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斩控调压电路简介与仿真

电路介绍

斩控式交流调压也称交流PWM调压。

使用脉宽调制(PWM)控制能提高可控整流器的输人功率因数。自然换流晶闸管变换器会在负载和电源端产生大量的低次谐波,且其输入功率因数较低。利用PWM方式对电压控制器进行控制,能极大提高其运行性能。开关V1,和V2在输人交流的正半周和负半周都会分别开关多次。V3和V4分别在V1和V2关断期间为负载提供续流回路。其二极管的作用是防止器件上承受反压。

下图中,a图为输入交流电压波形。b图为开关时序,从T1~T4分别对应V1~V4的开关时序。

在Simulink中搭建单相斩控调压电路

搭建的模型如下:

  1. 选择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Series RLC Branch,交流电压源(AC Voltage Source),IGBT和Diode。
  2. 按照单相斩控调压的电路图连接至一起。
  3. 按照上文电路介绍的时序给每一个IGBT连接脉冲产生器,Pulse Generator1的周期是1/1e3,脉冲宽度可调;而Pulse Generator2和Pulse Generator3的周期都是0.02,脉冲宽度均为50,另外Pulse Generator2无延迟时间,Pulse Generator3的延迟时间为0.01。
  4. Switch的作用是当电源电压大于0时,脉冲1给IGBT1,IGBT2接受逻辑的1有效信号;相反,当电源电压小于0时,脉冲1给IGBT2,IGBT1接受逻辑的1有效信号。
  5. 添加傅里叶分析装置,设置Harmonic n 为[1 19 21],意为测量基波和19/21次的谐波幅值。再设置好其他必备的测量装置后,即可开始仿真。

电压电流仿真结果

输出电压波形(与输入电压相比较)

上方为输入电压波形,下方为输出电压波形。

当占空比a=25

当占空比a=50

当占空比a=75

输入电流波形

当占空比a=25

当占空比a=50

当占空比a=75

输出电流波形图

当占空比a=25

当占空比a=50

当占空比a=75

编程实现循环遍历

这里首先需要循环遍历a的值从1到99。然后获取数据,绘制有效值随占空比变化的曲线。通过编程实现。

这个代码是在matlab中编写的,里面的‘Ti_Mu_2’指的就是这个模型,而‘Ti_Mu_1’指的是我写的上一个模型:单相相控调压电路简介与仿真。之所以在这里将两个模型都拿出来,主要是为了文末的谐波含量对比。

clear;clc
%% 循环遍历
open_system('Ti_Mu_2');
load_system('Ti_Mu_2');
a_series =1:99;%设置好要修改的序列
model='Ti_Mu_2';
a=1;%参数初始化
in=repmat(Simulink.SimulationInput,[1 length(a_series)]); %自动并行运行
for i = 1:length(a_series)
in(i) = Simulink.SimulationInput(model);  %模型名称
in(i) = in(i).setVariable('a',a_series(i));  %运行变量名称
end
out = parsim(in, 'ShowProgress', 'on','ShowSimulationManager','on','TransferBaseWorkspaceVariables','on');

%% 计算
results=zeros(99,5);
for k=1:99
    results(k,1)=out(1, k).RMS.Data(end); %有效值
    results(k,2)=out(1, k).XieBo.Data(end,1); %基波幅值
    results(k,3)=out(1, k).XieBo.Data(end,2)/out(1, k).XieBo.Data(end,1); %19次谐波含量
    results(k,4)=out(1, k).XieBo.Data(end,3)/out(1, k).XieBo.Data(end,1); %21次谐波含量
    results(k,5)=out(1, k).THD.Data(end); %谐波含量
end
save Ti_Mu_2_Shu_Jv.mat results

%% 绘图
load Ti_Mu_2_Shu_Jv.mat
figure

subplot(1,2,1)
plot(1:99,results(1:end, 3)')
xlabel('占空比')
ylabel('19次谐波含量')

subplot(1,2,2)
plot(1:99,results(1:end, 4)')
xlabel('占空比')
ylabel('21次谐波含量')

figure
plot(1:99,results(1:end, 5))
xlabel('占空比')
ylabel('THD')

%% 绘制两个电路谐波幅值的等基波幅值图

load Ti_Mu_2_Shu_Jv.mat
results2=results;
load Ti_Mu_1_Shu_Jv.mat

xiebofuzhi1=results(1:180,6).*results(1:180,2)./sqrt(2);
xiebofuzhi2=results2(1:99,5).*results2(1:99,2)./sqrt(2);
figure
plot(results(1:end,2),xiebofuzhi1, 'LineWidth', 2, 'DisplayName', '单相相控调压电路')
hold on
plot(results2(1:end,2), xiebofuzhi2, 'LineWidth', 2, 'DisplayName', '单相斩控调压电路');
legend('show');
xlabel('基波幅值');
ylabel('谐波有效值');
title('两个电路谐波的等基波幅值图');

% 同时绘制两个电路THD的等基波幅值图
figure
plot(results(1:end,2),results(1:end,6), 'LineWidth', 2, 'DisplayName', '单相相控调压电路')
hold on
plot(results2(1:end,2),results2(1:end,5), 'LineWidth', 2, 'DisplayName', '单相斩控调压电路');
legend('show');
xlabel('基波幅值');
ylabel('THD');
title('两个电路THD的等基波幅值图');

随后便可绘制出以下图片。

输出电压有效值随着触发角变化曲线 

可见输出电压有效值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增加,越来越接近电网电压220V。

谐波频谱含量

频谱分析

仿真中,以占空比为50为示例,检验其谐波含量。

上图显示出了各个阶次的谐波的幅值与基波幅值的比。可以看出,谐波主要集中在950Hz和1050Hz,其余阶次的谐波几乎不存在。

谐波含量随触发角的变化趋势

那么选择19/21次谐波为例,计算每个占空比的谐波含量,并绘制出谐波含量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19次谐波和21次谐波都是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下降的,这是因为占空比很小时,输出电压变形严重,电压波形似乎是一根根刺排列而成。而随着占空比的增加,波形就越来越接近输入标准的波形,谐波含量也开始下降。

这也说明了不论占空比为多少,各次谐波含量变化不会太大。

谐波含量比较

在这里,我将对比两个电路的谐波含量,第一个电路是我的上一篇文章里介绍的:单相相控调压电路。第二个电路就是本篇介绍的单相斩控调压电路。

对于第一个电路,即单相相控调压电路,其低次谐波含量较高,且主要是奇次谐波。

对于第二个电路,即单相斩控调压电路,其低次谐波含量很小,几乎被抑制了,谐波主要集中在19次和21次等等,即含有(40k-20)\pm 1\text{ (}k\text{=1,2}...\text{)}次谐波,下面这张大图可以更好的看出规律。

两个电路的等基波幅值图

首先是两个电路谐波有效值的等基波幅值图。

然后是两个电路THD的等基波幅值图。

可见不管是谐波幅值还是THD,斩控电路比相控电路都要大。

然而实际上,斩控电路虽然谐波更大,但他含有的谐波均为高次谐波,容易通过无源滤波器去除,所以实际应用斩控电路更佳。

  • 26
    点赞
  • 4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