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编程规范是一套指导开发者编写清晰、一致、易于理解和维护的 Python 代码的标准和最佳实践。遵循这些规范有助于提升代码质量、团队协作效率以及项目的长期可维护性。以下是 Python 编程规范的主要方面:
1. 变量与函数命名规范:
- 见名知意:变量名、函数名、类名应清晰反映它们所代表的数据或功能,避免使用模糊或过于简略的名称。
- 驼峰式命名:
-
- 小驼峰式(lowerCamelCase):用于函数名、方法名、变量名。例如 getUserInfo、calculateAverage.
- 帕斯卡式(UpperCamelCase):用于类名、异常名。例如 UserAccount、InvalidInputError.
- 避免使用单字符变量名,除非是在循环迭代或临时计算中使用常见的 _ 或 i, j, k 等。
- 避免使用易混淆字符:避免使用 l(小写的 L)、O(大写的 O)、I(大写的 I)作为单字符变量名,因为它们在某些字体中难以与数字 1 和 0 区分。
- 使用下划线:对于内部使用的私有变量或方法,可以使用单个下划线前缀 _var_name 表示。双下划线前缀 __var_name 用于实现 Python 的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以防止外部直接访问。
2. 缩进与空白:
- 使用 4 个空格作为缩进,避免使用制表符(tab),以保证代码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致性。
- 行间距:在逻辑相关的代码块之间使用单个空行分隔,如函数定义之间、类定义之间。在同一逻辑层次的语句之间通常不需要额外空行。
- 操作符周围:在操作符两边放置空格,如 x = 5,if x > 0:。例外是某些情况下的逗号、冒号和括号内的操作符。
3. 导入规范:
- 避免使用通配符导入 (from module import *),明确列出所需导入的模块成员,以提高代码可读性和避免命名冲突。
- 按类型排序导入:通常按照标准库导入、第三方库导入、本地应用/项目导入的顺序排列,并在每类导入内部按字母顺序排序。
- 导入分组:同类导入合并成一行,如:
import os
import sys
from math import cos, sin, tan
from my_module import MyClass, my_function
4. 文档字符串(Docstrings):
- 每个模块、类、函数和方法都应该包含一个文档字符串(以三个引号包围),描述其功能、输入参数、返回值、异常抛出情况及任何其他重要信息。
- 使用标准的 docstring 格式,如 PEP 257 推荐的 numpy 风格或 Google 风格。
5. 代码结构与组织:
- 避免过长的函数或方法:一个函数应该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好。如果函数过长或负责多个任务,考虑将其拆分为更小的、职责单一的函数。
- 模块划分:按照功能或相关性将代码组织成模块和包,每个模块文件应专注于一个特定主题。
- 注释:对复杂逻辑、非显而易见的代码段或设计决策添加注释,解释其目的和工作原理。注释应保持更新,与代码同步。
6. 异常处理:
- 使用 try-except 结构捕获并处理预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提供有用的错误信息,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清理操作。
- 避免过度使用 except: ... 无差别捕获所有异常,这可能会隐藏真正的问题。应尽可能捕获具体的异常类型。
- 当捕获并处理异常后,若程序可以继续运行,应重新引发异常或抛出一个新的异常,以便上层代码能够得知问题发生。
7. 编程风格:
- 使用 isinstance() 进行类型检查,而非直接比较类型,如 isinstance(obj, SomeClass)。
- 避免使用元组作为返回值表示多个结果,除非结果非常简单且密切相关。通常推荐使用类或数据结构(如字典、列表)封装返回值。
- 尽量使用生成器(generator)代替返回列表的函数,以节省内存并支持惰性计算。
- 避免直接修改不可变对象(如 tuple、str),而是创建新对象。对于可变对象(如 list、dict),也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原地修改,优先使用生成新对象的构造方法。
8. 遵循 PEP 8 标准:
- Python 官方提供了详细的编码风格指南,即 PEP 8 -- Style Guide for Python Code,涵盖了上述许多规范,并提供了更多细节。遵循 PEP 8 是编写符合社区共识的 Python 代码的重要依据。
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代码质量,也有利于团队协作,因为统一的编码风格可以降低理解他人代码的成本,提高整体开发效率。使用代码检查工具(如 flake8、pylint、black 等)可以帮助自动检查和修正代码中的风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