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刚刚开始写SCI论文的同学常问文章的Figure怎么画,搞不清什么位图、矢量图,不知道每个图画多大,标注这些有什么要求等等。
去自己要投稿的杂志看看图片以及manuscript的具体要求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时间这么紧,有些小伙伴也懒得去看,而且纯英文写的要求,有些刚刚入门的小伙伴看起来也比较吃力。
因此,我们今天来总结一些常见的SCI论文画图的要求,相信新鸟、菜鸟都有一定收获,老鸟们也能够温故而知新。
1
文章的Figure包含哪些内容?
SCI论文的Figure主要包含图片、图片的顺序编号以及图片必要的英文说明,其他常见的还有统计标识(比如“*”,或者直接标注p值)、显微镜图片的放大倍数(比如“40X”表示放大40倍)等等。
如下面这张图所示:
这里需要重点介绍一下Figure里面的图片。
Figure里面的图片主要包括位图和矢量图两种。比如上面这张图,左边a小图就叫做位图,一般是由显微镜、照相机等等直接获取的实验图像,其特征是放大之后,图片会模糊。右边的b小图是采用软件生成,称之为矢量图,其特征是放大之后仍然非常清晰。
下面对矢量图和位图再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