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发展史及其具备的功能

本文介绍了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车内自诊断系统到车外诊断系统的演进,以及故障代码的存储和读取方式。车内故障自诊断系统具备监测、故障警告、存储故障代码等功能。故障诊断仪作为配套工具,用于读取和清除故障代码,显示实时数据,执行器测试等。文章还概述了OBD-II标准的诞生,旨在实现诊断接口和通信方式的统一,提高维修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1汽车自诊断系统的发展史

故障诊断系统有二种:一种是具有自诊断,装在车上并在车内仪表盘自诊断系统(称车内自诊断系统)。另一种是车上具有诊断功能装置,但需要从车外进行测定的车外仪器诊断系统。并且随着世界的推移,第二种诊断系统越来越展示其优越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在国外,现代汽车诊断技术主要从5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首先出现的是一些专用的检测仪器。如发动机正时提前测试仪,这些仪器主要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和检验,只是故障诊断的辅助工具。1972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汽车安全会议上,汽车诊断标准化是其重要论题。在这次会议上,德国伏克斯瓦根公司的诊断装置,德国奔驰公司的诊断装置等,由于这类装置或仪器数据存储量小,缺乏对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很快地带有微处理器(MPC)系统的更为先进的车上检测装置占据了汽车故障诊断的主流。

1976年美国通用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它不但能控制点火系,而且能对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电路内部故障和蓄电池电压信号等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MISAR的出现带动了其他各汽车生产商对车上诊断系统的研制。并且发展的这类系统具有更多的检测和诊断项目,有的已超过50项。

进入20世界80年代以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ToF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