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色缓冲区:就是帧缓冲区(图形设备的内存),需要渲染的场景的每一个像素都最终写入该缓冲区,然后由他渲染到屏幕上显示。
-
深度缓冲区:与帧缓冲区对应,用于记录上面每个像素的深度值,通过深度缓冲区,我们可以进行深度测试,从而确定像素的遮挡关系,保证渲染正确。(注意区分深度测试和背面剔除)
-
模板缓冲区:与深度缓冲区类似,通过设置模板缓冲每个像素的值,我们可以在渲染的时候只渲染后写模板缓存对应的值,从而在后续的其他绘制可以通过配置模板缓存的参数来决定是否丢弃该片元和如何操作对应该片段对应的模板缓存值。
模板缓冲区可以为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保存一个无符号的整数值,在渲染过程中,可以用这个值与一个预先设定的参考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来决定是否更新相应的像素点的颜色值。模板测试发生在透明度测试之后,深度测试之前,如果模板测试通过,则相应的像素点更新,否则不更新。 -
累积缓冲区:允许在渲染到颜色缓冲区之后,不是把结果显示到窗口上,而是把内容复制到累积缓冲区,这样就可以把颜色缓冲区与累积缓冲区中的内容反复进行混合,可以用来进行模糊处理和抗锯齿。
以上的总结部分转于,且部分在此基础上做了调整:颜色缓冲区、深度缓冲区、模板缓冲区和累积缓冲区
于是有了自己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