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故事【14】

大象踢踏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要把电脑50 年的历史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那么,1981 年无疑是个分界线。就在那一年,IBM 公司推出个人电脑PC 机,使人类社会大步跨进个人电脑新时代。今天,全世界正在使用的PC 机已达到2 亿台,一个在自己家里玩多媒体游戏的孩子所使用个人电脑的功能,都大大超过了美国为“阿波罗”飞船登月所用的大型计算机。这一切,都发端于那一年前后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
序幕的拉开颇具戏剧性。1978 年到1979 年间,英特尔公司已经把他们的微处理器发展为16 位的芯片,赢得了前所未有的2500 例成功的产品设计。1980年下半年,IBM 公司找上门来要求合作,英特尔派去的工程师却被带到一块黑色幕布前。IBM 的人说他们正在利用英特尔微处理器开发新产品,希望得到技术支持,但只允许英特尔工程师把手伸过幕布,摸索样机以确定问题的症结,一切都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微软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1980 年夏天,比尔·盖茨接到了IBM公司的一个神秘的电话,表示要对微软公司进行考察。员工多达34 万的跨国公司要访问当时仅仅30 余人的“作坊”式企业,使比尔·盖茨感到十分诧异。第一次会谈,身着蓝色西装的IBM 的代表提出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并要求微软当场签署一份保密协定;第二次会谈才把IBM 的计划和盘托出:原来,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也准备涉足微型电脑,极端保密的项目代号“国际象棋”,他们希望与微软合作,请比尔·盖茨负责提供新电脑的软件。
IBM 的“国际象棋”计划始于那年7 月在阿芒克总部召开的一次高层秘密会议。由于“蓝色巨人”在计算机革命浪潮中步子慢了半拍,以苹果电脑为代表的“车库”公司业已把微型电脑演成了大气候,而IBM 庞大的机构又无法使它迅速作出反应,处境十分尴尬。据一本描述这段历史内幕的《蓝色奇迹》书中披露,IBM 博克雷顿实验室主任比尔·洛威(B.Lowe)采用激将法,向公司的决策者们提出向雅达利公司购买电脑的建议,令董事长弗兰克·卡利(F.Cary)大发雷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荒唐的建议,”卡利大声嚷道,“我命令你立即着手开发IBM 的个人电脑,让我们自己的‘苹果’尽快占领市场。”谁知洛威听到斥责反而露出笑脸,他要求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可以不受公司传统的约束。卡利欣然同意,并强调说:“今后,若有人问到如何让大象跳踢踏舞,我们的回答就是这个‘国际象棋’。”
IBM 对微电脑的渴求迫在眉睫,洛威当即挑选了13 名思想活跃的精干员工组成了工程设计小组,其中包括8 名工程师和5 名市场营销人员,把开发新型电脑的技术负责人重任压在了埃斯特奇(D.Estridge)肩上。身材魁梧的埃斯特奇充满了活力,此人对微电脑十分痴迷,曾自己掏腰包购买一台苹果电脑放在家里研究,这在IBM 氛围里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之举。他曾对人讲:“如果你与一个在车库里发家的公司竞争,那么也必须从车库干起。”在迈阿密附近的博克雷顿实验室,埃斯特奇领导的“国际象棋”小组下出的第一着“棋”,是研究“苹果”成长的奇迹。研究的结果,他们决定采用英特尔公司8088 微处理器作为新电脑的中枢,即内部为16 位而外部一次只传送8位数据的芯片,既保持了节约成本、与8 位机器兼容的优点,又使其“思考的速度远远快于它可以通讯的速度”(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语)。同时,IBM的新电脑也需要向“苹果”那样,委托独立的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程序,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与微软签署的“保密协定”。可笑的是,“国际象棋”小组的工程师们要向“苹果”学习,居然认为IBM 公司的微电脑也应该取名为某种水果。经反复斟酌,也没能找到一种满意的东西,最后才决定把它命名为一个大众化的名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即IBM PC 机。
IBM 公司内部的人都尊敬地称埃斯特奇为“PC 机之父”,不幸的是,为PC电脑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埃斯特奇4 年后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人们将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跨进新纪元

从1980 年8 月到1981 年8 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埃斯特奇领导着“国际象棋”工程计划13 人小组奋力攻关。“当时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一小组人即将改写全世界的历史。”(英特尔华裔副总裁虞有澄语)据说,IBM 公司后来围绕PC 机的各项开发,投入的力量逐步达到450 人,英特尔公司也组成“特殊客户部”为PC 机供应高质量的芯片。
