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中技术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大部分情况下,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之间有着隐形的联系,但又有比较明确的体系和边界。导致了在知识的传递过程当中的难度,尤其是隐形的知识传递。在媒体行业当中运用技术手段,来辅助媒体生产。从结构上面来讲,技术成为了媒体企业当中的辅助部门,在全国党媒中信息部门的定位和作用经常这种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来临之后,对原有的媒体生产形式的推动作用,使得企业开始以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团队来反射自身的技术团队的状态,出现了错位现象。对技术的管理和投入的理解程度不够,使得这种错位现象更加严重,于是表现成技术支撑不力,导致内容的生产力受制约成了内部相互冲突的根源。说到底依然是内容和技术两个生产力在长期的不平衡状态下发展,由于外界快速的变化,使得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于是更加坚定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想,对技术的投入也开始加大,但是从长期发展过程来看,技术本身没有办法快速变现,而且还有负投资的风险。另外企业类型不同,对技术的理解也不同,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往往在传媒集团当中,内容的投入是占比最大的部分,技术的投入作为科技研发,实质需要的向往甚至于会比内容的投入大,或者接近。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营收能力的限制就让企业经营者变得压力很大,只能是少量技术投入,于是出现希望有大的技术产出而没有实现的错位感。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种错位感,技术团队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们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长期实际上是运维的状态,对内容本身的理解并不深入,没有找到在合理的资源限制下来尽最大可能用好技术资源为内容的发展助力。在技术团队的能力建设和规划当中,不能以专业技术的特性就脱离业务本身。一定要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就是为内容提供保障,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出现类似互联网公司的所谓的技术引领我们也来个技术引领的错位的考虑,毕竟企业性质不同,对技术的需求也不同。技术团队对内容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深度。两层皮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各种专业相互无法互通,各自为战。思想层面的统筹融合,资源的整合流通,向着同样的目标,以不同的方式体现,最终都要到达罗马城。只有达到这种理解和一致的步调,才有可能达到我们期望的结果。

        技术团队如何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无非就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要突破技术的限制,跨界学习,不能认为内容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往往真理就隐藏在这些背后。跨界学习重点要对内容相关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大量补充,才能制定出来合理的技术规划。同时要实践,如果能有机会在内容生产线上实习实践是为更加深入的理解内容生产很重要的一种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归要干出结果来,这是技术应当具备的品质。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要学习和内容打交道的能力,很多工作由于沟通的问题,导致的误解都会增加。而且停留在舒适区内,尤其是自己完全已经熟悉的领域中是最舒服的。所以经常存在沟通和对内容的理解不够的问题,相互指责、相互摔锅成为了一种现象。这都与工作不利。尤其是技术骨干要更加注重通用能力的提升,再好的技术专家,如果没有通用能力支撑,很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商业成果,这是普遍的一种现象。

        作为技术团队尤其是媒体的技术团队,技术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技术团队对于媒体自身的理解深度,理解越深,对业务的把握越准确,越能够注入技术生产力,使技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起到应当有的作用,达到超预期的结果。

        结论,提升自己的同时,多理解他人,多向他人学习,也是在提升自己。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