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指挥控制与仿真》
作者:夏铭禹,赵 凯,倪 威
“人工智能技术与咨询” 发布
要地防控反无人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人们对未来战争以及战场特点的理解,因领域、立场、层面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尽相同,由此出现了诸如“无边”(太空战)、“无声”(静默战)、“无人”(无人平台)、“无形”(赛博战)、“无底”(水下作战)、“无色”(战争迷雾消散)等多方面的观点,但是如果将目前相关技术发展状态作为重要因素来评判的话,“无人”这个特点肯定是最明确的。
近几年来,无人技术及平台已经延伸到陆、海、空、天等多个领域,其中无人机无疑是众多无人平台发展最迅速的。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其在性能、功能、关键技术等方面百家争鸣、精彩纷呈,加之无人机存在研制周期短、研制经费省、使用风险低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因此在信息化、网络化、体系化的背景下,无人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家政策对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以“大疆”为代表的商业级无人机造价低廉,而且能携带爆炸物、危险物、高分辨率摄像头、进行毒品走私等,此类“低慢小”目标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对于军港、机场、核电站等要地的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对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鉴于此类目标对要地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防控体系,加强军港、机场、核电站等要地的安全警戒,及时探测发现可疑目标,通过适当手段进行驱离、防范控制,确保此类重要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因此,要地防控反无人机系统应运而生。
反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带来的日渐严峻的威胁,使得反无人机技术及其装备应用逐步成为发展热点,这场“无人机热”终于也引发了一场“反无人机热”,近几年反无人机系统项目、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反无人机系统将会大规模用于对付来路不明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未经许可飞入敏感区域已经引发了极大的安全顾虑,比如机场当局高度关注非法入侵的无人机会与民航客机碰撞,军方将关注如何将反无人机技术用于应对无人机攻击和无人机侦察。
从宏观来看,反无人机的解决思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审—侦—捕”三个方面,“审”主要是利用政策手段从源头对黑飞无人机进行约束,“侦”和“捕”则指的是对黑飞无人机的探测和防御,也正是这两部分构成了反无人机系统。
探测方式
针对有威胁的无人机,从工作原理上划分可将其探测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探测方式主要包括探测雷达和光电设备,被动探测方式主要包括射频侦测、声学探测以及广播自动相关监视(ADS-B)。
1) 低空小目标探测雷达
探测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信号,接收无人机反射的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目标探测和目标特征分析识别。其主要优点包括作用距离远、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可大空域范围覆盖等,但针对无人机这种“低慢小”目标来说也有其技术难点,主要包括:
-
①低:被探测目标飞行高度低,容易受到地面目标干扰;
-
②慢:被探测目标飞行速度慢,多普勒频率小,不易与地面杂波区分;
-
③小:被探测目标反射面积小,目标回波微弱。
2) 光电设备
光电设备采用可见光或红外成像的方式,可实现对空中“低慢小”目标的搜索和跟踪,配合激光测距仪可通过图像处理提供距离、方位角、俯仰角等精确的目标信息,并且可提供图像的实时显示与存储取证。该手段的缺点主要包括:
-
①对天气具有依赖性;
-
②在复杂背景下对小型目标测距困难。
3) 射频侦测设备
射频侦测设备可对20M~6G频段范围内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管理,可实现扫描、分析、解调、测向等功能,多站部署可实现信号定位功能。由于其具有轻便小巧的紧凑外形尺寸,可满足全天候、全地形、便携可搬移、便携快布式的部署要求。射频侦测设备主要技术特