根据协定,微软公司应该为PC 机提供包括BASIC 在内的系列电脑语言软件。然而,未来的PC 电脑,最需要的软件是操作系统,于是,比尔·盖茨把IBM的代表介绍给了另一家以研制CP/M 操作系统软件闻名的DR 数字研究公司。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出现了戏剧性情节,CP/M 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者基多尔恰好不在家,而他的太太又不愿在保密协定上签字画押,千载难逢的机遇与DR 公司失之交臂。
IBM 的代表只得掉转头来,仍请微软公司帮助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比尔·盖茨急中生智,想起了西雅图电脑公司的软件天才帕特森(T.Paterson),此人早就为英特尔的16 位芯片编写了一个QDOS 软件,正好可以充当PC 机的操作系统。QDOS 即“快而粗糙的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以低价购买到这款软件的版权,只是当时帕特森这位“DOC 之父”并不知晓内情。
1980 年感恩节刚过,“国际象棋”工程小组把IBM 公司的最高机密──两台PC 电脑的样机,从迈阿密空运到西雅图。同样在高度保密的条件下,比尔·盖茨率领着微软公司的软件小组开始为PC 电脑编写程序。他们的任务除了需要赶写BASIC、COBOL、FORTRAN 和PASCAL 四种电脑语言的4 万个程序代码,还要把QDOS 改造成适合PC 机使用的MS-DOS 操作系统。从此,微软和IBM 公司两个小组的技术人员,不断地乘飞机来来往往,飞越美国距离最远的两个城市,相互交换信息。微软的工程师还必须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满头大汗地日夜加班。比尔·盖茨大量招聘编程高手,使参加PC 机软件工程的人员增加到了70人。直到1981 年6 月,帕特森也加盟微软公司,并立即参加到MS-DOS 的开发之中,经过反复修改和调试,终于完成了这件影响深远的著名软件。
一年的时间转瞬而至。1981 年8 月12 日,IBM 公司在纽约市对外宣布:IBMPC 机横空出世,昭示着人类社会跨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应该说,这是由英特尔公司提供微处理器芯片、微软公司编写软件、IBM 公司主要设计电脑系统的共同作品。
IBM PC 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埃斯特奇代表设计部门宣布,他们将把所有的技术文件全部公开,热诚欢迎同行加入个人电脑的发展行列。于是乎,全世界各地的电子电脑厂商一轰而上,争相转产仿造PC 机,仿造出来的产品就是IBM PC 兼容机。不久,IBM PC 机就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标准”。
为了推广这种供个人使用的电脑,IBM 公司巧妙地借助卓别林式的小流浪汉形象,头戴园顶高帽,身着灯笼裤,滑稽可爱地在电视上频频露脸,手里舞动着个人电脑,表示人人都能够使用。《华尔街日报》评论说:IBM 大踏步地进入微型电脑市场,蓝色巨人可望在两年内夺得这一新兴市场的领导权。果然,就在1982 年内,IBM PC 机卖出了25 万台,以每月2 万台的速度迅速接近了“苹果”。1983 年5 月8 日,IBM 公司推出改进型IBM PC/XT 个人电脑,增加了硬盘装置,当年就使市场占有率超过76%。1984 年8 月14 日,IBM 公司趁胜又把一种“先进技术”的IBM PC/AT 机投向用户的怀抱。AT 机采用英特尔公司后来发展的80286 微处理器芯片,能管理多达16M 的内存,并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从此,个人电脑开始了所谓286、386、486……的接力赛跑。
1982 年,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介绍本年度“新闻人物”时曾满怀激情地写到:“在一年的新闻里,这个最吸引人的话题,它代表着一种进程,一种持续发展并被广泛接受和欢迎的进程。这就是为什么《时代》在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中选择了这么一位新闻人物,但这完全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台机器。”这个史无前例的“新闻人物”,就是个人电脑IBM PC 机。

“苹果”穿“雨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麦金塔电脑的确是天才的杰作。它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 微处理器芯片,是一种32 位的机器。它能显示五彩绚丽的颜色,能发出动听的音响,用鼠标器引导图形操作界面。它的外形短小精干,可以放在旅行包里带走。它的标价仅2795 美元,适合了大众的购买力。人们后来才知道,麦金塔电脑不仅为视窗软件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且也是九十年代风靡全球的多媒体电脑的先驱。在不经意间,乔布斯又一次领导了电脑发展的新潮流。
轮到斯库利大显身手了,他再次发动了“百事可乐”般的宣传攻势,宣称“苹果”披上了“雨衣”,不再惧怕“蓝色巨人”的“倾盆大雨”。斯库利还耗费160 万费用,拍摄一部名曰《1984》的广告巨片,买下超级杯足球赛转播权60秒钟,向全世界释放“麦金塔旋风”。斯库利说:“如果产品真的如此了不起,为什么不能让它成为广告中的英雄呢?”
