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溜狗的时候比较无聊,所以我会带着ipad一起出来,把狗狗放在那里,然后自己玩一会儿ipad。小区里的小朋友们有时候就会凑过来,如果正好碰到我是在玩游戏,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起,还会兴奋的指点我应该怎么玩。
我不是游戏的死忠fans,我只是恰好处在这个行业里,不得不去了解些游戏,所以,我玩游戏都不精,或者说的再直白点,玩的都很烂。另外我的热情也并不在游戏内容上,所以索性就给小朋友们玩,我在一边看。
两个读五年级的小朋友,动作麻利的玩起了一个塔防游戏,从他们的操作来看,ipad这类产品绝对不是什么新玩意儿。看起来这个游戏他们之前并没有玩过,但同类型的游戏应该比较熟悉,经过两次失败的尝试后,很快就入手了。趁着他们操作的空当我就有一搭没有一搭的问了他们些问题。
班上同学中有一部iphone和一台ipad,比例不算高,当然,这是能让他们自己自由支配的,应该还有人家里有,只是家长不允许他们带到学校。两个小朋友家里都有电脑,但是玩游戏的时候有限制,一个表示一星期只能玩三小时,另一个说可以有十小时的游戏时间,自由分配,但不能超过总时间。
所玩的游戏类型还是儿童社交类居多,问到时下非常有名的《摩尔庄园》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倒是让我觉得有点出乎意料。班上只有一个同学玩,而且还被其他同学称作幼稚。按我们的话来说,这唯独的一个小朋友有点非主流了。《赛尔号》跟《洛克王国》倒是没有被称作幼稚,而且都表示自己也有玩。再还有就是流行类游戏,比如《植物大战僵尸》等。
再谈到游戏机,什么psp,xbox,ndsl都没有,不过也还是有同学家里有的。可能是因为很少有家长愿意在家里或者孩子身边放上一个随时可以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吧,除非一些比较开明的,或者那些跟游戏一起长大的家长们,不过这实在属于极少数。
显然的,现在的小朋友们是在网络游戏,或者至少带有社交功能的游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三五年以后,他们会成为游戏产品消费者的主力人群,他们选择游戏的标准是怎样的?
如果问七八十年代跟着任天堂、索尼一起长大的那一小部分人会怎样选游戏,无非是操作、玩法、剧情,好的游戏会让你觉得像是在欣赏一场电影,看一部小说,并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这是在你深入游戏内容之后的感觉。
我需要再次强调一点,我不是游戏的死忠fans,所以我也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游戏就是游戏,游戏只有与人一起玩才有乐趣,如果是与别人一起玩游戏,内容是次要的,乐趣才是最主要的。所以,虽然我也有xbox,有psp,但却只能躺在那里,有需要消磨掉的时间,我更愿意选择上微博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上QQ游戏平台跟别人玩几局斗地主、三国杀。
对于现在的网络游戏与社交游戏来说,游戏玩的都是社交,这与以往的主机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主机游戏是在玩游戏制作者给你设定好的内容,不管你是把它当成看电影还是当作看小说,总之,那些东西就只能是那样,你玩过一次或者还想玩第二次,第三次,但热情总会消退,而且,你是在与机器玩,机器很难有变化,你也感受不到它的感情,但网络与社交游戏却不同,游戏的核心是社交的平台,怎么去玩,玩成什么样全靠你自己,吸引我玩下去的其实是坐在对面的那些人。用一句据说是老毛子说过的话,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就是社交的魅力。
下一代的消费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长大的,而且对于人的真正需求来说,社交显然要高于个人娱乐,那么,游戏制作者们,准备好了吗,开始为下一代消费者做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