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PIP了,在H1B中签以后。”
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以为我要分享什么某论坛上常见的法律问题心得。的确,这段经历让我记忆深刻,但我更想讲的,是我此后的经历以及这些年在职场上的心得与经验。
在PIP后,我重新走上了求职路,上过一些课充实自己,例如来Offer,最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成功拿到了Offer。
现在的我,是洛杉矶某市场营销咨询公司的Data Analyst Director。
当我的视角从一个不幸被PIP的员工,成为了一个有着管理权和话语权的Director,我看到的职场也发生了变化。
作为有一点心得的过来人,我非常想将我的故事和经验与你分享,希望能对你的职场路有一些启发。
一、好的面试者不等于好的职场人
去年我招到了一个很棒的candidate,就叫他Peter吧。
当时他的面试表现非常优秀,很顺利拿到了工作offer。同事和manager们对于Peter在面试中的表现赞不绝口,对与他共事充满期待。
但当这个小伙子开始工作的时候,一些问题渐渐浮现了出来。简言之,就是Peter的behavior停滞在了学生和职场的转换的阵痛期,他身上尚未脱去的校园思维,与迎面而来的职场文化碰撞,形成了一种culture shock。
而这种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遇到的。
Peter入职的第一天,大老板来team里关心员工,顺带提起了对部门的发展前景。当下Peter正好手头有一个任务。一小时之内需要交付。老板过来的时候,所有人不论在做什么都放下手里的活,听老板的指示。
而Peter则是打完招呼之后,顺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忘我地干活儿,将正在说话的老板晾在一边。
这种行为,不说是对老板,即便是发生在学校或者公共场合,当有人试图与你交流,你却不予理会,都是一种缺乏共情和礼貌的表现。
大老板有点诧异,问Peter在忙什么,Peter敷衍回话也不抬头,manager在一旁略显尴尬。他显然是没有重视大老板的提问,大老板又问了一遍,Peter被manager一边推搡着,一边含糊着回答了问题。
大老板讲完话,笑着对Peter说:
"The reason you should care about what I say, not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but because the person who talks in front of you could fire you."
这里面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有两个点需要注意:
-
职场沟通礼貌,这是基于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素养体现。非常忌讳的包括,边干别的边回答,魂不守舍,答非所问。
-
一定要珍惜自己可以expose在高层面前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在公司工作一年,可能与高层直接交流的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工作的效率可以由你自己控制,对自己的工作有负责心也不是错误,这都是你的专业素养,但不应该建立在不重视职场基本礼貌的层面上。
后来,Peter并没有顺利走出这个转换期。他在此后工作的流程和交流上持续出了很多问题,甚至耽误了工作进度影响到业绩。很遗憾,这个好学生,大家眼里的希望之星,最后被开除了。
关于Peter身上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初入职场都可能遇到的,同样的情景可能有,不敢和自己的manager约coffee talk,Team Lunch的时候沉默寡言等等。
虽然你的本意并不是做一个“独狼”,但很有可能你的行为已经给manager和同事们留下了“不好交流”的印象。大家都是一起做事,如果明天小组要裁员,在teamwork的层面上,你到底凭什么成为留下的那一个呢?
关于如何将自己的思维从“中国好学生”变为“美国好学生”再变成“公司好员工”,我会在8月18日的讲座上详细和大家交流。也欢迎大家提问。
二、学会“听”话,并且学会说话
很多科技公司现在都加重了对Behavior Questions的考察,用意十分明显。交流不畅可能会带来许多计划外的成本消耗,甚至是对进度产生影响。
如果你要问,作为一个领导者,什么样的人不好带,答案应该有很多,不过我想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有两个同事,小A和小B,请你以观察者的身份告诉我,谁的表现是糟糕的。
小A:
小A是负责做报告的,这段时间很忙,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Manager说,咱们今天就这些了,做不完明天咱们再接着做。
这个时候,有一个客户直接和小A说,我们有一个特别紧急的报告,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下,EOD Today一定得要。小A一紧张,好的,EOD Today我一定给你们。
小B:
小B做了一个重要的报告,下班之前忽然发现有一个错误。Manager说,你把现在的报告结果,和正确的报告对比一下,明天早上咱们第一件事就是过这个,你先不要告诉其他人。
小B比较完了,发现差了500个数,赶快找到Manager级别之上的Director,和他进行汇报。
小B: “怎么办老板,咱们之前给出去的那个报告错了!”
Director:“错了多少?”
小B:“错了500个.”
Director:“那这怎么行,重做。赶紧给客户道歉。明天给我正确的报告。”
这两个故事里,
你觉得谁的表现更糟糕?
小A还是小B?
其实他们的表现都有改进的空间。在他们的故事里两个人共同犯了一个大忌讳,而这也是职场行为黑名单里排名第一的行为——unfollowed the instruction。
小A并没有时间在EOD Today把报告给出去。而且因为她的盲目应对,Team短期的要Due的活又加了一个,只能加班加点地干。
但是,原本这件事是否没有沟通的空间呢?是否站在了公司和team的角度上想了所有的解决方案?是否至少是可以跟客户沟通一下,这个due是不是真的那么紧急?
小B这边,Manager第二天一来看email,震惊了,原本是team内解决可控的事情,在大老板那边演化成了大事件。而且大老板已经发话了。Manager便和小B一起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结果500个中间,有300个也是可以算作是对的,而且总数是600K。也就是错误率大概在0.3%。
再给Director回复的时候,Director也同意,没有到一定要重做的必要。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所以活重做,道歉照道,结果客户要求在下一个报告里面,还要加上一个QC.
整个组都不得不先道歉,再加活。
对于小A和小B的队友和直系领导来说,虽然两个人的初衷看起来是好的,但是他们却不懂得遵循指令,没有理解自己的位置和职能是什么,最后因为自己的不专业,给公司和team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工作量,甚至影响到了公司在客户眼里的专业形象。
讲了这几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有的时候,你在职场上遇到的Bad Luck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学会交流,没有理解到职场的behavior的规则导致的。
作为一个跌落过职场谷底,又重新爬起来的人,我非常乐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中国留学生一起提前修炼好“北美职场情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