于是,在超级杯球赛实况转播中场休息时,全世界约有近5000 万观众看到了这样一幕震憾人心的镜头:一群面色憔悴呆若木鸡的人,列队观看电视屏幕上一个穿蓝色西服的严肃家伙演讲。突然,有位身着白色麦金塔运动衫的碧眼金发美女跳跃而出,手持大锤向电视机砸去,随着屏幕的爆裂,人们像是从催眠术里惊醒。一个温柔的声音对他们说:“元月24 日,苹果公司将推出麦金塔电脑,1984 年将不会成为《1984》!”《1984》是美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小说,形象地描写了在集权体制统治下,人们对“大哥”控制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恐惧心理。
元月24 日,斯库利把乔布斯请上了讲台。乔布斯身着笔挺的西服,配上红领结,显得那么英姿飒爽。“现在是1984 年,”乔布斯说,“显然IBM 想要吃掉整个市场,把枪口瞄准了苹果公司。先生们,蓝色巨人能够做到吗?”台下的观众齐声高呼:“不!”这时,乔布斯从一个袋子里面掏出一台微电脑,“今天,我们要让麦金塔自己说话。”
观众顿时安静下来,麦金塔用合成的语言发出像真人一样的说话声:“你好,我是麦金塔,我还不太习惯公开讲话。我要怀着骄傲的心情向各位介绍我的父亲乔布斯……”
观众的掌声雷鸣般响起,乔布斯激动得热泪盈眶。斯库利精心策划的宣传战没有让他失望:百日之后,麦金塔电脑的销售量达到7 万台;到了年底,累计卖出的数量是27 万台。苹果公司随即投资2000 万美元建造一条自动流水线,以平均每27 秒钟一台的速度批量生产麦金塔电脑。直到今天,各种新型的麦金塔电脑仍在全球多媒体热潮中大显身手。
1984 年麦金塔的辉煌成为历史,1985 年对乔布斯和他的老友沃兹奈克可不是好兆头。
这年年初,沃兹奈克因苹果Ⅱ型电脑受到冷落,永远离开了“苹果”,到一家较小的电脑公司从事开发。就在当年年底,乔布斯也遇到同样的麻烦:他与斯库利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由于苹果董事会一致站在斯库利一方,乔布斯只得被迫辞去董事长职务,也离开了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

三比二要好

1984 年春天的阳光特别明媚。硅谷的了望山,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远远看去,一幢用彩色玻璃包裹起来的大楼,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时隐时现。当人们驱车驶近楼房,一块精美的“intel”标牌矗立在花团锦簇的庭院中,似乎在诉说英特尔公司辉煌的业绩。
格罗夫总裁办公室的门被人轻轻推开。来访者已年过不惑,发亮的头顶没有一根头发,黄皮肤,“国”字脸,眉毛又黑又弯,一眼望去就是正宗的华裔。“我请求调换岗位,”来访者开门见山,“我希望能到微处理器部门任职。”听到此话,格罗夫居然没有一丝犹豫,他微笑着点点头,并用亲切的语气直呼其名道:“虞有澄,你可能已知道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困境,你做好了准备吗?”虞有澄挺起胸,答非所问地说:“ 二次大战最后那年,受命担任盟军统帅组织大反攻的邱吉尔曾说过:我这一生都在为此刻作准备。”
格罗夫打量着虞有澄,往事历历,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当年在仙童公司,正是格罗夫发现了虞有澄这匹“骏马”,他很快就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研究中崭露头角。当格罗夫协助诺依斯自立门户,把虞有澄从仙童“挖”到了英特尔以后,虞有澄立即使生产集成电路的硅片直径从2 英寸提高到3 英寸,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后来他到质量管理部门担任总监,又不孚众望让公司的管理迈上了一个台阶。想到这里,格罗夫对虞有澄说,“你就是不来请调工作,我也会把你放在刀刃上去,英特尔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难题。”
