲前打。发力时,由脚起,经腰达手,手与

腰脚应合一,而不是两个劲,。手的动作,由掌逐渐变为拳。
掤:意在前臂,捋在掌中,按在腰功

2008.06.22 [原乐志老师语录]
(关于推手中的搭手)
搭手时要用手的“皮”接,而不是用“骨”接。皮与骨就像暖瓶胆的内层与外层一样距离很近,但是劲道不同。虽

然是“皮”接,但不能松,而要“弓”,要体现出“不丢不顶”来。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