来到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当天傍晚,虞有澄请微处理器部门经理豪斯(D.House)到一家中国饭馆促膝谈心,两人一直聊到深夜。从豪斯的话语里,虞有澄深切感到到公司面临的危机,局势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峻得多。苹果公司新春伊始展开的“麦金托什攻势”势如破竹,但“胶布雨衣”的“心脏”却是莫托罗拉公司的68000 芯片,英特尔公司眼看着就要失去无穷商机。
虞有澄博士后来回忆说:“人生际遇有时相当微妙,短短一餐饭的光景,却决定了我往后十年与微处理器密不可分的命运。”品尝过饭馆的中国美味佳肴,他与豪斯已经心心相映。两个人相互约定:豪斯今后仍负责微处理器的“生存”──向IBM 等大公司销售芯片,虞有澄则主持微处理器的“发展”大业──尽快开发出32 位微处理器新产品,并推动这个部门的组织转型。
虞有澄博士是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在上海度过了孩提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迁徙到台北和香港。父亲要求他学有专精,莫要指望有什么遗产可继承。赴美留学,他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就读,原因是这所大学“着重学生是否理解而不要求死背”。后来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他以全校排名第二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虞有澄知道,开发32 位的芯片必须认真挑选掌管芯片设计的“主将”。他请来拥有“英特尔技术大师”头衔的柯劳福德(J.Crawford)为新的微处理器催生。柯劳福德以软件技术出身,转而研修微处理器硬件设计,集“软”“硬”技术于一身,又善于团结部属,是不可多得的高级将才。
开发32 位的芯片还必须“不拘一格”启用人才。虞有澄原任职的质量管理部门有位17 岁的青年名叫做季尔辛格(P.Gelsinger),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因勤奋好学深得他的赏识。于是,虞有澄也当了一回“伯乐”──他把季尔辛格调到微处理器事业部,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直接提拔到芯片设计组挑起了测试芯片的大梁。此外,虞有澄还为芯片设计组调来一些为286 芯片立过战功的脑辅助设计大师、负责设计32 位微处理器软件的高级程序师,以及熟悉用户需求的专案经理。芯片设计组的人才精英们聚集在虞有澄麾下,磨拳擦掌,跃跃欲
试。
英特尔公司将要研制的32 位微处理器就是被称作“386”的小小芯片。这种芯片将要集成晶体管27.5 万个,是第一代微处理器4004 的120 倍;运算速度也将达到每秒500 万条指令,比其它公司研制的32 位芯片快了2 倍。由于这种芯片是英特尔第一次研制的32 位微处理器,没人可以为虞有澄指点迷津,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修炼绝顶的“386 武功”。总线架构、内置高速存储器、浮点运算问题……,技术难关被他们一一攻破,小组的成员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柯劳福德也亲自带着研究人员跑到生产线,亲自开车,
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批出炉的芯片运往实验室作测试。
1985 年7 月,英特尔公司在286 芯片的海报上打了一个红色的叉,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比二好”,也就是说,16 位的286 芯片即将退位,在电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386 微处理器正式登场。

  • 25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